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礼仪之邦,文明古国,倡导明礼诚信值得称道。但是,不论男女互相抱着脑袋“碰鼻子”难免有点滑稽可笑,也让人感到莫名其妙。在中国的礼节中,可没有抱脑袋碰鼻子的礼节,但是这家公司却独出心裁,要求员工一起“抱脑袋碰鼻子”,形式固然新颖,但是却让人勉为其难心生尴尬,这种强迫性的“礼节”,实际上是极不礼貌的表现,对倡导礼仪的该公司来说无疑是一个莫大的嘲讽。
据该公司部门经理介绍,“碰鼻礼”来自新西兰的毛利人,是表示友好的意思,公司里两个曾在新西兰留学的员工最先在公司用“碰鼻礼”互相问候,结果在公司很快流行开来,每天早上大家都用这种方式打招呼。原来,“碰鼻子”是舶来品,出产自国外,怪不得它这么尊贵,原来是 “进口产品”。都说中国人有崇洋媚外的心理,莫非连礼节也崇洋媚外?从“碰鼻子”在该公司的流行,我们不能看出舶来品的魅力,中国传统的握手问好礼节在“外国文明”的进逼下纷纷溃逃。而更可悲的是,该公司对碰鼻子这种舶来礼节赞赏有加,称这种见面礼已经成了公司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如果说对“碰鼻子”感到新鲜,作为一种尝试也未尝不可,可是,说“碰鼻子”是企业文化,并已经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老夫就不懂了,这个舶来的新生事物怎么突然就成了该公司的企业文化?若如此,我们不难看出,该公司的企业文化是何等地庸俗、浅薄。该公司是如何为企业文化定位的,它的企业文化是什么样的文化,不能不让人感到疑惑。
“碰鼻子”虽然是国外的礼节,但确实也存在不少弊端,比如刘小姐的担心就不无道理,如果对方有口气怎么办,感冒了怎么办?难道莫非为了一个外国礼节,非要强迫自己去忍受别人的“恶气”,或者非把自己整成一个病人不可?碰鼻子礼在新西兰的毛利人中也许十分盛行,但是,这毕竟是人家的礼节和风俗习惯,在人家的地盘上,当然要入乡随俗,行人家的礼节,这既是对对方的尊重,也是对对方民俗的尊重。但是,在我们的地盘上,我们的礼节就应该由我们做主,握手问好是我们的传统礼节,但是现在却放着老祖宗遗留的文化精髓不学,却偏偏要去学人家碰鼻子,难怪会遭到员工抵制,碰鼻子礼遭遇“碰鼻子”实属意料之中也属情理之中的事情。
中华民族,泱泱文明大国,无论是待人礼节还是文化底蕴都非常深厚,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文化精髓,足够我们学习和使用一辈子,继承和发扬我们的文化精髓,也是中华儿女之幸事。但是,拿外国的东西来生搬硬套,虽然是别出心裁,但是却是对自己国家传统文明的轻薄和否定,而把人家的礼仪形式当文化,更是一种浅薄无知的表现。因此,奉劝那些拿着“外国鸡毛”当令箭的一些人和企业,别再妄自菲薄了,如果执意孤行去学人家“碰鼻子”,在自己的国家不但会“碰鼻子”,而且也会遭到国人的鄙视和唾弃。
新闻链接:http://www.kuaibao.net/cdsb/GB/2006/04/25/81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