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兵点评伊战:把脉美军作战企图(1、2)


新浪舰船知识网络版


综合目前各方面情况来看,美军此次对伊战争的作战指导思想已经相当明确,即:“充分发挥对伊综合军事优势,一举瘫痪伊军作战体系,迅速夺占巴格达等战略要地,推翻萨达姆政权,力争速战速决,避免战争长期化”。


  然而,如何将上述明确的作战指导思想转化为具体的作战企图,即美军将采取何种具体的作战样式和作战手段来尽快达成“倒萨”的战争目的,从目前情况来看,还将存在较大






的变数。而其中最大的变数,就在于美军统帅部如何考虑并选择其对伊作战的总体思路。


  要“零伤亡”、还是要“速决战”


  目前,至少有两种总体方案可供美军选择:其一,是“间接倒萨”方案;其二,是“直接倒萨”方案。


  ●所谓“间接倒萨”,就是以炸促变“倒萨”。


  即主要使用优势的海空兵力,对伊境内的各类军用、民用目标实施密集的远程精确火力打击,瓦解伊拉克军民的抵抗信心和士气,利用开战后萨达姆政权对内控制能力减弱的有利时机,以炸促变,促使伊军民起来反对萨达姆政权,同时推动伊境内的“倒萨”力量与之相配合,以达到推翻萨达姆政权或迫使其自动下台的“倒萨”目的。


  ●所谓“直接倒萨”,就是直接出兵“倒萨”。


  即在以海空兵力对伊军实施短暂的先期火力打击的基础上,尽快投入地面部队,果断发起地面进攻,直取巴格达,同时辅之以特种部队的奇袭作战,力争尽快地将萨达姆本人就地直接“拿下”或“放倒”,从而不留后患地达到直接“倒萨”的目的。


  上述的“间接倒萨”与“直接倒萨”两案相比,自然是各有利弊。


  前者是:风险小但见效慢。


  即虽然能够避免大规模地面作战,特别是城市进攻作战所必然导致的较大伤亡代价的“责任风险”;然而,其“间接倒萨”的最终效果如何、甚至最终能否奏效,尤其是能否在预定的作战进程“时间表”之内奏效、以达成其“倒萨”目标,都将存在较大的疑问和变数。而这,显然与美军此次“力争速战速决、避免战争长期化”的作战指导思想相抵触。


  后者是:见效快但风险大。


  即虽然可以直取要害、一剑封喉,并且基本上能够在预定的作战进程“时间表”之内达成其“倒萨”目标;然而,其必须发起大规模地面作战的先决条件,尤其是几乎无法回避的城市进攻作战,必然会导致较大的伤亡代价,其“责任风险”亦是勿庸置疑的。而这,显然也与美军近年来极力倡导与追求的“零伤亡作战”的“理想境界”相去甚远。


  军种利益、谁来摆平


  我们在分析可供美军选择的“间接倒萨”与“直接倒萨”这两种总体方案时,除了前已述及的利弊对比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但又“很难拿上桌面”的因素必须加以认真考虑,那就是--在美国军队中“历史悠久”的、几乎是“与生俱来”的、并且时至今日仍然是难以调合的军种之间的利益冲突。


  显而易见,美国军队的各个军种,在上述不同的总体作战方案之中,其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都将是截然不同的,其中首当其冲、尤为甚者的就是陆军。在两种不同的“倒萨”方案指导之下,其地位和作用甚至可能会有“天壤之别”。


  ●按照“间接倒萨”方案:


  如果按照“间接倒萨”的方案,仅仅凭借海空兵力的远程精确火力打击,最终能够实现以炸促变,达成“间接倒萨”的战争目标,那么,作为地面部队主体的陆军,其在整个“倒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除了战时的威慑(当然也包括为临近前线的海空军基地提供掩护)以外,就只剩下战后的维和了。


  果如斯,那么,在此次“倒萨”战前如此大张旗鼓、兴师动众地出兵海湾,并且总共调动了陆军现有10个作战师中的4~6个师准备参战,以期在第二次海湾战争中能够再度大显身手一番的陆军高级将领们,其战后的心情,将不会比4年前被戏称为“既上不去、又用不上”科索沃战争时期更好。毕竟,上一次他们至少没有如今日这般不惜血本地押上“巨额赌资”。


  ●按照“直接倒萨”方案:


  如果按照“直接倒萨”的方案,作为地面部队主体的陆军,将在直接出兵“倒萨”的作战过程中扮演极为重要的战场角色,在最有利的情况下,其甚至完全有可能在地面部队攻抵巴格达城下的“第一时间”,直接将萨达姆本人就地“拿下”或“放倒”。


  果如斯,那么,陆军在此次“倒萨”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将在未来的国内、军内赢得极大的“认同”;而陆军在此次“倒萨”战争中的“赫赫战功”,不仅将是近年来的科索沃战争和阿富汗战争所根本无法比拟的,就是12年前的第一次海湾战争,与此相比也将相形见绌。如此,也不枉费一代代陆军高级将领们多年来的“苦心经营”和此次战前准备的“一番苦心”。当然,为此付出一定的代价,不仅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完全必要的。


  当然,上述这些,都是我们作为旁观者的“一家之言”。由分别来自各军种的高级将领“混编”组成的美军统帅部--参谋长联席会议的决策者们,在最终敲定对伊作战的总体方略时,能否捐弃前嫌、放弃军种利益之争(哪怕只是暂时的)?在关键时刻能够真正作到以“国家利益”而不是“军种利益”至上?


