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万辆也有忧


阿东车语 作者:钟东

 最近一个热闹话题是今年中国汽车销量将站上700万辆台阶。
 据今年前11个月的统计,已经645万辆。这个数据意味着,今年中国汽车销售超过700万辆已成为定局。与此同时,有人认为,中国加入WTO五年来,汽车产业已经从"最让人担忧"变成了"最让人振奋"。
 笔者以为,担忧依然在,振奋难为"最"。
仔细想有人说的"'最让人担忧'变成'最让人振奋'"之语,似乎能看到"(汽车)世界制造中心指日可待"的高傲。700万辆,够上世界中心之一了,未来有可能成为二号甚至头号中心哩,岂不让人振奋?岂不是不必担忧?且慢。让我们把700万辆车的构成做点分析,马上就底气不足。这里抄一段记者朋友整理的数据:"据统计,自主品牌轿车只占市场份额的20%左右;销售额占比不到10%;虽然我国汽车出口量远远大于进口量,可出口额只有进口额的十分之一;目前跨国公司依然占领了四分之三的中国汽车市场。"(《中国汽车报》12月18日一版,《中国汽车增长如何做到"又好又快"》,贺北时)诸位看过觉得如何?是否要倒吸一口凉气?
 阿东一直认为,在多年的"以市场换技术"的策略之下,换得了很多技术,中国汽车有进步,这不能抹杀。但并不能由此就给中国汽车今天这水平戴上"最让人振奋"的高帽子。做汽车是为了赚钱,而且要保持住赚钱的势头,再而且呢,赚钱的主动权必须在中国人手里,老外们分得越少越好。如果当前大赚,未来预期仍然大赚,市场中舍我其谁,那就最开心,最振奋。可是,中国汽车还远没到这份上,现在不管从中国汽车用户中赚了多少钱,其中都得有很可观的部分要让才外拿走,咱们没有做到只让老外分得零头――这便是700万辆庞大数据之下的残酷现实。
 为700万辆的销量高兴一把没错。但还是多一份冷静吧,先别忙着自夸"最让人振奋",还是要扎扎实实地坚持创新,走好自主品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