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举价值投资大旗,积极发掘低估蓝筹
-----2006年12月份投资策略报告
(
英大证券研究发展中心 刘国宏
主要观点
■11月的市场在工行上市后的带动下,市场整体走强,金融、地产、钢铁、机械设备等大盘蓝筹股精彩纷呈,行情波澜壮阔,但“二八”、“一九”现象纵深演绎,市场结构分化严重。
■在人民币升值的大背景下,市场相对投资价值仍然显著。结合周边股市和国内市场环境,我们有理由相信我国证券市场正迈向成熟和健康,并逐渐与国际证券市场接轨。
■无论是宏观经济走势、股市制度的改善、上市公司综合质量的提升,还是股市供求关系的平衡、人民币升值等多种因素,都预示着中国股市正在步入新一轮的牛市周期。而管理层正在推动的市场创新将进一步提升市场的整体投资价值。我们认为,经济的强劲走势和外部环境的完善将继续推动12月的行情向跨年度演绎。
■从资金供给来看,QFII、基金、保险公司以及券商的在12月内的资金供给能力依然强劲,12月资金的充裕状态仍然有望保持。因此我们对长期牛市的基本判断仍然不变。
■目前市场格局已经由全面上涨转为结构牛市,估值和成长将成为下一阶段市场投资主题。新基金、QFII、保险、社保、券商及其集合理财资产在财富效应不断释放和股指持续走强的情况下坚定做多,成为市场行情的领涨动力。随着机构投资者数量增加,以及单个机构资金量的逐步变大,机构投资者对流动性的管理更加重视,对大盘蓝筹股的需求。
■在投资策略方面,建议积极i把握二线蓝筹的潜在机会。在钢铁行业被市场重估之后,周期性行业的价值重估也将成为本月的一个主要机会,煤炭、电力及汽车等行业中的优质个股可值得关注; 房地产、机械设备、电力设备、 食品饮料、医药、旅游及
■重点关注品种:北方股份、上港集团、路桥建设、维维股份、国阳新能、天鸿宝业、天威保变、新华医疗、文山电力、中粮地产、渝开发、索芙特、华邦制药。
第一部分 2006年11月市场回顾与未来资本市场环境分析
主要观点
11月的市场在工行上市后的带动下,市场整体走强,金融、地产、钢铁、机械设备等大盘蓝筹股精彩纷呈,行情波澜壮阔,但“二八”、“一九”现象纵深演绎,市场结构分化严重。
无论是宏观经济走势、股市制度的改善、上市公司综合质量的提升,还是股市供求关系的平衡、人民币升值等多种因素,都预示着中国股市正在步入新一轮的牛市周期。而管理层正在推动的市场创新将进一步提升市场的整体投资价值。我们认为,经济的强劲走势和外部环境的完善将继续推动12月的行情向跨年度演绎。
一.11月份市场回顾
1. 市场精彩纷呈,行情波澜壮阔
11月份的A股市场沉浸在一片近乎狂热的大牛市气氛之中。在工行上市后的带动下,市场整体走强,大盘蓝筹股精彩纷呈,行情波澜壮阔。11月份成为沪深股市快速飙升的一个月,沪深股指出现了罕见的加速上行,1900、2000、2100点这样一度看似阻力重重甚至不可企及的关口接连轻易告破,两市大盘月涨幅均创下本轮行情的新纪录。行情运行犹如一匹失缰的野马任意奔驰,已经是欲罢不能,月内股指一个又一个的新高、日K线一根又一根的赚钱长阳不断的创出。两市以半年以来最大的阳线与10574.6亿元的活跃交投宣示牛市的“火爆”。
图1:近三个月上证综指运行趋势
|
资料来源:雅虎财经
进入11月份,上证指数再创新高,从月初的1838点上扬到月末收盘的2099点,单月沪指点数上涨261点,涨幅惊人,达到14.22%,刷新了今年5月份13.96%的涨幅纪录。
图2:近三个月沪深300指数运行趋势
|
资料来源:雅虎财经
深证成指月涨幅更是高达22.61%,直逼1999年6月份43.80%的涨幅纪录;沪深300指数月涨幅也达到17.06%,创下该指数诞生以来的最大月涨幅。从沪深两市代表指数对比来看,基本以大盘蓝筹股为样本股的上证50、深成指和申万50指数明显强于大盘,其中涨幅最大的是申万50指数(23.4%)。中小板指涨幅最小(7.57%),以沪市完成股改公司为样本的新综指上涨16.8%,高于上证指数2.6个百分点,月底两市S股231只,占比16.5%。
两市的月成交金额也逼近历史峰值。沪市11月成交高达7029.6亿元,超越5月份6785亿元的历史高峰;深市月成交也有3545亿元,为历史上的次高峰月;沪深两市11月合计成交10574.6亿元,基本上与历史高峰值相当。
图3--4:11月主要指数走势
2.热点演绎态势
从市场热点从大盘蓝筹股扩散至二线蓝筹板块开始,市场进入全面上涨格局,市场短线赚钱效应显著,大多数个股与板块目前已经形成了十分明显的强势上攻态势。
在11月行情运行中,房地产板块、金融板块、