  所有这些问题,恐怕都要看那两位在此次决策中堪称一言九鼎、举足轻重的四星上将--出身于空军的现任美军参联会主席迈尔斯“空军上将”,以及出身于陆军的现任美军中央总部司令弗兰克斯“陆军上将”,看他们之间究竟如何去平衡与妥协?


  当然,也许最终还要看另外两位站在他们身后的、理应比他们“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的不穿军装的决策者--出身于陆军的前美军参联会主席、现任美国国务卿鲍威尔以及本人虽不曾出身于哪一个军种、但却是一名老海军飞行员(老布什)后代的现任美国总统布什,看他们之间究竟应该如何去协调与运作?


  这些“内幕”和“隐情”,尽管已经完全超出了我们力所能及的探讨范围,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伊拉克战争打响后,随着战幕的逐渐拉开,上述问题的答案终将呈现在我们眼前。


选择妥协、选择中庸


  面对各有利弊的“直接、间接两案”,面对都想凭借此次战中的“出色表现”在战后的美国国会预算拨款中切下“最大的一块蛋糕”的三军将领们,作为握有此次伊拉克战争总体作战方案最后“拍板权”的美军统帅部,在经过反复的权衡与比较之后,很可能会作出如下的两种选择:









  ●其一:选择第二种方案即“直接倒萨”案。


  理由是:尽管可能出现较大伤亡代价的“责任风险”,但是仍然要服从“尽快达成倒萨目标”的“大局”,并且准备为之承担相应的风险。况且,如果按照预定作战进程发展顺利的话,地面作战的伤亡代价应该有望控制在美国国内民众能够接受的范围之内。


  ●其二:选择两种方案的结合即“间接倒萨”与“直接倒萨”的“妥协案”。


  理由是:尽管“尽快达成倒萨目标”的“大局”是必须要服从的,但是尽可能争取“零伤亡作战”目标的前景也是诱人的。因此,在立足于最终以“直接倒萨”解决问题的前提下,不妨先按照“间接倒萨”的方案打打看。开战后,若“间接倒萨”的前景看好,则可顺水推舟、皆大欢喜;若“间接倒萨”的前途渺茫,亦可改弦更张、发起地面作战“直接倒萨”,反正在地面作战开始之前也需要有一定时间的先期空中打击作为必要的准备。


  实际上,由于上述两种选择在基本立足点上是一致的,即都是立足于最终以“直接倒萨”来解决问题,所不同的:一是各自的“缓急程度”不同——前者偏“急”而后者偏“缓”;二是作战兵力的使用重点不同——前者重陆军、偏“地面作战”而后者重海空军、偏“空袭作战”。因此,美军统帅部无论在上述两种选择中选择哪一种,均有充足的理由和较大的可能性。


  在伊拉克战争打响之前,我们曾经认为:在上述两种方案中,美军统帅部最终选择后者——即“妥协案”的可能性,将大大超出前者——即“直接倒萨”案。


  毕竟,无论从什么角度来看,“妥协的选择”往往是大家都能接受的选择,“中庸之策”的实际支持率也往往是最高的。尤其是从平衡军种利益的角度来看,以“间接倒萨”和“直接倒萨”相结合的“妥协案”,将能够比较好地照顾到有关各方面的利益,因而将会在美军统帅部的高层决策者中获得较高的“支持率”和“通过率”。


  轻敌冒进、原因何在


  然而,自伊拉克战争打响到迄今为止的数天战况表明:我们在战前的分析,过低地估计了美国军队中的“军种利益矛盾之深”、及其“摆平难度之大”,其中,尤其是低估了弗兰克斯将军那“永远也无法改变”的“陆军上将身份”,在美军中央总部具体选择作战方案的过程中,所具有的“无可替代的巨大影响力”。


  此外,对于美军战前竟然能够如此低估伊拉克军队、尤其是其正规陆军与民兵武装的抵抗意志与抵抗能力,应该承认,我们在战前也颇为估计不足。因为,这种几乎是凭空想象、毫无来由的“低估”,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作战决策,完全是有悖于战争常理的,因而也是我们在亲眼看到事实之前,所难以进行准确预测与分析的。


  当然,事实总归是事实,不管我们能否理解,不管我们能否加以解释,它都是永远也无法改变的事实。目前,伊拉克战争战场上的“事实战况”是:


