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连玉米吸引了大量资金,总持仓达一百三十多万,C0705单个合约持仓接近百万,多空争夺激烈,互不相让,双方都有充分的理由支持自己的立场,多方依仗资金优势和玉米供求未来趋紧坚决做多;而空方有充足的现货做支持,期现价差较大有足够的套利空间是做空的坚实基础。这样的局面很容易让人联想,玉米会不会出现巨量交割的局面?
历史上,大商所出现过多次巨量交割的事件。如2002年大豆S205合约的多达76万吨(如果加上提前交割的15万吨交割量达百万)、涉及资金18亿的交割,这是中国期货史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的事件,当时就引起争议,有人说期货风险太大,这么大的交割显然是不成熟的表现;但更多的是持肯定态度,巨量的交割不仅考验了大商所,同时也是对多年期货业整顿的检验,改变以前恶性逼仓事件频发的局面,多头依靠资金优势的逼仓行为在完善的交割制度面前不太灵验了。这场交割的顺利完成是期货功能的充分体现,期货市场必须以现货为基础,而交割是期现重要的契合点,也是风险控制的重要方面。
在这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交割事件之后,期货市场得到进一步的恢复性发展,期货市场做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得到从高层决策者到普通投资者的认可。
随后,国内期货市场也发生了多次的大额交割,但无论从规模还是影响都不及S205豆的交割。我们回顾几次重大的交割事件,A0501的30万吨交割,当时豆从3626元/吨下跌到2570多元,之后期价开始反弹,多空集中力量于A0501合约,多方靠资金优势不断推高价格,而空方也有现货做保证,虽然到05年1月17日,该合约期价一度被多头推高到3243,但却以2881收盘,多头实现了虚赢但却背上了巨量的交割负但。与S205不同的是,S205在交割之后,豆类期价步入了长达两年多的牛市,基于对基本面的认识,多头最终成为胜者;而A0501的多头吞下的是豆类一年多的下跌行情的苦果。
最近的A0609的13万吨的交割显然不能和上面的交割相比,但这次是豆在长期低靡,成交量和持仓量都不大的前提下形成的,这次的交割可能预示着豆的基本面在转暖之中。
除了豆类有过多次的巨量交割之外,小麦和橡胶也出现过,如2004年7月橡胶20多万吨的交割涉及资金更巨达三十多亿。
回过头来看玉米,C0705离交割月尚远,近期多空似乎都有收敛,并有移仓远月的动作,可能也是回避巨量交割的出现,毕竟巨量交割会增加双方的成本。
附:2002年至今连豆大额交割记录
合约 配对日期 交割量 结算价 交割金额
S205 20020528 76587 2244 1,718,610,000
a0501 20050117 30,735 2,945 905,145,750
a0601 20060117 29,092 2,655 772,392,600
a0509 20050914 28,788 2,697 776,412,360
a0305 20030530 25,788 2,892 745,788,960
a0405 20040521 25,278 3,459 874,366,020
a0309 20030912 18,475 2,518 465,200,500
a0303 20030321 13,806 2,603 359,370,180
a0609 20060914 13,155 2,398 315,456,900
a0605 20060519 7,962 2,498 198,890,760
a0401 20040115 5,743 3,202 183,890,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