受人民币升值加速的刺激,一批房地产股成为11月的“明星”股。据统计,北辰实业以69.95%的月涨幅,雄居两市A股之首;陆家嘴、泛海建设、华业地产、万科A、阳光股份、华发股份、中华企业、深振业A、金地集团、金融街、北京城建、保利地产、栖霞建设、亿城股份、中粮地产、天房发展、浦东金桥等一批较为优质的房地产股的股价脱颖而出,月涨幅从64%到31%不等。
统计显示:11月对沪深两市流通市值变动贡献最大的前5个行业依次是金融服务、房地产、黑色金属、食品饮料和化工,这5个行业贡献了整个市值变动额的55.98%。在这5个行业中,涨幅最大的是房地产(28.6%)。
11月深圳A股市场对指数上涨贡献最大的前10家个股贡献度总和为46.3%。正向贡献度中涨幅最大的是万科A(46.3%),涨幅最小的是中兴通讯(14.7%),反向贡献度中跌幅最大的是S*ST数码(-27.15%),跌幅最小的是京东方A (-5.38%)。
大盘蓝筹股走强与QFII和基金在背后的力推不无关系。11月,涵盖60只QFII重仓股的QFII重仓股指数累计上涨20.93%,远高于沪深300指数同期17.06%的涨幅。作为该指数中权重最大的成分股,宝钢股份(达到25.8%)创下了上市以来的最大月涨幅,而在其中守候多时的QFII则大获全胜。鞍钢股份也是一只被外资机构珍爱的蓝筹股,长期以来该股票H股股价一直高于A股,因而QFII在A股上狂下赌注,今年三季度末合计持有流通股的比例高达20.3%。该股上月也大涨30.59%,让QFII赚得盆满钵满。
借助11月的行情,基金发行出现井喷。上证基金指数当月上涨289点,涨幅达20%。这一涨幅比上证综指14%的涨幅高出6个百分点。11月以来成立或结束发行的就有12只新股票型基金,总发行规模608亿元。11月,封闭基金再次异军突起,从10月下旬到
3.12月份市场环境分析
从宏观经济运行态势看,在经历一、二季度的投放高峰后,三季度人民币信贷有所下降,处于历史偏低水平。10月份人民币新增贷款仅170亿元,但新增贷款结构显示,10月份中长期贷款增加838亿元,同比多增319亿元,短期贷款及票据融资减少了705亿元,同比多减少436亿元。中长期贷款还依然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商业银行只是通过大力压缩票据融资等方面贷款,实现信贷总量的规模控制,而对投资有实际支撑作用的中贸易顺差呈逐季加大趋势,三季度实现贸易顺差486亿美元,比一、二季度分别增加253和107亿美元。前三季度贸易顺差达1098.4亿美元,超过去年全年1018.8亿美元的水平。10月份单月贸易顺差一举被提高到了238亿美元,1-10月份累计贸易顺差达到1336.2亿美元。预计后两个月因圣诞节效应贸易顺差有进一步扩大趋势。
图5:2006年1—9月份月度贷款新增额(亿元)
资料来源:英大证券研究发展中心
图6:1985—2006年存款准备金调整趋势
从金融运行数据看,10月末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为15.80万亿元,同比增长15.5%,增幅比上月低0.5个百分点,是2005年4月以来的最低点。相较9月,10月末储蓄存款减少76亿元,是2001年6月以来首次出现下降。活期储蓄存款同比减少21.6亿元,定期储蓄存款同比少增607.9亿元。央行分析认为,随着证券市场持续活跃,储蓄存款一部分被分流到证券市场。10月份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余额为6042亿元,比上月增加2161亿元,同比增长182.9%。可见,过剩性资金流动的主体渠道是目前的证券市场。
图7:存贷差与贷存比变化趋势
图8:长期贷款控制压力仍大
前三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7.3%,比上半年回落2.5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1.2个百分点。10月份投资增幅延续回落态势。作为调控重点,新开工项目投资增幅回落明显。但从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来看,9月份采购经理指数在8月份基础上继续反弹,10月份有所回落,但仍维持高位,总体来看,企业的扩张动能仍然强劲,新的一轮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重新活跃,经济反弹仍有可能。
