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贸易壁垒(TBT)对我国出口的影响


技术贸易壁垒(TBT)对我国出口的影响

周 正 祥

(长沙理工大学 国际贸易系,湖南,长沙 410006

 

一、检测项目增加,技术要求提高

日本对进口我国大米的农残检验项目已增加到103项。自200171日起,欧盟也开始实施茶叶进口新标推,部分农残最高限量比以前提高了100200倍(表2)。从表中可以看出,欧盟对我国茶叶的检测项目不仅有所增加,并且对各项指标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中国的茶叶只有达到绿色食品的A级标准,才能迈进欧盟的“绿色门槛”。[4]

200171起欧盟对茶叶农药残留标准提高,致使浙江省当年出口欧盟茶叶数量和金额分别下降41.08%48.69%2002年出口额又比2001年减少196万美元;2002年初,舟山冻虾仁被欧洲一些公司退货并索赔,原因是冻虾仁中氯霉素含量超标(10亿分之0.2)。同年,欧盟兽医委员会又宣布暂时全面禁止从中国进口虾、兔和家禽肉等动物源性食品。2002年,浙江水产品出口欧盟同比减少10563万美元,下降94.48%;蜂产品同比减少295万美元,下降64.46%;羽绒羽毛同比减少522万美元,下降49.55%;冻鸡、鲜冻兔肉、生皮、生毛皮四个畜产品出口数量为零。据浙江省外经贸厅统计,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浙江省有许多农产品出口都遭遇了技术贸易壁垒,涉及金额十多亿美元,已成为技术贸易壁垒的重灾区。

2  欧盟茶叶农药最高残留限量指标

农药名称

限量指标(mg/kg

原标准

新标准

滴滴滴

02

02

六六六

02

02

三氯杀螨醇

200

01

氰戊菊酯

100

01

氯氰菊酯

05

01

联苯菊酯

50

01

甲氰菊酯

未限量

002

优乐得

未限量

002

已酰甲胺磷

01

01

甲胺磷

01

01

三唑磷

005

005

    二、生产标准差距大,出口门槛抬高

    国际标准是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因此,采用国际标准是减少国际间摩擦和促进自由贸易的重要途径。但是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政府往往是出口商品质量和技术的把关者,这样就淡化了企业作为标准主体的作用,致使许多企业只满足于达到偏低的企业标准。而《TBT协议》中规定国际标准为产品市场准入的重要条件,这使企业要达到出口的目的,必须调整产品发展的方向去适应出口要求。这种情况在我国普遍存在,许多中小企业的生产标准并不能与国际标准相一致,产品只满足于自己较低的标准,这必然给日后的出口带来巨大的隐患。

    近年来发达国家制定的技术标准越来越多,要求也不断增高,而且这些标准大多等同于国际标准。我国工业标准约有70%到80%低于这些标准,是我国不少商品被挤出国际市场的根本原因。同时技术标准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使得我国传统出口产品受到冲击,特别是农产品的农药残留量问题、纺织品染料问题、儿童玩具产品的安全性问题等。有些技术标准甚至涉及到了生产加工的过程,促使我国许多企业的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全过程都要按照进口国要求的技术标准进行不断的改造。

三、提高商品价格,增加贸易成本

    技术壁垒外在地表现为各种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等,通过这些外在的形式来达到限制进口数量的目的。随着科技的发展,出口国要实现对这种技术壁垒的跨越,就必须千方百计地使其商品符合进口国的技术要求,这必然造成商品和贸易成本的提高[2]。以出口商品的包装为例。几乎所有发达国家对进口商品的包装都要求节约能源,易于回收、再利用和自然降解,保护环境,有利于消费者健康。并以法定的形式规定了包装的材料(如不含铅、汞、镉等成分),建立存储制度以达到饮料容器的循环利用等。对于出口国(主要集中于发展中国家)来讲,要想达到出口的目的,就必须使其商品包装符合各种各样的苛刻要求。商家要采取措施,引进先进设备,提高技术含量,更新原材料等。凡此种种都要增加投资,势必增加商品的成本[1]

    1998年,美、加、英、欧盟等国相继以天牛虫问题为由禁止我国所有未经熏蒸处理的木制商品包装进入其境内,使我国出口企业增加包装成本20%左右。从长远的角度看,这一过程还没有结束,当出口国的所有出口商品包装都符合了进口国的各种技术法规、标准时,进口国原有的技术壁垒措施便失去了限制商品进口的作用,发达国家又会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新的技术壁垒规定,这又将成为出口国提高商品包装质量即增加商品成本的刺激因素。因此,技术壁垒和商品的成本处在这样一个循环中:新的技术壁垒——高成本——更新的技术壁垒——更高的成本。

    四、造成贸易壁垒,引发贸易争端

    目前,TBT已成为贸易争端的重要领地。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的案例中,有28个涉及到TBT,双边贸易中的技术壁垒更是层出不穷,近年来有逐年上升的趋势。1980年我国粮食和食品出口占总出口的17.2%,到20O1年降到5.81%。国外的技术壁垒措施尤其是SPSL措施,是影响我国农产品和食品出口的重要障碍。居我国出口第一位的机电类产品受到发达国家在嗓音、电池污染、节能性、兼容性、安全性等方面的技术限制,仅在2003年就有300多亿美元的出口产品受到影响。欧美、日本是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的主要市场,其环保法规也是世界上最严格、最完善的。纺织品和服装是我国的传统出口产品,日益受到技术壁垒的影响。影响纺织品和服装出口的技术壁垒主要包括安全要求、环境保护和标签要求。其中“绿色壁垒”的影响尤为严重,覆盖面大约在15%,按照2002年出口计算,损失将近1000亿美元。我国是轻工业产品的出口大国,玩具、鞋类、自行车、陶瓷类产品目前也受到严峻挑战。以陶瓷为例,与食品接触的陶瓷器皿最为敏感,这类产品中最突出的是含铅、含镉量过量问题。欧盟修订并统一了陶瓷铅、镉的CEE标准;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也不断加强对铅、镉溶出量的控制。

 

 

 

 



周正祥1965—),男,湖南长沙人,长沙理工大学国际贸易系主任,硕士生导师,副教授,研究方向:高新技术产业化与技术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