  一方面,在经历过4年前的科索沃战争中那“长达78天的冷板凳”所酿成的“屈辱与痛苦”之后,面对今日的伊拉克战争必须完成“颠覆与占领”的“天赐良机”,有中央总部司令弗兰克斯“陆军上将”作“前台老板”的美国陆军,此次是“当仁不让”。在几乎没有对伊实施过一次“象样规模”的空中火力打击,伊军的防空体系、特别是其地面部队的野战防空体系几乎没有受到有效压制的情况下,美国陆军与海军陆战队就“迫不急待”地联手出击、首发上场。


  然而,尽管在开战之初就受到西方媒体的鼎力支持、大力赞助(遗憾的是这种支持与赞助竟然没有来自美国陆军的“兄弟军种”——美国空军),但是,美军第3机步师在开战第一天创造的160公里的所谓“进攻速度”——准确地说应该称之为“非战斗开进速度”,并不代表着它已经“走完了”三分之一的进军巴格达的行程。这一点,在迄今为止的后续作战中已经得到充分的验证。


  另一方面,在经历过近期的“沙漠之狐”行动、“联盟力量”行动、“持久自由”行动等历次局部战争,连连出手、频频告捷、风光无限,如今又有参联会主席迈尔斯“空军上将”作“后台老板”的美国空军,也毫不客气地“还之以颜色”。既然你不让我拥有“38天空袭作战的辉煌”,就想单独以“100小时地面作战”来结束战争,那么也好,咱们就来个“分工也分家”,互不相帮也互不相扰。你打你的地面作战,我打我的战略空袭;你抢你的地面目标,我炸我的战略目标。至于你急需的“近距离战场空中支援”吗,用你自己的陆军航空兵好了。


  对于诸如“伊军的防空体系是否受到有效压制”之类的问题,美国空军的基本考虑似乎是:只要它不对我的“巡航导弹突击、隐形战机突防、战略轰炸机防区外发射”式的战略空袭构成重大威胁,我就完全可以漠然置之、甚至熟视无睹。至于对美国陆军航空兵构成重大威胁的伊军野战防空体系,是否还完好无损、是否受到了有效压制,就未必能够引起我美国空军的“特别关注”了。反正这种以便携式防空导弹和小口径高炮所构成的“近程、超低空的防空火力”,对于我美国空军的战略空袭来讲几乎没有影响。


  再者,也是更为重要的是,你中央总部在计划作战方案时,为了让陆军“抢头功”,根本就没有给我空军安排出必要的“单独作战时间”——空袭作战阶段,现在时间这么紧,我自己“份内”的战略目标都打不过来,哪有那么多“好心情”去为你陆军的地面作战“作嫁衣裳”?哪有那么多“闲工夫”去管你陆军航空兵的“闲事”?


  也许我们的上述分析,难免有“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嫌疑,然而,大家有目共睹的下列“战况事实”总不会是我们杜撰出来的吧。


  一方面,是美国空军(包括海军航空兵和舰载巡航导弹),“集中精力、专心致志”地专注于战略空袭作战,揪住巴格达等伊拉克大中城市的战略目的不放,大有一幅必须赶在地面部队到达巴格达之前、就通过空中打击、直接致萨达姆政权(尤其是萨达姆本人)于死地的架式。


  另一方面,则是以陆军为主构成的美军地面部队,自开战第一天“沙漠狂奔”160公里、“非战斗开进”到纳西里耶城下之后,即开始陷入“步步维艰、道道是坎”的地面苦战。然而,至少从目前战况来看,我们所能够见到的“近距离空中支援”,几乎全部来自于陆军航空兵和海军陆战队航空兵(毕竟是血脉相通的“一家人”),我们几乎看不到一架来自于美国空军和美国海军的战术飞机被用于直接支援地面作战,至于B-52H之类的战略轰炸机的“凌空助战”就更不必奢谈了。


  如果仅从这个角度来看,今日伊拉克战场上的美军地面部队(陆军和海军陆战队),其目前所“享受到”的“空中支援待遇”,甚至还不如昔日阿富汗战场上的“北方联盟”军队。这难道仅仅是一个幽默的讽刺吗?


  我们必须看到、也必须承认的一个事实是:美军指挥官也是人(尤其是其中的高级将领),他们也有在长期军旅生涯中所形成的“军种情结”,也有不知不觉中产生、并且终生都无法割舍的“军种归属感”。这种几乎与其军旅生涯“同生共存”的“军种情结”和“军种归属感”,在他们作出任何与自己军种利益有关的重大决策时,不管他们自己是否有勇气承认,都不可能不产生巨大的、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现在看来,对这种“隐性影响”的作用,怎么形容都不过分。


  尽管美国军队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就开始尝试进行军种之间的“直接联合作战”,尽管历任战时美国总统(三军最高统帅)都对这种由来已久的“军种利益之争”头疼不已、反复弹压、多方协调——一个突出的例子就是:将一个原本完整的太平洋战区一分为二、交给一名海军上将(尼米兹)和一名陆军上将(麦克阿瑟)分别统帅,然而,迄今为止我们所看到的是,这种自美国各军种分立之日即同时产生的、几乎是“与生俱来”的“军种利益之争”,决不是简单的一个“尼科尔斯-戈德华特国防部改组法”所能彻底“摆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