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50年至关重要(2000-2050)
20年重新回归大国地位(2000-2020)
关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有各种版本的预测。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也认为:由于中国的人口远多于美国,因此,在下个世纪(指21世纪)中,中国的经济繁荣景况将可能超越美国。他说:“中国,甚至印度,未来的经济发展将超越美国,因为他们的人口在美国的四倍以上,中国甚至更多。”
经合组织(OECD)秘书长唐纳德·约翰斯顿指出:根据OECD研究测算,中国在2020年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经济体。
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把50年后的中国描述成为了一艘巨型的经济航空母舰。中国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它的经济增长率在50年前是无法想象的。任何要预测中国未来50年发展的人都不能忽视这一点。现在的中国人民正在享受着从未有过的自由和那样多的生活选择。中国的经济会继续保持快速的发展,并在未来一个时期内继续其社会和经济改革。中国要发展,就必须要进入世界市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助于中国加速经济体制的改革。
摩根士丹利全球经济首席分析员罗奇认为:中国经济活力充沛。中国民众的庞大储蓄以及经济的多元化特征,为中国提供了避免感染亚洲金融危机的绝缘体;此外,中国出口以低附加值产品为主,西方社会对此需求相对稳定。
但是,前世界银行前高级副行长、首席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认为:加强扩大内需,通过金融业和企业重组减少脆弱性,促进社会凝聚力是未来10年中国面临的三个关键性挑战。
台湾科技界杰出人士、英业达公司副董事长温世仁先生指出:网络时代是人类继农业时代及工业时代之后,迎向的另一个新时代。目前台湾、香港及祖国大陆在发展因特网(原文为“网际网络”,新加坡、香港和台湾均称因特网为“网际网络”,为避免混乱,本文统称“因特网”,下同)方面各有长处。例如,祖国大陆在因特网的基础研究、人才以及广大的市场方面具有优势;香港在电子商务、金融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而台湾在网络硬件、研发方面具有优势等。只要香港、台湾及祖国大陆充分配合起来,21世纪华人因特网业的发展便大有希望。
2021-2050 再用30年时间进入世界经济前三强
从静态角度比较,若以1997年的国内生产总值计算,即使每年以8%的速度增长,中国要赶上美国1997年的水平仍需花费近28年的时间。如果从1997年算起,中国和美国每年分别以8%和4%的速度增长,后者赶上前者的总量水平则需要花费57年的时间。从动态角度比较,中国用不了那么长的时间。在2030年,中国经济就可以在实力和总量上超过美国。道理不言自明,因为中国经济正处于上升时期,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而美国经济目前正如日中天,即将走下坡路,甚至出现一场严重的旷日持久的经济危机,这一涨一跌,一快一慢,中国追赶的速度相对加快了,因此所需要的时间肯定会大大地缩短,这应该是小孩子都明白的道理。
中国经济从1978年底进行改革开放开始,才走上和日本及亚洲“四小龙”同样的快速增长的道路。在1978年,中国的技术水平和发达国家的差距远大于日本于50年代以及亚洲“四小龙”于60年代和发达国家的技术水平的差距。如果利用同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能使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维持了近40年的快速增长,那么单单利用这个技术差距,中国经济应该就有可能维持近50年的快速增长。而且,在70年代,中国从事低附加值的农业人口比50年代的日本和60年代的亚洲“四小龙”多,资源从低附加值的产业向高附加值的产业转移的潜力大;同时,中国的资本积累率每年高达国民生产总值(GDP)的40%左右,为全世界最高的国家之一。这些因素表明,中国发展的潜力大,至少可以有50年的快速增长。从1978年底的改革开放到现在才20年时间,因此,中国应该有可能再维持30年左右的快速增长。
世界已进入知识的增长和高速扩散的时代,信息技术正以空前的规模迅速发展,信息革命为发展中国家获取信息、利用信息、传播信息提供了空前的机遇。知识与信息不仅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而且也是最重要的改革要素。当今世界,一国或地区在劳动力、土地、自然资源等有形因素上的优势不再是永远的优势,而知识及提高自己的知识潜力,即动态比较优势,才是发展关键。这使得发展中国家有着极大的机遇,发展得更快些,甚至赶上工业化国家。
在蔡伦时代比我们落后1300多年的国家,到2000年时都超过了我们,他们追赶的时间也就是100多年的时间。在15世纪还没有诞生的美国,充当世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达几十年时间,美国依靠的是人类的文明、人才的创造力和不断创新的精神,这个后起的国家仅仅用了40多年的时间就赶上了老牌的发达工业国家──英国。从宏观历史和经济发展史的角度观察,可见各国经济追赶的速度非常快,可以说稍不留神就会被其他国家赶超,就会陷入被动。此消彼长的辩证法也是残酷无情的。
在21世纪,我们在技术上仅仅比发达国家落后20年或者几年,有许多技术中国人还处于领先水平,中国经济凭什么就赶不上发达国家?
