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衣冠楚楚——关于企业家的装扮


    (此文为2006年9月25日《经济观察报》月末版“名利场”专栏文章,发表时略有删改。)

 

虽然商场如战场,但赤裸裸的厮杀容易招致遍体鳞伤。成熟的企业家开始学会衣冠楚楚和道貌岸然,仿佛一柄杀气腾腾的利剑,暂避于高贵的剑鞘中仍能铮铮做响。

企业家的装扮,既能凸现这个人的品味和个性,也能遮掩这个人的品味和个性,甚至有时还能折射出他的过去、现状及对未来的追求。

素有中国大陆首富之称的国美电器董事长黄光裕,是一身标准的现代企业家职业装扮:笔挺的深色西装、锃亮的皮鞋、雪白的袖口及精致的袖扣,发型不是戟指的寸头便是油亮的大背头。

不仅黄光裕如此,当你走进位于鹏润大厦18层的国美总部,会发现所有的员工都是和他一样一身严谨的职业装扮。由此可以窥见,黄光裕对现代化企业和国际化企业的渴慕及其为之付出的努力。

奇怪的是,很多媒体在感官中难以挥去的却是他的草莽气息。曾经有一段时间,关于黄光裕及其国美帝国太过于霸道的报道屡见报端,类似于“教父”、“价格屠夫”之类的称号被加在了他的头上。

黄光裕显然不胜其扰,于是一气之下干脆把自己“剃度”了事,以一颗凌厉的光头和一种完全无所谓的神态来对抗所有的质疑。此举自然引来媒体的一片哗然,黄光裕的光头让他成为2004年度曝光率最高的企业家。

没有人相信黄光裕会变成“吃素的和尚”,甚至有的媒体开始指责国美是“黑社会老大式的企业文化”。在一次和笔者聊天时,黄光裕对某些媒体的咄咄逼人难以遮掩自己的年轻气盛:“我觉得很奇怪,他们这种故事从哪里编出来的?真这样,国家‘打黑’我就要首当其冲了。我黑在哪里?我怎么黑了?”

2006725,当黄光裕宣布以50多亿港元的代价收购永乐电器时,他充沛的野心与强悍的作风再一次让媒体震惊。当天,因为新闻发布会的时间一再延迟,国美电器于是安排参会的100多名记者先到公司附近的金山城酒店吃饭。其间发生了一个有趣的小插曲:有一位记者几次催促服务员,让她把餐巾纸拿上来,但因为酒店突然接待了10几桌客人,忙得昏头转向顾不过来。那位记者怒了,大声喝斥道:“你们敢不听话,小心黄光裕收购了你们……”

从十几岁开始创业,20年的时间里黄光裕和他旗下的国美电器受尽了同行的排挤和媒体的非难,年轻的黄光裕已经修炼得几近老僧般刀枪不入了。企盼象成吉思汗一样在自己的商业帝国开疆拓域的黄光裕,却没想到他的强悍也会象成吉思汗一样不幸成为阻吓小儿夜啼的利器。

而对于一代枭雄顾雏军来说,他的装扮则承载着自己命运大起大落的戏剧意味。在长达5年的时间内,笔者所在的媒体曾对顾雏军进行过三次接触。对于他而言,有三样东西似乎永远无法改变:吊带裤、大号眼镜框和他的倔脾气。

第一次接触是在200111月。而在一个月之前,他刚收购了科龙电器,一时风光无限。他一头乌黑的短发,笑容可掬的面庞上架着一幅金边的特大号眼镜,竖条纹的白衬衫配上一条黄底红格的领带,深蓝色的西装裤吊带上是一组穿着红色体恤衫、正在挥棒击球的高尔夫运动员。意气风发的他,谈起当时媒体对顾氏循环理论的批评时不屑一顾:没人可以说三道四!

第二次接触是在200411月。那几年,他开动并购战车,如风卷残云般先后收购了美菱电器、亚星客车、襄阳轴承、威力电器等公司。但在一个月之前,他遭到郎咸平的炮轰,成为侵吞国有资产的典型代表。面对笔者的顾雏军,仍然是那条西装裤吊带、仍然是大号眼镜框、仍然是强硬如铁的口气:我做企业,干卿何事?

第三次接触是在20057月底。2个月前,因为涉嫌违反证券法规,他旗下的科龙电器正在接受证监会的立案调查。在北京贵宾楼三楼的咖啡厅内,他还是戴着那幅特大号眼镜、穿着那条印有挥棒击球的高尔夫运动员的西装裤吊带,不过领带已经卸下,一直敞着衬衫领口,情绪显得格外低沉。说到动情处,他摘下大号眼镜框丢在桌上,然后仰走头来侧身长望窗外车水马龙的长安街。他想拼命压抑住眼眶里的泪花,但脸上的痛苦和沮丧却在一寸一寸地扩散,并最终瓦解了他眼里昔日的凌厉和自信,一头花白的头发显得愈发刺眼。良久,他才回过头来说:“我绝望了……

有人总结:吊带裤是顾雏军接受西方观念熏陶的结果,大号眼镜框则是他六七十年代在中国接受旧式传统教育的遗留物,这两样东西结合在一起却害苦了他。

而在有些精明的企业家眼里,身上的装扮已经成为推销企业形象甚至公司产品的绝佳载体。80元的皮鞋、30元的衬衣、300元的西装,这是年轻的亿万富翁李书福的标准装扮。有一次在中央电视台接受采访时,他甚至当场把那双产自浙江的皮鞋脱下来,向观众介绍它如何物美价廉、结实耐用的。了解他的人知道,他绝对不是在单纯地炫耀自己的俭朴,而是借此在宣扬他一脉相承的企业理念: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

比李书福更精明的是潘石屹。他深黑色的中式服装和眼睛框,已经成为一种企业符号被大众所熟知。他甚至把自己卡通的形象印成巨幅海报悬挂在人来人往的北京市三环路边,为自己节省了数千万的广告费。

同样爱穿中式服装的还有东方高圣投资顾问公司首席执行官陈明键。每次出席重大的场合,他总爱脚蹬一双千层底的布鞋、身穿一件对襟的唐装,和人谈得更多的往往不是赚钱之类的“俗气”话题,还是“道无常法”、“佛容天下”之类玄之又玄的哲学命题。

当然,这不是他在故弄玄虚,确实是因为他每天要面对的都是非常之事、非常之人,不得不用非常之道。陈明键曾向笔者提起一件趣事:有次协助一位民营企业家做一个并购案,在收购还没有一点眉目时,这位民营企业家居然就把目标公司的总部大楼制成模型,当成了囊中之物摆在了自己的办公室里。等双方刚开始有了意向时,他已经向媒体夸下海口,说我们完成了多少多少亿的并购。面对手下忧心忡忡的职业经理人,他自信满满,坚信在并购中理性思维根本产生不了奇迹。最后,这位民营企业家强烈的“幻觉感”竟然变成了事实。

作为一家投资顾问公司,陈明键提供智慧服务的对象是天津泰达、大连商场、丝宝集团、新疆德隆之类的大公司,交易金额动辄几个亿、几十个亿,如果没有宏大深远的哲学思维衬底、没有厚重深刻的唐装风格装扮,陈明键的一切智力活动都可能变成一种雕虫小技而难登大雅之堂……

以逐利为天性的企业家,学会如何衣冠楚楚,不再让野心和贪婪放浪形骸,这样或许可以避免自己和别人深受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