请谁说和听谁说“八荣八耻”


“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晚风吹来一阵阵快乐的歌声,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这首歌真的让人难以忘怀,美妙的歌声、美妙的景致、美妙的时光。

然而,更让人难以忘怀的是在歌声荡漾的美妙时光里接受的教诲,见到的一张张无比亲切的脸庞和美好而高大的身影,听到的由这些令人尊敬崇拜的人们娓娓道来的做人的道理与做事的知识。虽然没有麦克风没有多媒体,可是老红军老八路革命老前辈抛头颅撒热血打江山,科学家工人农民解放军战士建设和保卫祖国的英雄事迹,却是那样的令人刻骨铭心,时隔几十年依然记忆犹新,孩提时心目中的英模形象和渐渐建立起来的为人处事的准则,至今都在影响着做人做官做事的理念。之所以会是这样,固然有年少对事物特有的感知与记忆,然而最是主要的应当还是鲜活的教育内容和对路子的教育方法——英雄讲英雄、模范将模范、先进讲先进。

“让先进者讲先进”是教育者通常遵从和热心采用的教育方法,“听有理想者说理想”是受教育者通常期望和乐意接受的学习形式。这种“现身说法”的教育形式,一堂课一个人物就是一个标杆一面旗帜,看得见摸得着,真实生动感人,效果好。大凡组织大一些的教育活动或者经受过大一些教育的人,对于邀请什么人上讲台作发言,哪怕是当嘉宾作客串心里都是有框框的,身份形象首先要和活动的主题相吻合。比如是这方面的专家权威、学者名人或者领导,要么是先进模范堪称学习的榜样,要么就是反面典型给人以警示。同样一件事相同的一句话,出自谁的口分量绝对不一样,这既是经验更是常识。虽然现今教育手段更多更新,科技含量越来越高,但是“现身说法”的教育做法依然很火,从幼儿园的大小班到大学府的MBA培训班都在用,从产品推销到国策宣传也都在用。

“八荣八耻”教育活动是当前的大事,运用什么方法会使教育更深入人心,采取怎样的形式会使教育富更有成效,宣传和教育部门真是没少下工夫。然而运用最多最普遍的做法也还是“让先进者讲先进”“听有理想者说理想”,象报告会宣讲团等等,效果也是最显见的。

昨天看了潘石屹全国著名地产商潘总的一篇题为《“八荣八耻”与和谐社会》的BLOG,对当下翻着花地进行“八荣八耻”教育的一些做法很有些感想。文章讲的是央视少儿频道陈导邀请潘总作嘉宾赶制“八荣八耻”节目,以及潘总作嘉宾的前思后想。

潘石屹名气很大,啥事有没有他到场出面关注度确实会不一样。尽管潘总觉得“这两个话题(建设新农村和“八荣八耻”),对我来说,都是说得太多,做得太少。”也认为“行动比言语更重要,没有行动的言语只是几句没有份量的空话,对自己,对别人都是没有好处的。”还是“现扎耳朵眼”的去了,给足了央视面子,冲着这点看潘总既是个热心肠也是个不端架子耍牛性的名人。潘总在节目里穿戴的是啥行头、说了些什么,主持人是怎样介绍潘总的,没有看到节目不得而知,这里姑且妄加揣测:潘总穿西服、穿工作服、穿休闲服,戴大框近视镜、戴安全帽,拎公文包、拎手提电脑?主持人向观众向小朋友介绍说,这位是热爱祖国、服务人民、辛勤劳动、崇尚科学,为我们北京还有别的城市盖了许多高楼大厦、高级住房的企业家;是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腰缠万贯的富商;等等。潘总会说些什么,不好想。对于“八荣八耻”的看法潘总写的也挺好的,这是节目之后的事。这等节目亏央视想得出来做得出来,是不是有点难为和戏弄了潘总、搪塞和糊弄了孩子。

“八荣八耻”教育乃至教育孩子对于央视少儿频道是什么?是广告、是搞笑、是做秀?抑或啥也不是,就是一挡节目,就是一挡拍摄任务,就是要找人捧场,什么教育啦内容啦形式啦都无所谓。就冲这档做节目的劲头和能耐真辜负了央视这个牌号,也难怪央视一些栏目真叫人不敢恭维。其实,细细的想来这似乎并不单纯是一个简单的做节目的方法和风格问题。

话说到这里再回味开头的那支美妙的歌,不仅使人感慨歌曲的美妙,更使人觉得唱歌少年的幸福与快乐,虽然吃的不好穿的不好接受教育的条件也不好,可是却有着真心为他们做他们需要他们喜欢和适合他们的事情的人们,全心全意给他们真善美的人们,让他们的童心淳朴、清澈、健康、快乐的飞翔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