从宏观历史的角度看,中华民族5000余年的文明史,一直处于人类文明发展的前列,中华民族创造的灿烂文明,已经融入世界文明,成为人类文明史的宝贵遗产和进步基础。这些辉煌历史的沉淀不应该成为中华民族继续进步的负担,她向全世界昭示的是中华民族伟大的创造力和宽广的胸怀,这是一个民族百折不挠的精神财富,不是任何物质的东西可以替代的。如果借用股市术语,并且把人类历史用股票技术分析来描述,描绘出1000年图表,中国人民应该充满信心,中华民族创造的文明是5根千年阳线,而且只有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图呈现不间断的、连续的多头排列,过去的200年已经完成了调整,21世纪是中国经济大发展的世纪。
我们必须强调知识的作用,必须对人的教育进行投资,对人的创意进行投资,坚持“以人为本”,即以人为中心。必须尽快缩小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知识差距,具体讲就是科技创新能力的差距和交流知识与信息能力的差距。最新一项研究表明:对知识与软件投资的收益要高于对设备与硬件的收益;对国民投资的收益要高于对物质投资的收益。中国是世界上国内投资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同时又是世界上“软件”投资比例最低的国家之一。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任何一项战略性基础研究都会比小国产生出巨大的规模效应。为此,中国21世纪追赶发达国家的实质是加速知识与技术追赶的过程。我提出了“制脑权”的概念,希望达到一种效果,即最大限度地重视人才,特别是重视创造性人才,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作用。过去的200年,中国留下了太多太多的悲哀、太多太多的教训。泱泱大国由于制度和技术落后,在被动中屡屡遭受强国欺负和蹂躏。
在知识经济时代,对于一个历史上长期重视教育和文化的民族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中国人口众多,脑力资源丰富,中国人善于发明,勇于创新,因特网也好,信息技术产业也罢,应该是难不倒充满智慧的中华民族的,当前因特网带动美国经济快速发展,因特网无非是一种工具,一旦中国人开始认识到这种工具的作用,并且主动地使用它为自己服务时,因特网对中国经济所产生的推动作用绝对不会亚于美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之后,给拥有12亿人口的中国多一点点时间,假以时日,中国人很快就会学会新的游戏规则并且参与制定更加合理的全球游戏规则,在21世纪,在新一轮的国际竞争中,中国人将会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于2000年4月)
20年重新回归大国地位(2000-2020)
关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有各种版本的预测。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也认为:由于中国的人口远多于美国,因此,在下个世纪(指21世纪)中,中国的经济繁荣景况将可能超越美国。他说:“中国,甚至印度,未来的经济发展将超越美国,因为他们的人口在美国的四倍以上,中国甚至更多。”
经合组织(OECD)秘书长唐纳德·约翰斯顿指出:根据OECD研究测算,中国在2020年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经济体。
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把50年后的中国描述成为了一艘巨型的经济航空母舰。中国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它的经济增长率在50年前是无法想象的。任何要预测中国未来50年发展的人都不能忽视这一点。现在的中国人民正在享受着从未有过的自由和那样多的生活选择。中国的经济会继续保持快速的发展,并在未来一个时期内继续其社会和经济改革。中国要发展,就必须要进入世界市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助于中国加速经济体制的改革。
摩根士丹利全球经济首席分析员罗奇认为:中国经济活力充沛。中国民众的庞大储蓄以及经济的多元化特征,为中国提供了避免感染亚洲金融危机的绝缘体;此外,中国出口以低附加值产品为主,西方社会对此需求相对稳定。
但是,前世界银行前高级副行长、首席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认为:加强扩大内需,通过金融业和企业重组减少脆弱性,促进社会凝聚力是未来10年中国面临的三个关键性挑战。
台湾科技界杰出人士、英业达公司副董事长温世仁先生指出:网络时代是人类继农业时代及工业时代之后,迎向的另一个新时代。目前台湾、香港及祖国大陆在发展因特网(原文为“网际网络”,新加坡、香港和台湾均称因特网为“网际网络”,为避免混乱,本文统称“因特网”,下同)方面各有长处。例如,祖国大陆在因特网的基础研究、人才以及广大的市场方面具有优势;香港在电子商务、金融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而台湾在网络硬件、研发方面具有优势等。只要香港、台湾及祖国大陆充分配合起来,21世纪华人因特网业的发展便大有希望。
2021-2050 再用30年时间进入世界经济前三强
