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甘犁

西南财大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主任

中美贸易冲突根源不在贸易而在情绪


  近期,美国以中美贸易不平衡为由,威胁要对中国600亿美元商品征收高额关税,由此引起全球资本市场剧烈波动,也激起中国和其他世贸组织成员的强烈愤怒。4月2日,中国宣布对原产美国的128项商品加征15%或25%的关税。中美贸易摩擦与矛盾的根源在哪里?贸易冲突还将持续多久?为改善现状,中国在哪些方面可有所作为?

  冲突根源:美国反全球化逆风正劲

  自特朗普上任后,中美贸易冲突就不断扩大。2017年,美国先是指责中国为汇率操纵国,后又就知识产权保护启动 “特殊301调查”。2018年伊始,美国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主要贸易国就进口钢铁、进口铝征收高关税;最近,特朗普又...

Read more

个税起征点提高后中等收入阶层获益最大


   2018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提高个税起征点”,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个税起征点提高后谁是最大受益群体?对个税人数及总税额有何影响?我们根据近几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的个人收入分布,推算了个税起征点提高后个税缴纳的一些变化情况。

  起征点提高,月收入1万左右的中等收入阶层获益最大

  现行制度下,月收入5000-12500元的中等收入群体税负逐渐加重

  根据CHFS数据中的个人收入 分布计算,在靠工资薪金获得收入的人群中,月收入在8000-12500元的纳税群体是纳税主力,应纳税额占个税总额 的63%。...

Read more

寻找只有“一只手”的经济学家


  文 | 甘犁 李奇

  李奇,北京大学天体物理学本科学士,南开大学物理学硕士,美国德克萨斯A&M大学经济学博士。自2002年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自2012年起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新成立的国际经管学院首任院长,2012-2015年,入选中国“千人计划”。

  美国前总统杜鲁门曾对他的经济智囊们说过:“能不能给我找一个`只有一只手’的经济学家?所有的经济学家都说:从一方面而言应该是这样,从另一方面而言则应该是那样……”在英文里,从一方面而言是“on...

Read more

中国都是有钱人在存款,穷人入不敷出!


 中国的高储蓄都是有钱人在存款,穷人有很高的消费意愿,但是入不敷出。

 
中国经济目前在转型过程中遇到的很多问题,核心都是消费不足和储蓄率过高的问题。这些年国家用了很多办法来促进消费,但是效果并不好。而实际上,解决了消费不足的问题,中国的经济转型是可以完成的。
 
据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中心的数据显示,中国家庭金融储蓄占GDP的比例在2014年达到了31.8%。但据微观数据显示,储蓄分布严重不均。真正在当年有储蓄的家庭只有60%,40%的家庭当年是入不敷出的。
 
那么是谁在存钱?数据显示,中国收入最高的5%的家庭储蓄率是70%,在...

Read more

中国都是有钱人在存款 穷人入不敷出


   中国经济目前在转型过程中遇到的很多问题,核心都是消费不足和储蓄率过高的问题。这些年国家用了很多办法来促进消费,但是效果并不好。而实际上,解决了消费不足的问题,中国的经济转型是可以完成的。

  据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中心的数据显示,中国家庭金融储蓄占GDP的比例在2014年达到了31.8%。但据微观数据显示,储蓄分布严重不均。真正在当年有储蓄的家庭只有60%,40%的家庭当年是入不敷出的。

家庭储蓄率持续处于高位家庭储蓄率持续处于高位
储蓄分布严重不均储蓄分布严重不均

  那么是谁在存钱?数据显示,中国收入最高的5%的家庭储蓄率是70%,在总储蓄中占比50.6%。而在美国,收入最高的5%的家庭储蓄率是37....

Read more

很多中国老百姓资产就只剩下房子了


  从家庭层面来讲,中国家庭的资产配置有三个不合理的地方,或者说有三个地方跟主流国家比,差异性较大。

  第一,房地产占比过大。中国房地产比例在家庭资产中比是68%。北京、上海则高达85%。老百姓富的或者穷的只剩下房子了,这个是显然不合理的,对中国经济而言也是一个大的风险点。

  第二,家庭资产配置中的金融资产占比过小。目前金融资产在整个资产比例中只占12%,美国是36%。中国金融资产本身在配置上的量是非常小的。除此之外,根据CHFS的数据显示,中国家庭资产配置的风险呈现出两极化的态势。要么是大量的家庭几乎没有风险,零风险;要么是家庭高风险,80%、90%的金融资产都在股票上。中等收...

Read more

中国学者对中国问题,没有国际发言权


  感谢田国强教授的邀请。

  第一,祝贺田国强教授的新书发布,我们是几十年的老朋友;第二,我很佩服,因为我自己是写不出来的,由于工作特别多,杂事特别多;第三,我相信这本书对做微观理论的人具有非常大的指导作用。现在微观理论有一种去理论化的趋势,这是不对的。我最近有一个思考希望和大家分享一下。

  过去几个月有些朋友听过我的讲法,包括中国经济学改革10年、引进海归学者10年或20年了,目前是什么状况?该怎么走?什么是我们的前沿?北大、清华是20年前开始的,上财十几年前引进海归,教学完全国际化,研究已经规范化,中国目前关于经济研究的杂志已经规范研究,没有问题。

  我非常欣慰地看到国内...

Read more

MTO租房补贴对我国的启示


  MTO成效显着

  1994年美国实施的“向机会迁居”(Moving To Opportunity,MTO),是由美国住房和城市发展部(HUD)设计的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的一项社会实验,通过给居住在贫困社区的贫穷家庭发放租房补贴券,鼓励这些家庭向非贫困社区搬迁。

  目前,美国有超过130万个家庭依靠这一项目支付房租。当家庭找到合适的住房时,使用HUD发放的租房补贴券,只需用其总收入的10%支付租金,而公共住房机构将支付余下的住房租金。为维持这一项目运转,美国财政用于此项目的财政补贴不断增加,2013年计划投入190亿美元用于支持这一项目的运营。...

Read more

地震救援的“捐款经济学”


  与汶川地震仅仅相隔五年的时间,一场相同的灾难再次降临到四川这片土地上。2013年4月20日8点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在难以预测的灾难的面前,中国人再次展现出了自己的大爱,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为灾区捐款捐物。截止到4月22日,为灾区捐款总额已经达到7亿(该数据不包括10万元以下捐款)。一时间,各地政府、慈善机构和群众对灾区人民的捐赠自然而然成为媒体报道的重点。

  为地震灾区是人们表达爱心的重要方式,体现了人们对灾区群众的同情与关爱。根据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我国平均每户家庭捐款额高...

Read more

让每一个中国人都活得有尊严


  2010年夏天,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的访员从全国各地调研回来,向我们描述了亲眼目睹的中国贫富鸿沟:一边是城市的快速扩张,一边是闭塞山区的落后贫瘠;路面上是霓虹灯下的车水马龙,路面下是城市“蚁族”的挣扎艰辛;一些人挥霍奢侈,一些人却连基本的生存和尊严都无力维持。

  我们的访员来到云南的山村,土墙和稻草搭成的房子,透过被大雨侵蚀的墙洞,依稀可见屋子里黑洞洞的一片。在这里,人们靠着房屋后面的小块玉米地过活,每月人均生活费只有40元。当访员问及银行账户并稍有惊讶于其没有账户时,受访户拿出一个装着零钱的塑料袋──那就是他的银行。

  高速发展的光鲜...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