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潘诚

国际注册管理咨询师(CMC),中国企业联合会管理咨询委员会执行委员,中国市场营销学会理事,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等多所高校MBA总裁班常任特聘教授,上海财经大学500强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积极应对非典,化危机为商机


自今年2月以来,“非典”(SARS)在全国范围内的流行,因这一突发性社会危机事件,给各行业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冲击。企业在危机事件中的反应速度和应对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企业的综合能力和企业领导层的经营理念。

  对照大部分企业反应迟钝、麻木不仁、措手不及、束手无策的状态,安徽双轮集团面对非典,双轮集团通过各种传播渠道和公关手段,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4月中旬起,合肥市主要街道出租车停靠站,发布高炉家酒品牌广告;

  ·4月24日,《新安晚报》24版整版广告《真情造就品牌之美 高炉家酒特别提醒》;

  ·4月...

Read more

企业领袖在想什么


  今年的中国企业家领袖年会,上周末4、5两天在北京召开。我接到邀请函已是11月初。可这个时间已经安排给了清华深圳研究院,尽管试图调整,因为不想错过,毕竟是一年一度。但体谅深圳清华的难处,还是克制自己的念头,没有打扰他们原定的计划。

  但心里一直惋惜。

  老驴越来越不喜热闹,闲来宁可闭门静休。秀名头秀时尚秀排场的热闹,从来不想。但《中国企业家》杂志主办的这个领袖年会,应是国内企业圈子最重量级的聚会,一直以高度、深度、影响力着称。亲临现场,除可聆听企业领袖们的最新思考,把握企业未来整体发展走势,更重要的是,可以感受企业大家们当下的精神状态,在那种特定气场下,可以碰撞激发更多...

Read more

企业转型:整容、变性还是自杀


  上周五,应邀参加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女性财富论坛。在历届活动中,从袁岳主持的头脑风暴,到王伟主持的后世博论坛,我似乎是唯一一个连续三年都参加的嘉宾。今年的主持是第一财经的孟诚,专家嘉宾只有两位,一位是着名财经评论员叶檀,一位就是俺。另有两位美女企业家,都是从地产行业转型成功的。

  能够跟叶檀这样重量级的美女经济学家同台,心情倒很是不错。事先有个分工,她讲宏观做政策解读,我讲微观做对策分析。因为对于企业的创新与转型,一直是我关注的领域,所以基本没有特别的准备,即兴的发挥,反而有些鲜活的思想蹦出来。把在论坛上讲的内容大致回忆整理下,不成体系,权当记录。...

Read more

怎么老是“跨越式发展”


  关于英语有一个笑话。一个二百五给领导当翻译,对方问:HOW ARE YOU!,他的翻译是:怎么是你?对方接着问:HOW OLD ARE YOU!,他接着翻成:怎么老是你?

  今天接到江苏方面通知,要给苏州市政府举办的一个经济论坛讲半天主题报告,时间是五月下旬,主题对方已定,就叫:逆市飞扬:企业跨越发展之道。

  一听,头就大。怎么老是“跨越”?不光“跨越”,还“飞扬”!也不知道这个题目是谁起的,如果是承办单位从市场推广的角度,想把一个学术话题弄得花枝招展一点,倒也无可厚非。平常看这个题目,也没有原则...

Read more

客户是一面镜子


  前段时间太紧张了,有不少重要事情没有记录。这两天稍稍缓口气,补记一下。

  所有企业,以客户为中心,视客户满意为检验工作水准的首要尺度,这是基本的原则和规律。

  人们常说,小胜靠智,大胜靠德。文化理念的正确与否,是企业能否持续成长的保证。大道博一做了五年,质量塑造尊严,客户的难题就是我们课题,零距离创造空间……这些基本的文化理念,我们强调了五年,也努力了五年。如果说我们没有倒下,略有一些品牌上的积淀,在咨询业找到了自己的一点位置,客户的口碑还不算太差,主要的原因还是我们全体的伙伴,共同在践行着我们所倡导的基本理念。厚积薄发,积累了数年后,终于...

