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卫星应用前景广阔


    由于卫星的研制和发射费用昂贵,所以现代卫星的发展呈两极分化的状态,一是基于高轨道的相对静止卫星越做越大,另外就是基于中、低轨道的通信、观测卫星随着小型电子设备和推进装置的出现向微小型化发展。例如,美国下一代全球定位系统(GPS)卫星的单颗质量将小于100kg,现代小卫星技术是空间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和最新进展。
    对地观测小卫星在我国的应用前景显得尤为宽广。首先,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环境复杂的国家,同时,也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且灾情严重的国家。洪涝灾害、日益严重的荒漠化以及其他突发性的自然灾害和环境问题始终威胁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时掌握全国的森林、草原、可耕地、水等自然资源的分布,有利于制定正确的宏观调控策略,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地面常规监测和航空遥感,或利用气象卫星的观测资料已经不能满足国民经济的发展要求。因此,利用高分辨率的观测卫星,迅速、准确地获取国土资源和自然灾害信息,及时、科学、全面地掌握我国自然资源、灾情的过程和状况,为相关政策的制定以及防灾、抗灾、救灾决策等提供科学依据,尽快建立和发展我国卫星环境与灾害监测系统是十分必要的。其次,数字地球和数字城市的实施,为高分辨率的对地观测小卫星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前景。数字地球、数字城市的建设的关键技术之一就是:地球信息获取技术,需要一套快速、准确和大范围的高分辨率地表资源和环境信息采集系统。美国的IKNOS是目前分辨率最高的卫星,它的图象数据对国外销售时存在居多限制。显而易见,高分辨率的对地观测小卫星具有重要的商业和军事价值。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地观测小卫星不仅需求量大,而且现代小卫星在星务管理、图像数据压缩与传输、GPS测轨、高精度姿轨控、智能化电源与热控、组网技术等方面的需求对星上信息流管理与软硬件提出更高要求,比如分辨率、高动态自主导航、星上实时数据压缩处理、可靠性、寿命等。因此,小卫星既要求功能密度高,又不允许采用过多硬件冗余备份,这对星上数据流程管理和软件冗余容错及可靠性提出更严格要求。星务系统是今后星上测、控、管系统的发展方向,是新一代卫星信息总体,它不仅有利于加快卫星开发速度,而且可以减少研制的复杂性,提高可靠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