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吴晓波

著名财经作家,“蓝狮子”财经图书出版人,上海交通大学、暨南大学EMBA课程教授,常年从事公司研究。

未来创业,两条路径


 

  一、面对突变,企业家要有定力

  新年到了,我们讲定力至上。

  《法华经》里有个词叫化成。说法师带一帮信徒到西天取经,千难万险,被老虎咬、被强盗追、没吃的、没喝的,终于有一天兄弟们受不了了,法师就化出一成,说今天晚上大家洗个澡,吃饱一点。然后问自己一个问题,明天是不是继续往前走?

  如果你不往前走,也很好,你的愿也结了;如果你往前走,前面还会有千辛万苦。中国基本上东南西北都有化成院,各地的信徒到这儿来,就是让大家想一想:需不需要继续往前走?

  2024年以后怎么样呢?我觉得今天中国的企业家,特别企业经营二三十年的企业家,都面临一个化成时刻,你往前走很好,...

Read more

母基金,真的是一只下金蛋的母鸡吗?


 

  真正的投资人要看穿这个时代,比投机者看得更远一些才能赚到钱。在中国的全球大战略中,私募母基金越来越成为一种重要的金融工具。

  1492年,在大西洋海浪的颠簸和咆哮声中,意大利人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怀揣着去印度寻求财富和地位的美梦,在一艘西班牙帆船船舱中安然入睡。

  或许他做梦都不会想到,这条即将抵达“印度”的航线,无意间成为了连接旧大陆与新大陆的历史分割线。

  就在数月前,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一世和屡遭碰壁的哥伦布签约了一份航海资助协议:哥伦布享有一切决策权,率领三艘帆船和90多名手下。他本人可以成为新发现领地的总督,获得...

Read more

2020年企业自救计划


   大家好,我是吴晓波。

  很高兴通过这样的方式与大家见面,今天的主题是《危机下的企业自救计划》

  为什么要开展企业自救计划?

  自1月23日以来,中国经济一直处于全面停摆的状态。理发店、商场、电影院、客运站悉数暂停,整个国家变得非常安静。

  我想可能过了很多年之后,如果有一本回忆录记录2020年的春节,大概只有4个字:寂静、恐惧。

  前几日,我与一位老师聊天,这位老师出生于1929年,今年91岁。我问他,我曾写过两本书,记录了1978年到2018年的中国改革史。但从过往40年的发展经验来看,中国经济从未出现过全民等待病毒这个魔鬼悄悄离开的状况。在你的生...

Read more

能不能发一只6600亿元的“返税红包”?


  从123日武汉“封城”,到2月10日企业复工,中国经济停摆十九天。

  上天——如果真有上天的话,以灾难的方式将喧嚣的中国大地一把摁住,静候一个魔鬼的离去。

  这期间,所有的景点、影院、餐饮店、娱乐场所、大型商场关闭,很多城市的工厂不得开工,人口减少流动,大中小学推迟开学。甚至,连股票交易所都延期开市,2月3日开市后大跌8%,创下1997年以来的纪录。

  恐怕很多年后,人们都无法忘却2020年这个“寂静而恐怖的春节”。

  1

  经济学家们在算账,一笔是已经发生的损失账,一笔是即将发生的损失账。...

Read more

有史以来对营销影响深远的观念


  所有在中国做营销的人,都知道定位。这应该是过去20年,提及率最高的营销学名词。

  定位,简而言之就是:一个商品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在消费者的认知中是什么。这个观念颇有点东方禅意——“百千名相,无非一心”。

  杰克·特劳特(Jack Trout)在1969年提出这个概念的时候,中国还是一个短缺型经济的社会,从粮食、自行车到衣服,都需要凭票才能购买,如果那个时候,他的图书引入中国,估计卖不出10本。

  而到了1991年,中国陡然进入过剩经济时期,所有的商品都开始焦急地寻找消费者,《定位》(Positionin...

Read more

马云到底是不是“外星人”


   记得第一次跟马云握手,的确有遇见了E.T.的惊诧。那只手绵柔无骨宛若妇人,继而轻轻地有力一执,如绵里藏铁。后来听一位懂手相的说,这是大异之相。

  大异之人能否成大异之事,取决于三点,是否身处大时代,是否投身大行业,是否成就大功业。马云何其幸也,居然三者俱得之。今天是马云的生日,也是他创立阿里巴巴二十周年。

  在这里,以薄文道贺,并试图回答一个有趣的问题:马云到底是不是“外星人”?

  1

  马云接触互联网是在1995年,是当时最早触网的几百个中国人中的一个,这些人里迄今还活跃着的包括马化腾、丁磊、雷军等,与上述几位相比,马云是唯一...

Read more

解读激荡十年:98岁的诺奖得主,为什么对中国着了迷?


  罗纳德·科斯说中国的奋斗,便是人类的奋斗,我将长眠,祝福中国。”

  很多年后回望2008年,它大概是当代世界政治经济史的一个转折时刻。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全球化是推动经济成长的最主要方式,麦克卢汉把世界描绘为一个“地球村”,乐观的托马斯·弗里德曼甚至认为互联网将让世界变平,从1950年到2007年,全球贸易额增长了整整200倍,而中国的改革开放无疑是全球化神话的标本。

  可是,华尔街的金融危机让全球化的步伐戛然而止,从2008年开始,全球贸易的增长率陷入长期低迷。从此之后的十年间,通货紧缩...

Read more

有人一边diss他的尖锐一边却翻烂了他的著作


  群体的“上帝”从未消失,一切宗教或政治信条的创立者之所以能够站住脚,是因为他们成功地激起了群众想入非非的感情,他们使群众在崇拜和服从中,找到了自己的幸福,随时准备为自己的偶像赴汤蹈火。

  —— 古斯塔夫·勒庞

  所有政治、经济规划或商业活动的成败,归根到底,都取决于受众的行为:他们在什么时候,愿意以怎样的价格或方式,为什么买单——它可能是一个商品,也可能是一个理想。黑格尔认为,获得认可的欲望,是人最基本的愿望。可问题正在于,认可和欲望,都很难彻底地量化和被评估。

  在这个意义上...

Read more

科创板不相信年少有为


  上周一,备受关注的科创板在上海正式开市了,首批25家公司在上交所挂牌上市。

  第一天,这25家企业都交出了优异的成绩,股票平均涨幅为140%,其中表现最好的一只股票涨了4倍。可以说,科创板的出现是今年资本市场最大的一个亮点。

  大家关注科创板,关注更多的是它的股价、产业和利润。今天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看科创板的董事长们是怎样的一群人。

  01

  我分析了一下,得出了两个结论。第一个可能大家都想得到,就是这些董事长大多是高学历人士,有的是毕业于清华、上交、中科大的高才生,也有的是国外顶尖大学毕业回国的“海归”。

  在这25位董事长中,有11位...

Read more

经济学界有个“矮巨人”


  在哈耶克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两年后,1976年,瑞典皇家学院把这个奖项颁给了米尔顿·弗里德曼,一个身高不足1米6的、讲话声音很响的“矮巨人”。

  在凯恩斯主义大行其道的战后二十年,正是哈耶克和弗里德曼以异类的姿态捍卫了新自由主义的尊严,使自亚当·斯密以来所形成的传统没有被泛滥的自负淹没。而也是弗里德曼一代人,让经济学创新的重心从老欧洲转移到了北美新大陆。

  弗里德曼活了94岁,一生著作等身,在这里向大家推荐的是他的《自由选择》。

  1

  1912年,弗里德曼出生于纽约市布鲁克林区的一个工人家庭,他的父母是从乌克兰移民...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