图9: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图10:本年度固定资产投资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总头额增速积极回落
资料来源:英大证券研究发展中心
从宏观经济动向看,在投资带动下,重工业依然是工业增长主体。上半年,投资增长速度提升明显,带动了工业整体增长速度提高。第三季度,国家采取的一系列调控政策开始发挥效应,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回落,这使得工业增速第三季度开始出现调整态势。同时,工业增长没有改变对投资的高度依赖,随着各项产业政策逐步发挥效应,增速继续调整的同时,增长结构更趋于健康。
10月份CPI同比上涨1.4%,PPI同比上涨2.9%,分别较上月回落0.1和0.6个百分点。1-10 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累计比去年同期上涨1.3%。由于工业消费品与食品类商品供应充足,价格普遍低落,使得CPI远低于年初确定的3%的调控目标。与此相背离的则是M2的走势增长过快,货币供给相当充裕,但这种宽裕的流动性则几乎未能向CPI传递,其中居民消费需求不足是相当重要的原因。这种运行趋势的矛盾反映目前经济运行的协调性仍较差。
三季报业绩大幅增长,大多数行业ROE同比上升。在中期业绩出现超预期增长之后,三季度上市公司业绩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大多数行业的ROE水平同比上升。其中有色金属、食品饮料、农林牧渔、机械设备仪表、信息技术、种植业、批发零售等行业的ROE获得超过1个百分点以上的提升。企业对未来经济前景保持乐观,似受宏观调控影响不大。从PMI指标反映的情况来看,企业对未来经济的前景保持乐观,仍保持较强的扩张动能,似受宏观调控影响不大。9月份PMI 指标超过预期地大幅反弹,生产与新订单指标均创下年内继4月份以来的第二大高点,10月份有所回落但仍保持较高位置。企业的新一轮扩张行为明显抬头。成本压力或有减轻,盈利持续增长仍值得期待。从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与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增速的比较来看,10月份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同比上升5.6%,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9%,尽管增速仍然倒挂,但差异出现明显下降。企业成本压力或有减轻,盈利的持续增长仍值得期待。
图11:10月份制造业景气指数维持高位
资料来源:英大证券研究发展中心
从行业发展看,前三季度,金融、地产继续保持高增长,钢铁、通信、电子、机械业、电力、煤炭、港口、高速、酿酒等行业的业绩增长拐点也开始出现,经济效益明显好转。其中,机械制造业景气明显上升,提高了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整个机械制造行业,包括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新增利润占工业新增利润的比重在前三季度达到22.87%,对工业利润增长的贡献明显增大。同时,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对工业新增利润的贡献达到6.76%。电子、机械两大行业在工业新增利润中的比重达到29.63%,超过了石油及天然气开采业。
图12:近6年以来企业家信心指数与主要行业指数运行趋势
从资金供给来看, QFII、基金、保险公司以及券商的在12月内的资金供给能力依然强劲,12月资金的充裕状态仍然有望保持,而预期2007年的新增资金规模将达到5000亿元左右。因此我们对长期牛市的基本判断仍然不变。
在人民币升值的大背景下,市场相对投资价值仍然显著。结合周边股市和国内市场环境,我们有理由相信我国证券市场正迈向成熟和健康,并逐渐与国际证券市场接轨。无论是宏观经济走势、股市制度的改善、上市公司综合质量的提升,还是股市供求关系的平衡、人民币升值等多种因素,都预示着中国股市正在步入新一轮的牛市周期。而管理层正在推动的市场创新将进一步提升市场的整体投资价值。因此,我们认为,经济的强劲走势和外部环境的完善将给投资者带来一个投资的绝好机会。