Read more

倒过来跑就是第一


  讲营销课程时,我总是说,做营销策略,最核心的概念就是“定位”。

  找准自己的位置,对产品至关重要,对人生更是关键。

  无论是职业,还是生活,角色的定位并不是想象的那么容易。人生的过程大都是在寻找、明确和调整自己位置的过程。人生许多悲哀和烦恼,基本都是跟角色位置错了乱了有关。这种定位有时是社会性的,是人与社会环境的适应与平衡。有时又是自我性的,是人与自己内心的探寻和对话。

  定位的过程,是对自身能力的测评过程,也是对环境资源的判断过程,更是对竞争对手的分析过程。最重要的,是对自己内心愿望的明确过程。

  做自己想做的事,做自己想做的...

Read more

企业家的成长与研究者的责任


  上周接到邀请,20号要去武汉,参加由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湖北省委宣传部、浙江省工商联等多家单位举办的“江湖对话——楚浙企业家财经论坛”。央视着名主持人芮成钢主持,我做主题报告,然后与复星集团董事局主席郭广昌、银泰百货董事长沈国军、湖北省工商联主席赵晓勇一起,跟到会鄂浙两地企业家一起互动。

  地方政府和强势媒体联合筹办此类活动,初衷有三:一是借此探讨中部崛起战略的落地之策;二是突显武汉作为中部地区中心城市的领军地位;三是搭建浙商与鄂商的交流平台,促进两地的经济互动。

  主办者选择主讲专家的考量亦有三:一是要长期做企业研究,...

Read more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谈精益化管理)


  前日,应约到国家电网下属XC供电公司,参加他们管理层的“精益化管理”座谈会,作为专家身份,就精益化管理的内涵、思想、实施和价值,做了一个专题发言。大致整理一下,分享如下:

  一、对精益化管理的理解

  国家电网集团公司08年提出“四化”方针,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益化管理,标准化建设。这四化之间是有紧密的内在联系,是一个清晰的逻辑结构,准确理解把握其内在逻辑,对有效贯彻实施至为重要。我的理解是,集团化运作是组织前提,集约化发展是战略方向,标准化建设是平台基础,精益化管理是努力目标。

  管理有三重境界,三个境界的...

Read more

贵在有目标的坚持


  干一行厌一行,生活中常见。能把一份职业做一辈子,不容易。

  之所以厌,想来原因多样。新鲜感过后的失望,长期重复形成的单调,对职业价值的质疑,期望实现后的茫然,这山看着那山高的幻想,等等,都可能使我们改弦更张,另起炉灶。我当初毅然决然扔下铁饭碗,从学校体制内走出来,就是因为拿了高级职称后,没有了目标,丧失了动力,剩下的只有重复,不想四十岁就能看到六十岁的模样,于是下海创业,选择了一个不确定的下半辈子。

  但现实中还有一个常见的原因,就是职业瓶颈无法突破带来的困扰。因为能力的提升受到限制,无法走上更高的层面,看不到未来的希望所在,在焦虑不安中,放弃原来的积累,选择走向另一...

Read more

没有新闻的企业是好企业


  到底什么样的企业算好企业?一流企业的评判标准是什么?

  好不与好,是价值判断,主观价值标准就决定了难以有统一结论。一流或非一流,也是动态的概念,不同时空态势,一流的定义也会存在差别。

  当年,斯坦福大学教授彼德斯与沃特曼两位,历经数年,跟踪了世界五百强中的43家企业,写成了史上最畅销的管理学著作《追求卓越》,用实证方式总结了世界一流企业的八大品质,而成为企业管理书籍的重要经典。诸如IBM、通用电气、麦当劳、宝洁、迪斯尼等等世界一流企业,他们身上具有的共同品质:崇尚行动、贴近顾客、自主创新、以人助产、价值驱动、不离本行、精兵简政、宽严并济,今天对于中国的许多企业,大家也...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