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刘宝红

畅销书《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一个实践者的角度》作者, 供应链管理专栏(www.scm-blog.com)创始人,西斯国际执行总监。美国注册采购经理(C.P.M.)、六西格玛黑带。

我,不是我们


  一位首席采购官告诉我这么一个故事。他当年新到一个公司时,需要整体提升采购与供应链部门的水平,其中一项任务就是从外面招聘新鲜血液。该公司地处美国中部,属于那种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虽说是该州的首府城市,但上得了规模的公司屈指可数,除了他所在的那个公司外,就只有波音,那招人也就只能招波音的人了。

  面试的时候,当问到在波音曾经干过什么、取得过什么成就的时候,应聘者无不回答"我们"做过这,"我们"做过那,"我们"取得过这样那样的成绩。当进一步问道,那"你"具体干了什么呢?应聘者便开始支支吾吾,顾左右...

Read more

供应链管理领域的职业机会


2010年感恩节前夕,我去美国普度大学,给商学院的国际学生做报告,谈供应链管理领域的职业机会,在这里加以总结、扩充,分享给大家。

我们知道,供应链管理包括三大执行职能:采购管理、运营管理和物流管理。三大执行职能在计划的驱动下,完成产品的采购、加工和配送。相应地,供应链管理的工作机会也可分为这四个领域。这也是SCOR模型所描述的。值得注意的是,在不同的公司、行业,对供应链管理的定义和理解会有不同。相应地,相同的头衔,在不同的公司或行业可能有不同的职责;不同的头衔,在不同的公司也可能有相同的职责。这也是为什么在1996年,PRTM和AMR Research要成立供应链管理学会(Supply...

Read more

在一个烂行业,标杆企业也是“矬子里的将军”


  不时有公司问我,他们行业的供应链怎么管理?有没有行业标兵的案例或做法?我能理解,他们想完全定制,有针对性地学习本行业的最佳实践,以最快提高本公司的供应链管理。我想说的是,不管是哪项管理实践,最好的学习对象往往不在你自己的行业,而在别的行业,即最佳实践开始的行业。本行业的标兵,其实不一定就做得好。跟他们学,往往是越描越不像,一代不如一代。

  比如一个设备生产商要导入供应链的风险管理,问我该怎么做,以及他们的行业标兵怎么做。其实他们不知道,该行业的标杆企业也在问我同样的问题。同一行业,大家面临的挑战大致相同。你没有解决方案的,你的竞争对手八成也没有好办法,虽然他们总体上比你们做得...

Read more

计划的三道防线:预测、安全库存和供应链执行


经常有人问,如何做好计划?这是个很大的话题,我总结为三个环节,或者说计划的三道防线:需求预测安全库存供应链执行。其逻辑是(1)尽力作出最准确的需求预测(第一道防线);(2)所有的预测都是错的,所以我们设立安全库存或安全产能来应对(第二道防线);(3)安全库存/产能没法对付的,最终要靠供应链的执行能力来应对。企业的挑战是计划能力薄弱,第一和第二道防线设得不好,很容易失守,太多的压力就会转移给第三道防线,这就是典型的计划能力不足,全靠执行来弥补,公司也就习惯性地陷入救火模式。

就第一道防线的需求预测而言,在建制完善的公司,大家遵循的是“从数据开始,由判断结束”&...

Read more

差别不是执行力的强弱,而是方向


这几年,我仔细观察那些做得好的和做得差的公司,发现他们的差距与其说是执行力的强弱,不如说是执行力的方向。在做得好的公司,员工的执行力是横向的,即以满足客户的需要为目标;在做得差的公司,员工的执行力是纵向的,即以满足上级的需要为目标:这在没落的跨国企业里很常见,在国有企业就更普遍。

在以纵向执行力为特点的公司,员工对领导唯命是从,至于这是不是符合公司的最大利益,则另当别论。在这些公司里部门壁垒林立、信息沟通困难、做事速度慢、质量差、成本高,而且公司政治盛行、员工习惯性地处于救火状态。纵向执行力与救火有什么关系?原来在这种公司,老板们习惯于发号施令,时间长了,员工就产生依赖性,不再主动去解...