目前市场格局已经由全面上涨转为结构牛市,估值和成长将成为下一阶段市场投资主题。而观察全球证券市场投资状况,随着机构投资者数量增加,以及单个机构资金量的逐步变大,机构投资者对流动性的管理更加重视,对大盘蓝筹股的需求。
第二部分:12月份市场走势演判
主要观点
深沪股市有望延续11月份的辉煌,在震荡中继续向上攀升。虽然震荡不可避免而且震幅会越来越大,但表现最为出色的深成指可能率先创出历史新高,沪综指也具备挑战历史新高的潜力。
二线蓝筹可能成为推动股指挑战历史新高的最大上涨动力。
一.股指运行的区间演判
在火爆的11月份,深沪股市均出现大幅飚升的喜人景象。其中,深成指暴涨1045点,月升幅为22.61%,月底收于5667点。距离历史最高点6103点只差436点。沪综指大涨261点,月升幅为14.22%。月底收于2099点,离历史最高点2245点也只差10%左右。
在这一轮由人民币升值所推动的价值驱动型大牛市中,主流品种无疑是受益最大的地产及金融股。虽然它们总体涨幅很大,但具体而言,一线的地产股仍有向上拓展空间的动力。万科,保利地产,招商地产及华侨城的屡创新高就是最好的证明。在一线地产股叠创新高的鼓舞下,二三线地产股就具备相当的估值优势,增量资金势必大举介入二三线地产股,它们的大幅补涨将有效地激活人气并使地产股的炒作进入新的高潮。金融股目前定位较为合理,工行,中行的定位不仅封杀了大盘的下跌空间,而且从金融股07年的快速成长及人民币长期升值趋势的大背景看,它们仍是大资金的偏爱。
12月份,在中石化,招商银行,浦发银行等一线蓝筹由于涨幅巨大需要稍作休整的情况下,二线蓝筹已经挺身而出,以钢铁,煤炭,电力,交通运输,食品饮料,工程机械,水泥为代表的二线蓝筹可能成为推动股指挑战历史新高的最大上涨动力。
其它热点方面,奥运经济,
结合影响股市的阶段性因素,我们对06年12月份的深沪股市做出以下瞻望:在12月份,深沪股市有望延续11月份的辉煌,在震荡中继续向上攀升。虽然震荡不可避免而且震幅会越来越大,但表现最为出色的深成指可能率先创出历史新高。沪综指也具备挑战历史新高的潜力。
二.走势演判的主要依据
1.宏观面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快速回落超出预期,年内再出台宏观紧缩政策的可能性可以排除。这对股指继续走高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2.年末市场资金充裕。
截至到
出于对07年一季度行情较为看好,以保险资金,社保资金及QFII为代表的市场主流资金在12月份大幅减仓的可能性很小,相反它们可能会继续加大投资力度,这也将对12月份股市震荡走高奠定良好的基础。
3. 新大型蓝筹加盟及股指期货即将推出将推动股市向上
推动指数上攻 优质大型蓝筹加盟 (如银行股、H股的回归) 直接拉升指数 带动整个蓝筹板块间接推动股指深沪股市有望延续11月份的辉煌,在震荡中继续向上攀升。表现最为出色的深成指可能率先创出历史新高。沪综指也具备挑战历史新高的潜力。 个蓝筹板块间接推动指数 融资融券及股指期货即将推出激发场内老蓝筹向上 合力
4.人民币升值加快,刺激股指继续走高。
近期,人民币升值速度明显加快,三天之内连升400点,反映在A股市场则直接刺激股指快速上涨。12月份,预期人民币升值仍将保持快速升值的趋势,这无疑对股市是实质性利好。
5. 二线蓝筹可能成为推动股指挑战历史新高的最大上涨动力
二线蓝筹目前估值偏低,面临较好的补涨机遇。我们以煤炭股为例:
表1:.国内煤炭股与香港同类公司估值水平比较
公司名称 |
06EPS(元)预测 |
06PE(倍)预测 |
兖州煤业 |
0.49 |
12.89 |
兰花科创 |
1.48 |
10.00 |
国阳新能 |
1.25 |
10.36 |
恒源煤电 |
1.10 |
10.06 |
平均 |
|
10.82 |
中国神华(香港) |
0.96 |
17.07 |
数据来源:英大证券研发中心 以
通过以上对比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国内煤炭股绩优价廉,价值被低估,在大牛市的氛围下,国内煤炭股面临较大的补涨机会,值得投资者关注。
除了煤炭股外,其它的如钢铁,电力,交通运输,食品饮料,水泥等行业里的优质二线蓝筹同样价值低估,面临较大的补涨机会,它们(优质二线蓝筹)可能成为推动股指挑战历史新高的最大上涨动力。
6. 盈利预期不断调高。
在前三季度宏观经济较为良好的表现下,分析师在不断调高06年净利润的增速.我们认为:06年一季度业绩已经成为最低点,二季度后业绩增速出现反转, 三季度业绩增长超过10%,预计06年盈利增长可望达到10%--15%.07年盈利增长接近20%.
