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潘诚

国际注册管理咨询师(CMC),中国企业联合会管理咨询委员会执行委员,中国市场营销学会理事,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等多所高校MBA总裁班常任特聘教授,上海财经大学500强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急功近利的并购,相煎太急的裁员


  资本并购是企业进入高速成长期的必然选择。但在目前多数企业的并购案例中,常常可以看到三种不良倾向。其一,急功近利:重眼前轻长远。其二,貌合神离:有组织没文化。其三,争名夺利:排座次争权利。所以,大量并购项目在光鲜的外表下,大都存在着诸多隐患,隐性成本很高,甚至有严重的组织内耗和恶性事件频繁发生。沸沸扬扬的如国美黄陈之争,严重者如吉林的通钢事件。

  近期围绕酷6与盛大的资本联姻,再次成为公众注目的焦点。

  两个企业的并购,一般由三个层面的问题需要解决。“利合——人合——道合”。利合往往是并购的诱因,人...

Read more

换个位置看自己


  知人者力,自知者明。演惯了某个角色,时间久了,真实的自己可能被忘掉,自己都相信自己就是这个样子。戏里真世界,世界大舞台。当老师的尤其如此,分不清台上台下,迎接掌声和赞美多了,总难免得意忘形。

  这些天有机会听了几个圈内老师的课,基本都算是目前抢手的一线。老驴一贯在讲台上毁人不倦,突然换个位置,以学员身份,以学生心态,听同行们口若悬河、指点江山,听着听着汗却下来了。

  理论、实践、思想、归纳、呈现、表达,这六个要素只要精通其一,就是专家,即有竞争力;如果能兼备二三,就是老师,足以服人;如能面面俱到、融会贯通,一定是大师,扬名立万。上帝总是吝啬,不会把好事都让一个人占全了...

Read more

文化不是变形金刚


  世界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本身。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哲学的基本命题所有人都不陌生。但做为一个企业的基本文化理念,是变还是不变,如何变,变什么,现实中却仍然是个问题。

  我们接触和服务的多家大型企业,领导层对文化的重视与日俱增,但近来却频频听到具体文化工作部门的抱怨和困惑。集中的问题有三:

  搞运动。一个领导一个思想,随着领导层的更迭,企业的文化理念口号也随之变化,有时领导层调整频繁,文化理念、工作思路也如走马灯似变幻无常。没有长期规划,难以形成持续积淀,干部员工深受其累,无所适从。

  部门化。文化管理成了文化工作部门的事,绩效导向的整体氛围下,从上到下,更愿关...

Read more

不在状态,生活无趣


一个月没有更新博,找不到理由。只是手生,写不出来东西;写出来的,感觉也不是东西。

天天世界杯,其实是十足伪球迷,纯属围观凑热闹一类。因为媒体的强势,不能到现场的观众,越来越感觉都是被观看。甚至已经不是看世界怀,而是听世界怀。解 说员的声音跟呜祖啦没啥区别,强奸我们的听觉,引导我们的想象。加上大眼大嘴之类名博中的深刻分析,足球带给我们的,已经不是简单的快乐,而是沉重的阴 谋。

原来世间一切,皆是利来利往。左右我们的,是原生态的荷尔蒙,倒是正常。就怕在一切貌似纯洁正义的背面,全是摆弄算盘的叭啦声。怪不得看到郑大世的泪流满面,我们不敢简单地被感动,而只有一个判断,这丫傻。

看...

Read more

其实我是一个演员


这些天在世界杯的喧闹之外,居然有两个名字冲破重围,被我们所关注。一个叫贾宏声,一个叫唐骏。

两个人本无干系,同时出现在视野中,似乎也在昭示着某种内在的关联。

“其实我是一个演员”,这话从星爷嘴里说出来,煞有介事的无厘头外表下,透着很哲学的味道。

贾宏声的职业是演员,印象中他演的角色,最后基本都是走到了生命尽头。这次,他却选择了用真正的一跃,让自己嘎然而止。对能用自己结束自己生命的人,我一 直抱有复杂的心理判断,但无论如何,不敢轻视。能用毁灭自己,来维护内心的一种追求和救赎,我们就没有理由用看客般的围观和世俗的揣测,去打扰已经归于宁 静的灵魂。

生...

