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小吃摊


  若要考证,城市与镇店随处可见的小吃摊之众一定是古今中外之奇观,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成为历史上的兴盛生意,成为新时期市井生活一种不可或缺的状态。小吃摊嘛,规模小,基本是一摊一品,地方小吃,家庭普通饭菜,米饭面汤之类,没有大炒勺大厨师大花样。小吃摊有的有固定场面,有的则无定所,把锅碗瓢盆油盐小灶小矮桌马扎子一车子拉来见到空当往路边一摆,就可以热火朝天了。摊主五湖四海,一般是进城乡下人,市郊游民,从业不幸的失业者,一家夫妻老少到城里讲便宜租间歪斜的房子,就可以出来煎炸煮烙了,做米粥炸油条,卖米粉烙饼豆腐脑胡辣汤,打出招牌来,小本生意,风吹日晒露天营业,粗制滥造不卫生不上档次,尽管这样却一直是卖方市场。光顾小吃摊的人,主体上是做粗活的,进了城的民工,为生活所计离开家奔波的人,也有一些刚刚起步的白领们,电脑、广告之类年轻小公司职员,匆匆而来,“呼啦”吃上一碗,或买上一托面饼,匆匆而去,畏惧公司老板白眼,赶点上班害怕迟到急急在小吃摊上填饱肚子……有上学的学生,有不自炊的老人,有男人也有女人。在龌龊油腻的小吃摊上,男女之间难以铺摆浪漫,据说就餐之时也是人之性感时刻,邂逅这样的浪漫,是在灯红酒绿的豪华酒店里,是在曼妙的咖啡厅的暗影里,是在清香袅袅的茶座里。谁到乌七八糟的小吃摊上情爱?但是人到了时间必得有饭吃,到了时间,事业,爱情,养家个个需要往后排轮次,第一位的是个人糊口,保障一日三餐,所以遍地的小吃摊一直很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