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胡冬原

四十不惑年纪,居然一事无成哪

“十一五”应赋予京津冀区域中我省高技术产业新定位


随着京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在全国位次中的快速上移,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的“第三板块”已是蓝图凸现。

目前,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向郊区扩散、天津高新技术产业向滨海新区积聚的布局战略日渐明朗,使我省经济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能否抓住机遇,在承接好京津传统产业转移的同时,创新性地利用好京津知识、资本和技术资源搞好高新技术产业,对促进我省经济结构调整、丰富“一线两厢”战略内涵、加速实现京津冀一体化意义重大。

基于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已形成良好的发展基础,已有条件和实力进一步做大做强,我们近日围绕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在京津冀区域中的定位与...

Read more

“十一五”期间加强河北省生态环境建设十策


 河北省经济信息中心课题组 

“十一五”时间,河北省仍将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生态环境建设既要解决历史遗留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欠账,又要紧跟经济快速增长和对外开放步伐,必须在以下十个方面取得长足进展。

一、加强政府领导,建立健全综合决策和监督、管理机制

各级政府要站在历史的高度上,将生态保护和建设当作一件大事来抓,建立生态环境建设目标责任制,将生态环境建设作为考核领导干部的一项重要内容定期考核,并在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中逐步形成环保部门统一监管与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机制。同时,要逐步强化市、县、乡三级政府的环境保护部门,加强其在生态环...

Read more

河北省“十一五”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河北省经济信息中心课题组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之间的矛盾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世界各国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出发,提出了一系列变革传统经济的发展模式战略,力图通过这些战略规划及具体措施,协调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实现总体效益的最大化。循环经济作为一种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为世界各国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发展契机。可以说,发展循环经济是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结合的必然战略选择。

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弱,这是基本国情。而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又长期存在着资本驱动型、资源消...

Read more

“十一五”规划中有关资源综合利用战略的思考


河北经济信息中心课题组

能源节约与资源综合利用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正确处理好资源开发、保护与节约的关系,综合利用各类资源,做好各类废弃物的资源化回用和综合治理不仅是当前我国经济工作必须抓好的几件大事,而且也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必须解决好的关键问题。紧紧围绕国有企业改革脱困目标,积极推动环保产业的发展,大力提高河北省资源综合利用水平,降低能源消耗,保护环境,促进河北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是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工作的指导思想。

资源综合利用包括:在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对共生、伴生矿进行综合开发与合理利用;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废水()...

Read more

河北省“十一五”农民增收战略思考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进一步把“三农”问题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三农”问题始终是制约我国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的稳定,就没有国民经济的稳定;没有农村的发展,就没有国家的真正发展;没有农民的富足,就没有国家的持久繁荣。只有近8亿农民都加入到现代化的进程,才能盘活国民经济的全局,实现长期持续的发展;只有广大农村明显改变落后面貌,才能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小康。而“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增收问题。

一、 ...

Read more

河北省“十一五”农业结构调整战略思考


 河北省经济信息中心课题组 

一、我省农业结构调整现状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惠农政策带动下,以效益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以产业化经营为载体,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为代表的我省农业结构调战略性整步伐明显加快,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       产业结构更趋合理,支柱产业贡献力加大

2004年,全省农林牧渔业产值达到2375.89亿元,其中林牧渔业产值比重为48.4%,比2000年提高3个百分点,畜牧业产值比重由2000年的39.7%上升到2004年的43.7%。三...

Read more

河北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战略


河北省经济信息中心课题组 

 

近几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河北省经济增长方式在动态中由粗放向集约不断迈进,规模总量迅速扩大,效益水平不断提高,科技进步推动作用增强,经营管理效果明显提高。但从2003年四季度开始出现的全国性煤电油运供应偏紧的状况,在2004年进一步加剧,电力供求矛盾更为突出,国内成品油消费急剧增加,同比增长近20%。尤其是今年以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不断上升,势必影响国内的能源供应状况,且这种影响将是长期性的,加之我省偏重的工业经济结构和各地不容乐观的环境状况,在“十一五”时期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已刻不容缓,唯...

Read more

由钢铁大省转向钢铁强省


【河北省经济信息中心课题组】 

2004年河北省钢产量5641万吨,占全国钢产量的20.71%,为我国的产钢第一大省,仅河北的钢产量就相当于世界第三大产钢国美国(9854万吨)的57%、第四大产钢国俄罗斯(6428万吨)的88%。上述一组数据说明,单从数量看,用“世界钢铁看中国,中国钢铁看河北”来形容我省的钢铁工业的确不过分,也可以说,钢铁产业是河北省能够在全国叫得响的唯一产业。从钢铁工业对我省国民经济增长贡献率的角度看,它也不愧为我省的第一大主导产业、支柱产业。我省是钢铁大省,但不是钢铁强省。钢铁产业虽具有一定优势,目前市场仍在看好,但这种优势却在弱...

Read more

如何用1%养活7%


 ——对京津冀联合治水的思考

【王书利\邹玲芳/杨立卓/胡冬原

 

京津冀三省市同处海河中下游水系,水资源属于同一个系统,整个区域的生态环境是一个整体,同为大陆季风气候,干旱少雨,缺水严重。区域内地表水、地下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的1%,但却以此养活着占全国7%的人口,承载了占全国9%的国内生产总值。随着这一区域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尤其是北京即将举办2008年奥运会,区域的耗水量必将持续增长、对水质的要求必将更加严格。在区域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不可能有很大变化的情况下,水问题将成为制约首都北京发展、影响奥运会正常举办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

Read more

推进我省经济结构调整的思考与建议


进入“十五”以来,我省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了显著成效,主导产业贡献率、科技进步贡献率、县域经济贡献率显著提升,综合实力和整体素质显著增强,为今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但不可忽视的是,我省经济结构还存在许多不合理的地方,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结构性矛盾和问题,尤其是产业高级化进程缓慢,国有经济比重依然过大,城市化滞后,农业及农村问题日趋突出,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协调等,需要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不断加以认真解决。

今年1-5月,我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出口总值、外商直接投资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等7项指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此背后,起到...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