图13:2006—2007年预期的业绩增长变化,
第三部分 12月投资策略
一、11月重点推荐品种回顾
深沪股指进入11月后进入加速上扬走势,上证指数上涨289点,涨幅达16.00%,我们重点推荐了10只股票,收盘平均涨幅为12.38%,平均最大涨幅为16.31%。
其中中工国际、东方明珠、伊利股份三只股票是
另外由于阳光股份在上月末推荐并未纳入本次组合当中,本月继续给予了持续的投资跟踪,个股表现也十分突出,月度收盘涨幅达50%,最大涨幅为55%。
总体而言,我们在11月推出的短线股票组合还是取得了相当优异的表现。
表2:2006年11月股票池
股票名称 |
证券代码 |
推荐日期 |
推荐价格 |
推荐收盘价 |
推荐最高价 |
收盘涨幅(%) |
最高涨幅(%) |
中金岭南 |
000060 |
|
14.25 |
18.05 |
18.62 |
26.67 |
30.67 |
中卫国脉 |
600640 |
|
6.68 |
7.91 |
8.50 |
18.41 |
27.24 |
神火股份 |
000933 |
|
8.99 |
9.74 |
10.12 |
8.34 |
12.57 |
亿城股份 |
000616 |
|
6.80 |
9.04 |
9.18 |
32.94 |
35.00 |
包铝股份 |
600472 |
|
7.82 |
7.91 |
8.15 |
1.15 |
4.22 |
南海发展 |
600323 |
|
7.95 |
8.35 |
8.39 |
5.03 |
5.53 |
南海发展 |
600323 |
|
7.95 |
8.35 |
8.39 |
5.03 |
5.53 |
美的电器 |
000527 |
|
10.55 |
12.40 |
13.66 |
17.53 |
29.48 |
中工国际 |
002051 |
|
15.80 |
16.40 |
16.68 |
3.80 |
5.57 |
东方明珠 |
600832 |
|
10.75 |
11.38 |
11.55 |
5.86 |
7.44 |
伊利股份 |
600887 |
|
19.73 |
20.53 |
20.74 |
4.05 |
5.12 |
平均涨幅 |
12.38 |
16.31 | |||||
大盘表现:上证指数涨跌 :16.00% |
数据来源:英大证券研究发展中心《2006年11月投资策略》
二、12月主要操作策略:
深沪股指在经过1900点多空争夺后展开加速上扬,市场做多信心被充分激活。强势的市场运行表明大盘蓝筹股工商的上市不仅没有引发市场的恐慌,相反在香港市场中资金融、地产股估值示范效应下激发了一轮大盘蓝筹股行情,加上钢铁股的市场价值被重新定位,金融、地产、钢铁等大市值股票成为推动股指的主导力量。
从资金供给来看,现在场内资金十分充裕,下半年新增基金达到1000亿元,偏股型基金占据主流,新基金、QFII、保险、社保、券商及其集合理财资产在财富效应不断释放和股指持续走强的情况下坚定做多,成为市场行情的领涨动力,不断扩散的财富效应推动了社会储蓄资金加速向股市的分流,为市场
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供给,流动性泛滥导致资产价格上涨的趋势还将继续深化,这从香港市场大幅杀跌并未对A股形成冲击一点上看得比较清楚,市场成交活跃,入市资金大幅增长,市场整体信心增强。
尽管市场行情十分火爆,但市场结构分化严重,金融、地产、钢铁、机械设备等行业中的机构重仓股表现强劲,一线蓝筹表现更为突出,这种分化的趋势正从一线蓝筹向二线蓝筹深化。预计12月的行情走势仍将维持高位运行为主,市场热点和投资机会层出不穷,重策略轻指数是操作的重点。
投资策略,把握二线蓝筹的潜在机会是投资策略的关键。在钢铁行业被市场重估之后,周期性行业的价值重估也将成为本月的一个主要机会,煤炭、电力及汽车等行业中的优质个股可值得关注; 房地产、机械设备、电力设备、 食品饮料、医药、旅游及
重点关注品种:北方股份、路桥建设、维维股份、国阳新能、天鸿宝业、天威保变、新华医疗、文山电力、中粮地产、渝开发、索芙特、华邦制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