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经济严重扭曲根本原因何在?
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中国,理应大力发展地铁,公交车、铁路等节能高效的公共交通。而让人费解的是,作为高端消费的高速公路,停车场、航空市场却发展的很好,甚至有时候机票比火车票便宜许多,显然这是扭曲的。
一个国家的兴旺理应该把教育摆在首位,我国公共教育支出占GDP的份额甚至比乌干达还要低。中国的教育高收费,使得许多家庭因教反贫。一方面低收入群体根本就连义务教育都接受不到,贫穷的家庭上不起学,另一方面富裕一点,上的起学的,却面临学社毕业就失业的尴尬。那些为了不至于大学毕业就失业的学生,不得不硕士、博士的继续读下去。可见这个国家在教育体系上也是严重扭曲的。
如果一个商品有两个极端,一个是高端市场,一个是低端市场的话,那么现在的中国也可以用两个极端来形容。一个是低端人群,一个是高端人群,处于低端生活质量相当恶劣,没有最低保障,没有工作保障,没有医疗保障,没有教育保障。有幸出外打工也要去挤火车。而处于高端的人群,有教育保障,有医疗保障,有国家的银行贷款,即使乘坐飞机,机票的价格往往可能低于火车票价。
由于高端人群的生活质量远远高于低端人群,这个差别往往不是市场公平竞争的结果,而是扭曲的政治导致的。这就导致所有的中国人都试图不择手端的进入高端人群,远离低端人群。
这就是现在的中国,从宏观上看这是一个经济上被严重扭曲的国家。
我们这个国家,被扭曲的地方太多。如果你是个城市户口,而且是北京上海这样大点的体面城市的户口,即使你一无所有,那么你也会享受来自政府的最低保障,而这份保障足够你过得舒舒服服的。而不同的是,如果你是生活在甘肃、安徽等比较贫穷地区的农民,那么即使你很勤劳,很善良,那么你想获得想北京上海享受低保那样的生活也是难上加难。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因为这个国家经济政策,从全国范围看,国家正在拿着全国人民的财富,在大力支持仅有的几个大城市,修地铁,修机场,修体育场馆。例如北京、上海、深圳的建设。这几个城市有全国最好的交通设施、基础设施、教育资源。从每个省的全省范围看,每个省的地方政府,拿着全省人民的财富,支持包括省会在内的重点城市的建设;从每个县的全县的范围看,每个县的资源都又在支持包括县城在内的几个城镇的建设。而唯一没有财政支持的就是那些被权力忽略的边缘人群。因为没有资金支持,而且要交粮纳税,政策上也处于不公平地位,例如落后农业省份,不但政策上没有优惠,且在土地使用上也面临制约,而这在经济发达地区就不一样。同样都是耕地,不仅可以建设工厂,还可以盖高楼,而且是这些土地的使用往往是以极低的成本向外转让的。结果在这种经济政策下边缘人群就会被无情掠夺。
中国支持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是“公有产权”制度,也就是整个国家的资产都是以国家的名义,或者是以集体的名义存在的。名义上每个人都是国家的主人,但国民在制约经济上国家的低效行政配置上,一点力量都没有。不象私有产权,在少数人贪污腐败,或者在决策者进行错误的决策,在做无效的资产配置时,人民完全可以卖出手中的资产(本币、土地、股票)从而进行制约。由于这种政治上原因,结果就导致权力在配置资产上的不公平,权力将资产自觉不自觉的配置给了自己。
中国虽然进行了坚决的市场经济改革,但由于支持中国整个公有制主体的经济基础仍然是“公有产权”,这就决定了市场经济的掠夺行为,北京对全国的掠夺;沿海对内陆的掠夺;省会对全省的掠夺;县城对全县的掠夺,以及乡镇对全镇的掠夺。这种经济模式导致中国房地产泡沫的出现,房地产重复建设,中国成为全世界最浪费的经济。这最后都是和中国扭曲的政治密不可分的。政治的扭曲导致整个国家没有一个公平的社会大秩序,从而在教育、文化等不同层面导致更深刻的扭曲。
权力的中心的人们始终在掠夺远离权利的人群。而这种扭曲,导致中国经济在畸形的发展中越来越扭曲。结果国家为了维持这种扭曲下的经济繁荣,总是在用各种手段维持虚高的房价,维持虚高的股价,维持低效率的国有企业。而由于没有公平的市场经济必然没有效率,所以国企要业绩增长,就必须继续掠夺。比如通过控制土地资源,高价卖地,通过国企垄断国有行业继续高价提供劣质商品、劣质服务;通过在人民币被人为低估时,盯住汇率政策,大规模投放基础货币,继续积累外汇储备。
当然国家靠不公平手段积累的财富,也用在了对贫困农民的补贴上,但这种扭曲了公平经济秩序的补偿,如果不能给所有国民一个公平的秩序,再多的补偿也是无济于事。市场经济必须调动每一个人的创造财富的积极性,必须激励每一个人向上的动力。而没有游戏规则的公平,一切都是空谈!
