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施炜

广州美博顾问公司特约顾问   北京华夏基石管理咨询集团合伙人长期跟踪研究国内家电、手机、快速消费品等行业营销模式及渠道策略   曾在国家计委工业综合局(现产业政策司)、深圳大学经济系等单位工作,到美国、香等国家和地区作过短期进修学习。   自1995年起至今长期从事企业管理咨询工作,长期深入企业,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为珠海华丰、山东六和、TCL、美的、大唐电信、今日集团等国内多家知名企业提供咨询服务。
擅长领域
  营销策略 企业战略 资本运营等领域。

组织进化的现实困境与未来的分布式组织


  一、企业组织所处环境发生了哪些变化?

  概要性地说,从竞争维度和需求维度,有这么几点:

  第一,竞争强度提高。

  (1)竞争主体变化。很多产业竞争已至中盘,到了剩者为王的阶段。一些新兴产业已然是巨人的游戏。就连一些传统的、看上去没有多大前途的行业,也有实力强劲的“野蛮人”进入,进行降维竞争。

  (2)竞争资源增加。在一些产业中,所有竞争主体在竞争中投入资源的体量、规模、结构、属性都跟以前不一样了。OFO、摩拜在共享单车领域要想获胜,投入的资源都在几十亿以上,没有这个资源体量就不要玩。又比如,二手车广告,楼道里、电梯里的屏幕上天天有,得砸多少钱?...

Read more

“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未来的合作型组织


  人工智能时代,大部分工作还是要由机器去完成,少数的,涉及到战略决策的,涉及到人类情感的一些工作可能还要人来做,组织里重要的关系仍然是合作。但问题是谁跟谁合作,以及合作的模式。

  未来的合作可能会是一个相互关联的高能量的“场”,以前总觉得这个“场”,我们是看不见的,实际上这个“场”是存在的。这个“场”就是一种联系,一种意识上的互通,我们也可以理解成是心理契约。不仅仅是心理契合,也包括认知框架、认知方式的相通。这样的话,未来合作的一个重点就是强调深层的、意识层面的契合。

  高能量个体之...

Read more

我国制造企业应学学“穷人管理学”


 

  “丰田生产方式”是在贫瘠、恶劣环境中长出的管理之花。这正是它长盛不衰、生机勃勃的原因所在。这种管理方法的前提在于:企业将自身定位为“穷人”,企业管理者要成为“做无米(或少米)之炊”的“巧媳妇”。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企业的成长,哪怕早已家大业大,这种企业文化基因却不能改变。

  我时常在想: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起,我国企业开始借鉴、学习包括“丰田生产方式”在内的日本管理经验,部分优秀企业已取得成效(如海尔等),但从制造业整体看,制造效率及制造管理与以丰田为...

Read more

企业“成人”的关键性标志


  中国企业要走出“青春期”,就必须克服和放弃先天形成的投机取巧思维惯性和行为习惯,走出“人治”建立企业规则,依托“理性”的力量治理企业,同时打破封闭结构,使得企业的文化更加包容。(导读)

  我们每个人,长大成人的标志除了体格变化外,更主要的是心智的发展和成熟。企业作为一个生命体,在成长的历程中,同样发生着组织文化的演变。在中国经济“黄金时代”快速成长的新兴民营企业,由于自身先天性的“文化基因”、成长方式和路径,以及成长环境等多个因素的共同影响和作用,形成了既具有鲜...

Read more

看,Google这面镜子!


  到美国好几天了,时差一直倒不过来,现在是旧金山当地时间凌晨两点半。昨天参观了谷歌,因风雨太大,几个标志性的物品如恐龙、街景取景车等都没看到。但我们一行在当地朋友帮助下,在谷歌某办公区内和一位来自中国的工程师举办了一场座谈会,两小时左右,信息量挺大,主要涉及人力资源管理。这是一手的鲜活材料,整理出来供“华夏基石e洞察”微刊读者参考。

  先介绍一下座谈会的主人。化名小王吧,老家是东北的,国内非清华北大复旦名校(排名6甲之内)计算机专业毕业,后在美国加州大学某著名分校读博士(Ph。D)。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就是谷歌,已经干了7、8年,在搜索、云计算等业务线呆过,目...

Read more

中国传统文化的“原始结构”与现代企业管理的7大冲突


来源:华夏基石e洞察(ID:chnstonewx)

  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如需转载,请通过向华夏基石e洞察(ID:chnstonewx)公众号后台申请并获得授权

  从AMJ的一篇文章谈起

  近期,管理学顶级期刊AM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发表了一篇提醒管理学研究者关注“东方情境”下管理理论创构的文章。“东方”近似于亚洲,主要指中国、日本、印度、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及地区。“东方”不同于“西方”的情境,包括&...

Read more

中国企业成长战略的54个变量


  管理学的窘境

  管理学的窘境在于:管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是个案研究,只是研究案例多少不同。而个案研究难以“公理化”、逻辑化和体系化。就是不能用演绎的方法来构建科学体系。所谓演绎法也叫公理法,预设一些前提,展开逻辑体系,这是管理学所没有的。在微观经济学里,假设经济主体追求效用最大化,假设资源都是有限的,假设个人和企业的选择都是有机会成本的。管理学也难以归纳和概括出统计规律。归纳的方法要有非常大的样本,样本越大,统计规律就会越明显,所以管理学无法用大数定律等统计规律去描绘分析。

  总而言之,管理学难以抽象化和科学化。科学化是一个特殊的定义:先要预设假...

Read more

“工业4.0”:中国制造企业的入口和路径


20155月,国务院公布了中国版的“工业4.0”规划《中国制造2025》,它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

中国制造强国的理想能否实现,中国制造业在“工业4.0”的全球竞争中能否缩小与现有制造强国的差距并最终领先,政府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而关键还在于中国制造业中的千千万万个企业。之所以说现有的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就是因为中国的大量制造企业技术水平低、创新能力弱、处于产业链的不利位置。对它们来说,“工业4.0”是竞争能力提升的契机和条件,但同时也是与其生存发展密切相关的重...

Read more

企业文化的核心不是绩效


通过吴春波兄的文章《企业文化的核心是绩效文化》,很受启发。的确,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其属性是商业机构,不追求绩效追求什么呢?文章针对一些企业在文化管理方面高蹈务虚、不重实践的弊端,强调企业文化要通过制度、机制,与企业经营实践相结合,并落实到企业成员的行为中。这些观点、主张,在虚浮盛行的语境下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但是,强调企业文化的实践性和落地重要性,就能得出企业文化的核心是绩效文化的结论吗?其实,企业文化是一种选择,当然可以选择以绩效为核心。在我看来,这种选择可能有所偏颇和不当。

企业文化不能以绩效为核心的三个理由

第一,企业文化以绩效为中心,如果置于民营企业背景下,很容易成为股东立...

Read more

掌握这4点,管理90后不再难


随着“90后”年轻人陆续走向职场——在一些新兴的互联网企业甚至已成为员工的主体,“90后”管理问题开始浮现出来。有的朋友认为,“90后”管理是个伪命题,因为每代人的管理均有差异,为何独独给“90后”管理贴上标签?我认为,由于“90后”有着与其父辈、兄辈显著不同的特质,因此,如何有效地管理他们,是时代向企业提出的真实而现实的问题。

 

从社会学角度看,某一代际的人群之所以被专门“命名”,是因为在社会重大变迁...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