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王希苏

发布有效信息,分享最佳实践,推介优秀服务,帮助企业提高管理质量。

中国文化缺乏领导传统


 我国的思想、文化传统从本质上说是守旧、保守,反对变革的。它导致的直接结果是历史发展缓慢。

 

历史上几个有点名气的改革者,都没有好下场。战国时代的商鞅,变法以强国,取得明显效果,终因触犯贵族利益,最后落得自个儿被车裂,满门被抄斩的下场;1200年后,王安石的变法卓有成效,也因遭到保守派的反对,无果而终,被迫离职还乡,忧郁而亡。又过了近一千年,康有为,发动一批知识分子“公车上书”,企图变法维新,也是几经周折,最终不敌“祖宗之法不可改”的保守派立场,被慈禧太后通缉,流亡海外。

 

大的改革阻力重重,小改革...

Read more

中国人才为什么不能做外企的高管?


 在我和外企打交道的过程中,有一个现象困扰着我:我们受过良好教育、年资相当长的职业男女,鲜有在外企管理高层、顶层就职的。而在日本,同样是西方投资的外企,它们的经理人,包括总经理,多数是日本人。这是为什么?如果这里面没有种族歧视的因素,我们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我们的管理人员在不长的时间里,接触了国际最先进的管理理念,并努力在工作中加以运用。然而,他们的管理实践缺乏自觉,和国际上先进的管理水平相比,尤其从实际业绩看,还有不小的差距。他们中蕴藏的潜能未能获得释放的原因是什么?他们缺的不是管理的知识和能力,而是领导的魄力和精神。

 

根据西方一家可信度...

Read more

管理不是领导


 “管理不是领导吗?”不是,管理和领导是企业工作中不能相互替代的两个侧面。

 

我们通常认为管理岗位是领导岗位,管理工作是领导工作,于是误将管理等同领导。人们以为管理是做具体事务工作的经理人,领导是公司最高层。领导动脑子,出主意,动嘴皮子,经理们动手,执行;经理向领导汇报。此外,人们对领导内涵有不同的理解,语义的歧异也造成概念上的混乱。

 

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这两者融为一体,无须有意识地将两者区分开来,特别指明某项工作是管理,或某项工作是领导。管理和领导没有高低主次,也没有轻重缓急之分。

 

可是,企业管理发展...

Read more

重新认识领导作用


  

在官本位的文化环境里,我国企业里占据领导岗位人的行为表现,与官场何其相似!我们有必要依照上面的分析,对领导作用进行再认识。首先我们要纠正以下的传统观念以及相关的态度:

 

以为行政职务就是领导职位,履行岗位职责就等于实行了领导。在经理人岗位上,你可以是领导,也可能是事务主义者,八面玲珑的维持会长,甚至只是一个传声筒。我们见过地位很高的人士,他们统辖很多人,人们称呼他们“领导”,但他们一点领导作用也起不了。每天尽管不闲着,但是出去开两个星期的会,下面的业绩也不受影响。职务不造就当然的领导。

 

以为领导资格来自...

Read more

什么样的领导才叫领导


 说“领导”与权力和地位无关,一定有人认为这个看法过于极端。倘若我们仔细分析个案,我们可以发现,这是真理,也是事实。

领导只有方向和跟从者两个要素。谁掌握了方向,谁赢得了跟从者,谁就是领导。官僚同权力和地位分不开。没有地位和权力的人,称不上是官僚。领导行为一旦与权力和地位相结合,情况便复杂化。权力和地位本是可以用来强化领导功能的手段,由于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一不小心便沦落为做官的窠臼。 

领导这个词在一百多年前伴随着西方民主思想的进入中国时,是个鲜活的概念。带有先进思想的人们活力四射,为了改变现状,发动并领导了各式各样的运动,给中国带来...