Read more

精心选择你的敌人


精心选择你的敌人,因为你的敌人也界定了你。据说这是凯撒大帝说的,但没找到实据。搜索Google,找到的却是与汉尼拔将军有关的一篇文章,说的是汉尼拔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的敌人是赫赫有名的罗马帝国。他尽管没有赢得战争,但却因为与罗马的战争而成为留名青史的名将,与亚历山大大帝、凯撒大帝、拿破仑齐名。

这里要说的不是向名人开战以求扬名立万;这里想说的是要认识到敌人对我们的影响。人们从朋友身上学到很多东西,但更多的往往是从敌人身上学到的。不要低估一个强大的、值得尊敬的敌人的价值。因为你在与之周旋的时候,自然或不自然地会受到他们的影响。如果他们费厄泼赖,你也会自然或不自然地还以公平;如果他们阴险毒...

Read more

供应链管理的组织


在我访问、接触过的大多数本土企业,供应链管理还没形成统一的部门。从组织角度而言,供应链职能分散在采购、运营、物流和计划部门。也就是说,这些企业虽然有供应链的概念,但在组织和运作上,仍是传统的采购、运营、物流、客服和计划职能。系统、流程也是围绕这些独立的职能构建。供应链是典型的“铁路**,各管一段”。这是供应链管理的初级阶段

可以说,绝大多数的本土企业处于初级阶段。供应链管理在这些企业虚无缥缈,公司还是从各职能的角度来解决问题。对这些企业来说,一大挑战就是打通这些职能之间的壁垒,形成更加集成的供应链职能,即集成计划和三大执行职能(采购、运营和物流),也就是SCO...

Read more

服装行业死于库存:快速响应的供应链


这几年,库存成为服装鞋包的老大难。知名企业如美邦、李宁、特步、匹克,鲜有与库存高企的问题撇开关系。一方面,消费者需要的公司没有,这些局外人不会注意到,但生意丢了,销售知道;另一方面,公司生产的消费者不要,库存大量积压。有媒体夸张地说,三年不生产,衣服也卖不完。三一重工的建筑设备积压,是因为4万亿的刺激方案结束了,需求陷入低谷;衣服人人都穿,不管女人们的衣橱有多大,每天都在为穿什么衣服、配什么鞋子发愁,服装行业咋就不知道如何满足呢?

究其原因,不是因为服装业经营水平倒退,比以前差了,而是因为业务扩张太快、需求过度多元化,传统的经营模式没法满足“速度经济”的要求。这...

Read more

聪明


10年,我见过太多聪明的人,能说的人,但做成事情的人,就那么几个。”----王江民

 

这是“思维的乐趣”网站一度的刊头语。想补充的是,不要说是做成事情,就是坚持理念、付诸实践的人,也是寥寥。

 

想想自己从上大学起,快20年了,聪明的人、能说的人,见过的也是成百成千。但这么多年过去了,真正做出点什么的,反倒是那些看上去不怎么聪明、也不怎么能说的人。聪明,从来就很难说是缺点还是优点。正如美国媒体评价希拉里竞选总统时说的:克林顿总统是希拉里最大的资产,也是她最大的包袱。这话用在聪明之于聪明人上,也很贴切。

&n...

Read more

苹果:表面上是产品的成功,实际上也是供应链的成功


当年乔布斯回归后,身处逆境的苹果是怎么起死复生的?这是一个控制产品的复杂度轻资产供应链上升到战略地位的过程。十几年来,苹果的供应链管理一方面不断做强,自己这块饼逐渐做大,与研发、营销能够相提并论;另一方面,苹果的供应链不断向新产品开发和需求管理延伸,与研发和营销的集成度不断提升。可以说,苹果的成功过程,表面上是产品的成功,其实也是供应链职能上台阶的过程。

让我们先回顾一下苹果的历史。

1985年,作为苹果的创始人,乔布斯与CEO斯卡利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不可调和。董事会站在CEO一边,乔布斯愤而离开苹果。今天,在能看到的文章中,几乎都是异口同声,替乔布斯叫屈。其实乔布斯也没什么委...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