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晓华“被免”——彰显了“庸官”的必然下场


邱晓华“被免”——彰显了“庸官”的必然下场

     今天早晨,笔者写完文章发出去后,在网上惊闻了国家统计局局长邱晓华被免,由谢伏瞻接任的消息。此消息真是让笔者感到非常的兴奋,同时也为邱晓华如此之早就被免职而感到吃惊。不过过后仔细想想,这真是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英明之处,也从邱晓华事件的处理中让我们看到了党中央对治理“庸官”的决心。
   笔者生活在基层,对邱晓华并没有多少的认识,但从他在掌管国家统计这样重要的大权中,在他对统计工作的方法上,笔者是有不同的观点的。因此,当邱晓华在《求是》上发表的题为《中国发展实现了伟大跨越综合国力跃居世界前列》的文章的报道后,笔者就为此写下了一篇题为《邱晓华国家的经济账为何你只算了“一半”》的博客文章,予以驳斥。从中得出了“真不知,像邱晓华局长这样统计结果是如何向人民交代的?又怎么能给国家领导人提供准确的决策依据。长此以往,国家的经济,国家的命运会是怎么样呢?国人可想而知!担心,真是担心啊!”的结论来。
    邱晓华个人的能力如何,我们不得而知,但从他从事的统计工作中,所处理的方法来看,他绝对是一个“庸官”。在他的简历中,我们可知邱晓华是个什么样的人了。
     他的简历是这样写的:“邱晓华,男,汉族,1958年1月出生,福建宁化人。经济学博士。198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高级统计师。
  1976年参加工作,在福建省宁化县插队;1978年考入厦门大学经济系计划统计专业学习,1982年毕业分配到国家统计局工作,先后任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副处长、处长、见习副司长、副司长、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新闻发言人、挂任安徽省省长助理等职。
  1999年9月任国家统计局副局长、党组成员。2003年7月任中共国家统计局党组副书记。
  2005年11月任中共国家统计局党组书记;2006年3月任国家统计局局长。”
    从以上的简历中,我们可以看出,邱晓华只有在上大学之前在基层呆过,此后他就一直是高高在上的。
   从他的报告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他对基层是极不了解的,也许他是个完全相信下级上报的所有统计数字的人;也许他没有听说过“数字出官员”的等等怪事。因而,他在任国家统计局局长期间的这些所作所为,真的是与“庸官”的特征是非常的相符的。
   因此,就是这样的“庸官”,一个国家这么重要的统计工作交给他来负责处理,试想,他能为国家领导人提供什么样有用的决策依据呢?结果是可想而知的了。因此,邱晓华现在的下场就是代表了千万个“庸官”的下场。
    而有人认为邱晓华的免职是由于他的敢言之致。有报道就说:“上海的沈老师说,敢言者多事,邱晓华是一个敢言者,他被免职或许与其率真的个性不无干系”。
    笔者认为,即使邱晓华是敢言者,那他的敢言也都是些不切实际的“胡言乱语”,他的统计都是那么的不求真务实,所以他的“敢言”也是害国害民的。
     比如,他统计人民的生活水平是否提高,他不是拿今年人民的收入与去年的收入比,而拿今年人民的收入与52年人民的收入比的。这样比法当然是不准确的,反映的人民的生活当然也是很好的。大家不妨想想,如果我们拿现在的人民收入与原始社会的来比,我们现在岂不是生活在共产主义社会了吗?而不是还生活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里,这样还会有很多人民还在为温饱发愁吗?还会有很多人民还在贫困线上争扎吗?所以,邱晓华的“敢言”在人民看来都是符合实际的“屁话”。
   时至今日,邱晓华事件人们也都已知道了。 尽管,中央对邱晓华的免职的原因没有说,也不管人们怎么想这一事件。但是,笔者认为,这是党中央继重权出击“腐败官员”之后又一击向“庸官”的重权。因而,我们从中也可以体会得到党中央为构建和谐社会,而狠下治理“贪官、庸官、懒官”的决心。


                                                 龚玉环
                                             2006年10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