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峰会:旁观书生看过来


      前些日子,与银行的朋友一起去“观摩”了浙商论坛2005年峰会。680元的门票(含当日午餐、晚餐),只能坐在很边缘的位置了。峰会赚钱不少(据称要向有关参与单位收取不菲的费用),组织工作却不怎地,如买了高价门票的许多与会者们最后不得不外出自己解决午餐问题。或许是笔者的理解有些肤浅,可怎么看峰会怎么像是罗列一些政要、专家和企业家作报告的一场大讲座;个别场景的会议主持水平也实在太差。整一个“了无新意”。

“观摩”了半天,政要报告之“虚”和企业家报告之“实”,与之前的想象相差不远。只是“实”者太过肤浅,让人失望。还好学者的报告有内容有深度,虽然为数廖廖。且看印象深刻的几场演讲:

1、郭广昌的感恩。或许是受了王均瑶的影响,郭广昌一上台就尽提“感恩”的话题,如要怎样地感谢父母、要怎么样悉心照料好自己的子女云云,与峰会主题极不相宜。昔日资本市场悍将的影子哪去了?

2、李书福的憨厚。李书福实在得很可爱,如果评选最诚实企业家,我一定投他一票。李很“幽默”,开场就直言“不知刚才出场演讲的教授是哪个大学的”。还好,没有开“没到的请举手”之类的玩笑。

3、周其仁的大师风范。周其仁是第一位出场的演讲者,他以纺织品的热门话题开场,娴熟地动用理论大刀向现实问题砍去。精辟而富感染力的讲演,使一代大师之风范一览无遗。周教授的深入浅出(非汪丁丁式的“深不可测”)的确令人钦佩、使人受益非浅。

4、汪康懋的粉墨登场。汪教授也是一个学者,演讲也富煽动力。只是炫耀自己“过”了,并且是借助于“打击”其他知名人士(如张五常、郎咸平)的。以前曾翻过汪写的书,没感觉到“汪氏模式”有多大的威力。今日更觉如此。

其实,很赞同朋友说的:周教授演讲后,我们可以喝茶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