Read more

历史的张謇与现实的南通


  应南通市政府机构相邀,与同事一起参加其企业家论坛,并做主讲嘉宾。从海南飞浦东,再转车到南通,已是夜晚。夜幕中的城市,宁静而整洁,只是空气中弥漫的浓浓烟尘,让人窒息。是因为周边农民焚烧秸秆所至,这似乎是全国性问题,污染环境不说,对高速公路与航空安全尤其危害严重。每年夏季这个问题都困扰地方政府,三令五申,但成效寥寥。即便责任到人,分头层层防守,白天不烧,晚上依然四处冒烟。

  十余年前在学校当孩子王时,就送实习学生来过南通。但印象已经模糊。对南通的了解,却更多是精神层面的概念。梁启超曾夸赞南通是“中国最进步的城市”,还是略有些困惑,为何梁要把如此美誉毫无保留...

Read more

中国企业为什么“怕冷”?


去年下半年以来,金融风暴、经济危机、过冬……成了企业圈以致普遍民众的热点关键词。大家甚至有些谈虎色变、噤若寒蝉。年初在常州为一台资企业做内训,与 他们的老总交流,说到这次的经济危机与企业应对,这位从父亲手里接下企业的二代企业家,却显出了与年龄很不相称的老成与淡定。他说台湾企业经历过像东南亚 金融危机这样的多次波折,已经习惯面对大大小小的动荡,基本能做到安然若素、处乱不惊了。这倒是与我们身边的许多企业老总茶不思饭不香、惶惶不可终日形成 鲜明对照。

中国企业“怕冷”,除了我们这一代企业群体过惯了改革开放以来“遍地是黄...

Read more

吉利收购沃尔沃:期待修成正果


今天各大媒体的财经新闻,都重点突出报道:福 特汽车与吉利汽车已就沃尔沃出售事宜达成一致,目前双方已经就所有重要商业条款达成一致,但是仍然需要等待监管部门的审批,所以最终交割将在20102季度。

虽然这项跨国并购案,最终还要政府部门最后审批,但可以预期到,吉利基本不会遭遇到四川腾中收购悍马的待遇,因为国家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上周已经明确表示, 吉利收购沃尔沃,有利于有效利用中国的资金和外汇储备,增加其国际并购的经验,对其在国际合作中获得技术和品牌非常有帮助。尤其是今年以来,我国汽车销售 快速发展,更需要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手段作为支撑,而并购是很好的方式,这将有利于企业现代化的进程。在...

Read more

山寨文化与后发优势


本期内刊主题为山寨。山寨与山寨文化今天已经不是新鲜话题,再写这样的文章,本身感觉就有些“山寨”。一个话题都被人说烂了,再硬着头皮狗尾续貂,难免不 会人云亦云。

由山寨机引发的山寨一词,已经成为草根的代名词,之所以称之为山寨,有占山为王和正规品牌分 庭抗礼的味道。从山寨机到山寨明星,山寨一词不仅流行,而且含义也从原来的商业产品范畴逐渐扩展到诸多方面,略带巧合的雷同,刻意模仿的恶搞,只要内 容带有一定娱乐元素,都会被灌以山寨&rd...

Read more

学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这段时间公司的咨询项目扎堆启动,大家忙得四脚朝天,颇有点过去常说的大干快上、奋战酷 暑的味道,每天公司的常住人口基本只有后台的两到三人,所有咨询师都散布在天南地北了。

老驴显得有些超脱,重点参与的只有一个项目,就是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的一个“企业文化标杆 管理体系”项目。通过数月的设计研讨,现已进入最后的方案导入实施阶段。周五下午在安徽公司开了个试运行的培训会议,为下周召开全集团的导入会议提前做准 备。老驴参加完会议,就急急赶到机场奔杭州,周末要为浙大的MBA总 裁班讲两天课,然后周一一早去北京参加集团会议。

标杆管理,对于我们许多人并不陌生。“榜样的...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