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甘犁

西南财大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主任

国内第一人喊出给老百姓发现金:每个儿童发1200元,老人发1200元


 

  如何克服新冠疫情不利影响,奋力实现今年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基建投资对稳经济稳就业将发挥很大作用,但也不能忽视未来产能过剩的隐患。1-2月我国货物贸易出口同比已经下降了15.9%,而近期疫情中心转移至我国最主要的出口市场欧洲和美国后,海外市场需求更是急速下降,出口拉动经济在短期内已基本无望。加快释放国内市场需求,充分发挥“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作用,无疑成为政策对冲疫情影响的必选项。

  我国拥有近14亿人口的庞大消费市场,为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提供了现实基础。中国2019年经济增速为6.1%,其中消费贡献了3.5个百分点。就...

Read more

专项附加扣除应惠及个税起征点以下人群


   本轮税改仅仅是“牛刀小试”,真正值得关注的是税改所带来的政策方向转型。通过建立“负所得税”制度完善税制,将专项附加扣除应惠及个税起征点以下的低收入人群,将进一步增强税改的消费刺激与再分配效应

  9月17日,财政部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财政收入同比增长3.2%,增幅同比回落6.2个百分点。其中,全国税收收入同比下降0.1%,为年内首次负增长。另外,个人所得税同比下降30.1%。最新财税数据表明,国家出台的大规模减税政策措施正在逐步落地见效。2018年个人所得税法第七次修正,除提高免征额、优化税率结构外,还历史性地...

Read more

大型城市应重视新市民住房问题


   未来,伴随住房市场日趋成熟以及城镇化水平的推进,新市民群体的住房问题以及存量住房居住品质的进一步提升应是下一阶段住房保障的重点方向。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住房制度从改革探索阶段、全面改革阶段逐渐过渡到2016年至今的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和长效机制建设阶段。作为解决居民住房问题的重要手段,长期以来保障性住房制度作为住房工作的重点,也随着住房制度的演进逐步推进。回顾住房制度改革的四十年,家庭居住水平明显改善,提升速度快于其他发展中国家。未来,伴随住房市场日趋成熟以及城镇化水平的推进,新市民群体的住房问题以及存量住房居住品质的进一步提升应是下一阶段住房保障的重点...

Read more

一季度家庭资产指数报告:股市预期好转


   日前,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公布了《2019年一季度家庭资产指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基于对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用户的季度电访数据撰写而成,样本包含城镇样本和农村样本。根据CHFS电访数据所构建的CHFS家庭资产指数,能及时把握居民家庭资产变动及经济预期情况。CHFS家庭资产指数系列主要包括资产变动指数和预期指数两类,其中,家庭资产变动指数包括家庭总资产变动指数、家庭金融资产变动指数、家庭房屋资产变动指数以及家庭工商业资产变动指数等;预期指数主要包括宏观形势预期指数、股市预期指数和房价预期指数等。一季度《报告》由家庭资产变动、城镇住房市场、家庭消费支...

Read more

个税专项扣除的下一步 期待“就业激励”


 

  积极的改革信号

  令人欣慰的是,2018年中国经济也释放出诸多积极的改革信号,其中个人所得税的减免和专项抵扣便是非常值得期待的成果。通过税的“减”与“退”,增强百姓获得感,让改革举措得民心。2018年改革实施首月,起征点从每月3500元提至每月5000元,全国个人所得税减税316亿元,有6000多万税改前的纳税人不再缴纳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税务总局所得税司司长罗天舒介绍,2018年10月领取工资薪金所得在两万元以下的纳税人,减税幅度都超过50%,占税改前纳税人总数的96.1%,减税金额达224亿元,占当月总减税规...

Read more

个税专项扣除更有深意 年入6-9.6万受益最大


  据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测算,个税免征额自2018年10月提高至5000元后,将使2018年第四季度包括工薪、劳务报酬、稿酬和特许权使用费的个人综合所得个税总额减少49%,全年综合所得税总额减少12.3%,全年减税总额1300亿元。估计2018年个人所得税总额约为1.5万亿。2019年,随着提高个税免征额和专项附加扣除方案的同时实施,个税总量减少将近6600亿元,其中提高起征点将减税约6000亿,专项附加扣除将减税约600亿。随着收入水平的持续提高,预计2021年综合所得个税总额将超过2017年水平,2022年则超过2018年水平。

  专项附加扣除惠及的最大规模人群是年...

Read more

个税法大修别只看起征点


   备受关注的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6月19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这是个税法自1980年出台以来第七次大修,也将迎来一次根本性变革: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和特许权使用费等四项劳动性所得首次实行综合征税;个税起征点由每月3500元提高至每月5000元(每年6万元);首次增加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专项附加扣除;优化调整税率结构,扩大较低档税率级距。个税法第七次大修最值得关注的点在哪里?

  专项抵扣意义深远

  虽然个税起征点从3500元增长到5000元后,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老百姓的税收负担,但是,本次修改(草...

Read more

中国如何逃离“低生育率陷阱”


 

  国家统计局年初发布数据,中国2017年比2016年出生人口减少了63万人,人口出生率比2016年下降了0.52‰,仅为12.43‰,这一数据比日本的出生率还低,人口自然增长率更是下降到了5.32‰的惊人低生育水平。

  舆论普遍认为,中国可能会陷入“低生育率陷阱”,并由此引发的劳动力短缺、未富先老、大国空巢等问题将不利于中国长期发展。但笔者认为,目前的生育率下降不足以危及中国的长期发展,只是需要公共政策介入鼓励生育,以防掉进“低生育率陷阱”。

  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

  数...

Read more

放开二孩后为何生育率还在下降?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2017年比2016年出生人口减少了63万人,人口出生率比2016年下降了0.52‰,仅为12.43‰,这一数据比日本的出生率还低,人口自然增长率更是下降到了5.32‰的惊人低生育水平。有舆论认为,中国可能会陷入“低生育率陷阱”,并由此引发的劳动力短缺、未富先老、大国空巢等问题将不利于中国长期发展。

  “一孩”出生率明显降低是人口出生率下降的主因

  “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二孩数量上升的同时一孩数量却大幅度减少。2017年,一孩出生人...

Read more

报告:一季度投资购房比例增加 楼市风险仍较大


   5月3日,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与研究中心发布了《2018年城镇家庭资产指数一季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近十年投资购房比例上升致使房市风险增大,但房地产调控政策已取得一定成效,一线及热点城市房价预期持续回落。笔者认为,居民要警惕房市投资风险,让房子回归“只住不炒”的定位。

  刚需房比例逐渐下降,改善性住房和投资房比例上升较快

  《报告》对城镇家庭购房情况做了详细描述。2018年一季度城镇新购房中,30.8%为首套房,43.8%为第二套房,第三套房及以上占比25.4%。《报告》指出,过去十年间,新购房中首套房...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