从静态角度比较,若以1997年的国内生产总值计算,即使每年以8%的速度增长,中国要赶上美国1997年的水平仍需花费近28年的时间。如果从1997年算起,中国和美国每年分别以8%和4%的速度增长,后者赶上前者的总量水平则需要花费57年的时间。从动态角度比较,中国用不了那么长的时间。在2030年,中国经济就可以在实力和总量上超过美国。道理不言自明,因为中国经济正处于上升时期,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而美国经济目前正如日中天,即将走下坡路,甚至出现一场严重的旷日持久的经济危机,这一涨一跌,一快一慢,中国追赶的速度相对加快了,因此所需要的时间肯定会大大地缩短,这应该是小孩子都明白的道理。
中国经济从1978年底进行改革开放开始,才走上和日本及亚洲“四小龙”同样的快速增长的道路。在1978年,中国的技术水平和发达国家的差距远大于日本于50年代以及亚洲“四小龙”于60年代和发达国家的技术水平的差距。如果利用同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能使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维持了近40年的快速增长,那么单单利用这个技术差距,中国经济应该就有可能维持近50年的快速增长。而且,在70年代,中国从事低附加值的农业人口比50年代的日本和60年代的亚洲“四小龙”多,资源从低附加值的产业向高附加值的产业转移的潜力大;同时,中国的资本积累率每年高达国民生产总值(GDP)的40%左右,为全世界最高的国家之一。这些因素表明,中国发展的潜力大,至少可以有50年的快速增长。从1978年底的改革开放到现在才20年时间,因此,中国应该有可能再维持30年左右的快速增长。
世界已进入知识的增长和高速扩散的时代,信息技术正以空前的规模迅速发展,信息革命为发展中国家获取信息、利用信息、传播信息提供了空前的机遇。知识与信息不仅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而且也是最重要的改革要素。当今世界,一国或地区在劳动力、土地、自然资源等有形因素上的优势不再是永远的优势,而知识及提高自己的知识潜力,即动态比较优势,才是发展关键。这使得发展中国家有着极大的机遇,发展得更快些,甚至赶上工业化国家。
在蔡伦时代比我们落后1300多年的国家,到2000年时都超过了我们,他们追赶的时间也就是100多年的时间。在15世纪还没有诞生的美国,充当世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达几十年时间,美国依靠的是人类的文明、人才的创造力和不断创新的精神,这个后起的国家仅仅用了40多年的时间就赶上了老牌的发达工业国家──英国。从宏观历史和经济发展史的角度观察,可见各国经济追赶的速度非常快,可以说稍不留神就会被其他国家赶超,就会陷入被动。此消彼长的辩证法也是残酷无情的。
在21世纪,我们在技术上仅仅比发达国家落后20年或者几年,有许多技术中国人还处于领先水平,中国经济凭什么就赶不上发达国家?
从宏观历史的角度看,中华民族5000余年的文明史,一直处于人类文明发展的前列,中华民族创造的灿烂文明,已经融入世界文明,成为人类文明史的宝贵遗产和进步基础。这些辉煌历史的沉淀不应该成为中华民族继续进步的负担,她向全世界昭示的是中华民族伟大的创造力和宽广的胸怀,这是一个民族百折不挠的精神财富,不是任何物质的东西可以替代的。如果借用股市术语,并且把人类历史用股票技术分析来描述,描绘出1000年图表,中国人民应该充满信心,中华民族创造的文明是5根千年阳线,而且只有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图呈现不间断的、连续的多头排列,过去的200年已经完成了调整,21世纪是中国经济大发展的世纪。
我们必须强调知识的作用,必须对人的教育进行投资,对人的创意进行投资,坚持“以人为本”,即以人为中心。必须尽快缩小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知识差距,具体讲就是科技创新能力的差距和交流知识与信息能力的差距。最新一项研究表明:对知识与软件投资的收益要高于对设备与硬件的收益;对国民投资的收益要高于对物质投资的收益。中国是世界上国内投资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同时又是世界上“软件”投资比例最低的国家之一。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任何一项战略性基础研究都会比小国产生出巨大的规模效应。为此,中国21世纪追赶发达国家的实质是加速知识与技术追赶的过程。我提出了“制脑权”的概念,希望达到一种效果,即最大限度地重视人才,特别是重视创造性人才,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作用。过去的200年,中国留下了太多太多的悲哀、太多太多的教训。泱泱大国由于制度和技术落后,在被动中屡屡遭受强国欺负和蹂躏。
在知识经济时代,对于一个历史上长期重视教育和文化的民族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中国人口众多,脑力资源丰富,中国人善于发明,勇于创新,因特网也好,信息技术产业也罢,应该是难不倒充满智慧的中华民族的,当前因特网带动美国经济快速发展,因特网无非是一种工具,一旦中国人开始认识到这种工具的作用,并且主动地使用它为自己服务时,因特网对中国经济所产生的推动作用绝对不会亚于美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之后,给拥有12亿人口的中国多一点点时间,假以时日,中国人很快就会学会新的游戏规则并且参与制定更加合理的全球游戏规则,在21世纪,在新一轮的国际竞争中,中国人将会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于2000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