很多人为今天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而欢欣鼓舞,当然中国经济的成果不可否认。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整个中国经济的竞争力是建立在中国有廉价的劳动力的基础上,也就意味中国的竞争力越强,国民的效率越低。不可否认的是支持中国经济持续繁荣的是中国的虚假繁荣的房地产业上;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的经济繁荣是以破坏生态环境,牺牲了祖国大好河山的基础上;更不可否认的是在国有企业为主体的中国,全体国民在享受着国企业劣质而价高的国有垄断的服务。
虽然中国这种经济模式,现在看在权力中心的人可以掠夺权力边缘的人,权力中心的人应该是受益者。但现实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了2000年的皇帝制,垄断了所有权力所有资源的皇帝的生活质量,远比不上第二次世界大战20年后的一个平凡日本人或者是西德人的生活水准,而后者完全是在一片废墟上用了几十年就实现的成果。原因何在?就在于前者是掠夺的经济模式,它不可能调动每一个人参与社会的动力。而后者建立了一个相对规则公平,起点公平的社会大秩序。
掠夺的经济模式,不可能让主要的社会生产力从事让人民生活质量,能真正提升国民生活水准的医疗、教育、交通等行业的建设。只有改变目前中国掠夺的经济模式,社会生产力才能真正的为社会创造财富。
中国现在这种扭曲政治下的扭曲的经济,还会因为竞争的残酷而越发难以承受的高成本。比如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北京,必然导致北京房价的高涨,而房价的上涨,使得越来越多进入北京人的生活成本越来越高。比如要盖更高的楼,那么几十层楼的电梯就要耗费更多的电;比如有了更多的车,就要修建更多的停车场,更宽的路,消耗更多的水资源。结果因为水资源的匮乏就要进行南水北调。
这势必导致中国这种经济模式进入一个死循环。资源越是向权力中心配置,进入权力中心的人就越多,维持权力中心的成本就越大,就越需要更多的资源进行配置。于是就越要对权力边缘人群进行掠夺,结果贫富差别越来越大,直到进入权力中心的人群大到一个边际,即这种掠夺的经济,在权力边缘的人不足以维持权力中心的人的消耗。结果就会导致整个经济大厦瞬间倒塌,即我们常常担心的经济危机的发生。虽然说经济危机或许不可能,但经济硬着陆的却是现实存在的,比如证券市场完全市场化后的价值回归,比如房地产涨到一定时候后的大幅回落。
不管怎么说目前的中国经济模式,都是很危险的,更是很不公平的,而导致这一切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政治上的扭曲:处于权力中心的人群对权力边缘人群的掠夺。而从目前简单的市场经济改革来看,以“公有产权”支撑的中国经济改革,根本没有扭转不公平的经济秩序,当然也根本不可能提高国企业掠夺民众的性质,不可能避免中国经济硬着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