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提升租价、取消油补”后成本将如何分担?
乘客将被作为分担上涨成本的主要主体;司机继续承担部分成本和客流量减少带来的付收益,同时承担油价继续上涨的剩余风险;出租公司成本分担归零,免除未来风险责任。
方案潜在以下问题:司机需维持96.6%以上客流以在现有油价下与目前收入持平,联动效应值置疑;中低收入乘客缺少替代选择;免除企业市场风险,扭曲和屏蔽企业的市场信息;黑车市场需求更大,私车增长带来交通压力。
1、调价方案预期的成本分担方式
《申请》对提出的调整方案的预期影响是:租价调整后,预计单车每月运营收入增加1370元。扣除油补因素,司机月收入增加588元;对大部分乘客影响不大;企业成本支出减少520元/车/月,用于司机社会保险和车辆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及为应对油价波动预留空间。
先看运营收入增加的预期。粗略的算法是按照平均每次里程数计算:本文最前面的数据显示,平均每车每月行驶里程6757公里,有效行驶率57%,平均客运量每车每月799人次,这样计算,每人次的平均有效里程数为5公里。如果租价在3公里之上增长0.4元/公里,每月增加的收入仅为639元。第二种算法是按照客流分布平均值计算,即按照《申请》所记录的里程分布――23%的乘客在0-3公里,不受调价影响;44%的乘客在3-8公里,平均在3公里之上2.5公里;22%的乘客在8-15公里,平均在3公里之上8.5公里;10%在15公里以上,在3公里之上大于12公里――总平均每次里程在3公里之上4.2公里,调价后增加1.7元收入,月增加1358元。
应该说,两种估算都比较粗略,不能完全作为客观标准。即使按照《申请》所给出的理想预期,我们从前述的分析也可以看到,目前因油价上涨对出租运营带来的成本已达到每月每车1559元,这其中的绝大部分是由司机自身消化的。在这样基础上,调价方案建立起了什么样的成本分担模式呢?表2显示了调价方案中理想模式对未来成本分担的假设。
表2 调价方案对未来油价成本承担机制示意表
参考年份 | 燃油价格 (元/升) | 政府承担 (元) | 企业承担 (元) | 司机承担 (元) | 乘客承担 (元) | 月增加值 总计(元) |
1998(基准) | 2.32 | / | / | / | / | / |
2006.3 (调价前) | 4.65 | 150 (10%) | 520 (33%) | 889 (57%) | 0 | 1559 |
调整方案假设 | 4.65 | 0 | 0 | 301 | 1258 | 1559 |
5.1 | 0 | 0 | 602 | 1258 | 1860 | |
5.2 | 0 | 定额补贴 | 670-补贴 | 1258 | 1928 | |
5.5 | 0 | 同上 | 剩余增量 | +0.5/次 | 2127 | |
5.8 | 0 | 同上 | 剩余增量 | +1元/次 | 2328 | |
6.1 | 0 | 0 | 剩余增量 | 租价再次↑ | 2529 | |
… | 0 | 0 | ? |
发布于
公共政策
.由
您还没有登录,请您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