Read more

何谓中国的官本位文化


 要理解领导概念在我国被同化,被扭曲,我们需要先审视我们的官本位的政治文化。

中国古代历史上,如不认真挖掘,真正算得上领袖的人寥寥无几。

朝代更迭,外族入侵的危机时刻,偶见民间或者贵族里站出几个人来。书上不把他们写成百姓的领袖,而把他们描绘成顶天立地的英雄。他们叱咤风云,建功立业;民众也好,军队也罢,不过是一群小喽啰,跟在后面摇旗呐喊壮声势,做英雄的陪衬或者陪葬。领导农民造反的人,史书上不称他们为领袖,而是乱臣贼子或者乱党,也不说他们领导了农民起义,只说他们聚众闹事。朱元璋是个例外,没有人敢说他是乱党,可是人们感慨的也不过是他的苦出身,从和尚走向皇位的历程,和改朝换代的伟绩...

Read more

企业管理中必须反对精英领导


 精英领导在政界、军界十分普遍,但在企业工作中不可取,这是由它们不同的任务和性质决定的。

军事领袖的任务是守护疆土,保卫和平。战争期间是保存自己,战胜敌人,打赢战争。军事领袖从事的是对敌斗争,必须集中指挥,信息不能公开,对下属的要求是“以服从为天职”。军事决策不能贻误战机,不能走民主程序。军事首长对战争负全责,客观上对军事领袖素质要求就高。不是精英,难成大器。

政治领袖的任务是消除社会丑恶和不平等,建设更理想的社会。政治领袖代表一个群体的利益。这种群体以政党、运动的形式,表达明确的政治诉求,例如土地改革,区域自治,反对腐败,改革司法,反对种族歧视...

Read more

精英:能否成为好领导


 领导是精英是一个错误概念。它由一个逻辑上的错误衍生而出。请看以下推理:

毛泽东是领导;

毛泽东是精英;所以

领导是精英

这从逻辑上说不通。有人也许会辩解说:如果无数的领导都是精英,那就是真理,管它逻辑不逻辑!不对,逻辑是不能违反的,有如撒切尔夫人是领导,撒切尔夫人是女人,领导是女人这样的逻辑站不住脚。 

领导与精英等同,也因为偏离了有关领导的原始定义。没有方向,孤家寡人,不带领人们实现特定的目标,甭说是精英,神仙也算不得领导。

再看本节开首的四个例子。邓小平的目标是将中华民族从文革的灾难中解救出来,发展经济,富民强国,跟从者是全国人民;比尔&midd...

Read more

领导不是政治精英们的专利


 说起领导和领导者,涌入我们脑海的是孙中山、是毛泽东、周恩来,或者拿破仑、邱吉尔、华盛顿、林肯、罗斯福这些中外政治伟人的名字。还有邓小平。我们亲身经历了他所设计、发动、领导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这些人是我们公认的领袖,没有疑义。

那么,微软的比尔·盖茨是不是领导者?难说,好像又是又不是。比尔·盖茨开创了计算机技术的新纪元,领导着工业潮流,左右着行业走向,怎么会不是领导呢?迟疑的人不是对他的成就有疑问,而是觉得把他说成是个成功企业家更加合适。在我们心目中,领导总是和政治、军事、社会变革联系在一起的。

安徽凤阳小岗村1978年开始包产到户,算不算领...

Read more

800元,3小时,为中国企业的中国梦启航之德博诺“水平思考”来袭


     一位来自哈佛的博士后、跨国企业高管,并执教于清华、北大、人大的传奇式老华侨的无私奉献

引导我们进入未来思维的列车已经驶出站台,一些勇敢的人在这辆车上。爱德华··波诺博士当然是其中之一……”

为提高中国企业及各类团体的创新思维水平,57日,爱国华侨、中外商业文化比较专业委员会会长王希苏老师特别邀请德国籍专家Felix Heinzelmann 韩飞,在中国科技会堂举行《德博诺“水平思维”专场报告会》。

本场报告会既适合领导者,也适合一般团...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