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消品营销新模式:异业联合营销模式。不同行业的产品具有共同的目标市场或者某一契机点,可以通过资源整合来实现几个产品或者行业的整合,实现共同目标。通过异业联合营销,使原有的优势资源更为强势,让竞争对手无法超越,不仅可利用合作者资源为其扩大销量,更重要的是强化了消费者对品牌的记忆,使品牌形象深入人心。如在某市场绿宝露与今麦郎联合,冬天到来之际铁罐饮料进入了销售旺季而PET瓶装饮料相对进入了销售淡季;同时相对今麦郎的品牌价值和渠道资源来说,绿宝露又是一个新兴的品牌;而两者面对的销售者是同一个消费人群,这样就为两者的联合提供了基础和可行性。绿宝露借助今麦郎的渠道资源和品牌资源迅速占领...
作者文章归档:高拴

从300万到30亿的营销
时下随着天气的转暖,饮料消费高峰即将到来,因为曾有策划“六个核桃”的经历,又有企业慕名而来,谈起当年笔者感慨颇多,鉴于现在众多中小饮品企业纷纷打出概念牌的现状,我想随着消费者消费意识的不断增强提高,一味生硬的炒作概念怕是难以成功了。
如何避免营销费用流失
一个企业发展的健康与否,关键在于企业能否在灵活性和可控性之间找到平衡。灵活性关注的是企业个体的能动性、积极性以及处理问题的效率;可控性关注的是企业运营的规范性,把灵活性维持在一个可控的范围之内。
但实际上灵活性和可控性两者之间的平衡只是一种理想状态,企业成长的过程就是追求这种平衡的过程。无论什么样的企业、销售什么样的产品,人都是企业经营活动的主体,都要通过人来实现销售,正是因为如此,营销有了太多的不可控性。
做营销是需要费用,一方面,营销费用是企业的一种投资,如在营销人员投入,广告投入,促销品投入都将为企业带来业绩的增长和利润的回报;另一方面,假如营销费用使用不当,控制不...
区域品牌高端之路
在白酒行业,做高端产品是一个普遍行为,上到几个亿的企业,下到几千万的企业,且无论企业的根据地市场是在县级市场还是在市级以上市场,这种行为似乎与企业的规模和实力无关、与企业的组织能力无关、更与企业的品牌力无关。
在所有进军高端的企业看来,当企业发展一定规模以后,做高端似乎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因为所有的行业专家都在一致的看好高端市场的未来,认为这是未来白酒企业竞争的方向、加上消费水平不断升级的客观存在、五粮液茅台等名优酒不断提价所带来的所谓价格机会、还有高端产品的利润诱惑和中低端市场竞争强度的增大,更关键的是洋河、口子窖等一些标杆性企业所取得的骄人业绩等,所有的因素都在给我一个信...
关于终端铺货
一个产品的成功与否,能否在市场上取得好的业绩,新产品上市是非常重要的一步,这是产品成功的先导。有句老话:万事开头难。同样,在经营和运作一个新产品时,产品导入期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这一阶段做的不够好,不够细致,后面的工作就没法顺利进行。
新产品在产品导入期首先要做的就是要以最大的产品见面率,来扩大产品知名度、认知度和美誉度,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终端铺货是这项工作的第一步。只有通过终端铺货,直接把企业的产品配送到终端商手中,以最近的距离与消费者见面和沟通,再通过企业良好的后期服务,通过公司人员不断的拜访、维护和补货来实现。
公司人员在进行终端铺货时,经常会遇到以下几个问题:...
专注,让你走的更远
“只有偏执狂才能成功。”说得正是专注精神。当你找到自己的兴趣和热爱之后,就需要专注。不管是打工,还是做职业经理人,亦或是自己创业,最终成功的人都具备一种特质,那就是专注。专注说起来容易,真正做起来却很难,因为人总会受到各种各样的诱惑:比如更高的薪资,看起来更好的机会等。
中小企业如何战略升级
因为职业的缘故,做行业性的营销咨询和白酒企业打交道就像是家常便饭,在接触的过程也对这些企业有了一些认识和了解。
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经济开始由原来的快速增长变为缓慢增长,原来企业赖以快速发展的大环境变了,但是“发展”作为一种长期的目标永远不会变,中国企业该如何应对,成了很多企业关心和关注的重要为题。
很多人建议说:中国企业应该加强内功修炼,确实如此,但是如何进行内功修炼,从哪些方面展开呢?尤其是对于中小企业来讲,这里提出一些笔者的观点和看法,供为探讨和参考。其实这些问题也不是某一行业企业独有的,而是存在于整个企业界的。
一、企业管理的升级
在销量...
泸州陈酿:战略转型,成就泸州品系产品营销神话
1、
如何让山寨成为竞争力
提起“山寨”,很多人都会有一种不屑,但这并不能阻挡“山寨”大行其道,其实只要你留意,生活中“山寨”现象随时可见,比如汽车行业(BYD)、服装行业(多不胜数)、家电行业、手机行业、娱乐行业(山寨剧、山寨明星)……当然了,食品饮料行业亦然,在这次秋交会上,我们就能看到很多貌似“可口可乐”“雪碧”“鲜橙多”的东西,其中被“山寨”最厉害的恐怕就是“六个核桃”了,以数字...
再谈跟随策略
2010年“跟随者策略”作为一个营销课题由笔者提出,随后经行业媒体传播成为一时的营销话题并延续至今,虽然一篇小小的文章不足对行业产生多大影响,但对于“跟随者策略”的践行者来讲却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一是对快消品营销上的“跟随行为”作了较为系统的梳理,明确指出了路径和方法以及操作策略,二是把“跟随者”推上了所谓的大雅之堂,使之堂而皇之的成为一种营销竞争策略,而不再是一件说起来羞于启齿的事情,同时对低端模仿者也提出了警示:做创新性模仿或独立创新,才是培育未来竞争能力的关键,企业不可能靠低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