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各大媒体的财经新闻,都重点突出报道:福 特汽车与吉利汽车已就沃尔沃出售事宜达成一致,目前双方已经就所有重要商业条款达成一致,但是仍然需要等待监管部门的审批,所以最终交割将在2010年2季度。
虽然这项跨国并购案,最终还要政府部门最后审批,但可以预期到,吉利基本不会遭遇到四川腾中收购悍马的待遇,因为国家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上周已经明确表示, 吉利收购沃尔沃,有利于有效利用中国的资金和外汇储备,增加其国际并购的经验,对其在国际合作中获得技术和品牌非常有帮助。尤其是今年以来,我国汽车销售 快速发展,更需要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手段作为支撑,而并购是很好的方式,这将有利于企业现代化的进程。在必要时商务部将为吉利提供海外法律和咨询等服务,支 持其顺利收购。
如果不出意外,这桩吸引眼球的以小搏大的“蛇吞象”跨国并购,很快就会完成。但完成并购,能否有个好结局,还有太多太多的问题和挑战,摆在李书福面前。老 驴看到这则消息,与一年前看到腾中收购悍马时的心情大为不同。感性地说,一是吉利与腾中不一样,李书福的吉利,我一直关注并为此有着深深的赞许和期待。二 是悍马和沃尔沃不同,悍马从来不是老驴心目中的理想座驾,相反以安全和内敛著称的沃尔沃,老驴却是神交已久,如果换车,他也是备选品牌之一。因此,更希望 这次的并购,最终能让吉利得到自己想要的,也给飘摇不定的沃尔沃找到一个安定的归宿。
中国企业走向海外的一个普遍战略,就是收购一个比自己更为成熟的品牌。 如联想收 购IBM的PC,以及TCL收 购阿尔卡特的手机等等,然后把制造搬到中国,运用自己的低成本优 势,获取在海外的市场份额。从理论上来讲,这是一个国际通行的常用战略。
战略本身很难简单地说对或错,关键看什么人用在什么地方。要实现这种跨国的品牌整体收购,完成预期的战略目标,其前提有四:一你买到了正确的品牌;二你买 到了正确的技术;三你买到了好的分销渠道;四你能比较容易地实现制造转移。当年TCL收购阿尔卡特 的案例,为什么TCL最终失败,根本原因是这四者TCL都没有做到。
阿尔卡特品牌并不差,但在手机方面则很弱,它不如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LG、 西门子、索尼爱立信,可能要排在世界10到15名,是一个不显眼的品牌。它的移动通讯技术与上述品牌比起来也有差距。正是由于手机 业务做得并不好,所以价钱才会便宜。而且,由于法国工会方面的原因,他们不能裁减法国的工作岗位而把制造搬到中国,甚至技术转移也有很多困难。所以,本来 是一件看起来有道理的并购,却没有成功。
所以,当汇丰银行董事长约翰·邦德在被问道“为什么不收购德国的银行呢?它们这么便宜”时,说过一句很著名的话:“每一个价 钱都有它如此定价的原因。”正是应了中国的古话,好货不便宜,便宜不好货。
福特和吉利均未披露交易价格。美联社援引消息人士的话报道,吉利可能将以接近20亿 美元价格收购沃尔沃。福特2008年1月把沃尔沃价值减记24亿 美元。我更多的希望,吉利收购沃尔沃,是基于全球化企业成长的总体战略考虑,而不是机会导向。在这次全球经济危机浪潮下,中国相当多的企业,把抄底并购当 成了应对危机的一个重要法宝和天赐良机,问题是,机会是不是真的机会?是不是真的对自己的发展有帮助?是不是自己真的有能力把握这样的机会?偏离了战略轨 道的考量,投机导向的机会选择都有可能是舍本求末。
吉利收购沃尔沃,我担心最多的,是吉利遇到联想收购IBM时的同样问题。IBM当然是个好品牌,联想可以直接使用五年;技术更不用说;制造转移也没有什么问 题,联想本身已经是全球成熟的电脑生产商。但问题是IBM早就把部分生产搬 到了中国,已经在使用中国的低成本了,可为什么他们还是照样亏损?最终还是要决定买掉。因此,除掉IBM总体战略调整的因素,IBM的PC业务本身,一定还有自身的其他问题。比如商业模式的创新,比如企业文化的改造,比 如人才队伍的管理。
比如在欧洲,银行的地位要高于保险公司,所以如果一个保险公司要收购一家银行,就意味着降低了银行的地位,其中最好的银行经理就离开了。同样,发明PC的IBM人 如果认为自己高人一等而小看联想人,那么一旦并购,联想的文化能否留住优秀的人才,就成了一大考验。
联想收购IBM五年后,回头想想当初柳传志回答媒体提问时的话,可能对柳总 当时的思考和担忧会有更深刻的认识。他说他最担心的是,一是并购后的文化融合,一是国际化人才队伍的储备和培养。
因此,一家发展迅速、但管理体系文化根基并不算成熟的中国民营企业,能否有能力驾驭一个老牌的国际化公司,实现融合和改造,以发挥比此前更大的创造力,是 向来以激情胆大“狂人”著称的李书福的一大课题。
中国企业要想壮大成长,到大海里游泳,跟强手过招,“走出去”是必然的选择。尽管难免试错,但不到大海中去培养不出真正的水手。激情与理性,一个也不能 少。期待李书福的吉利,如同当初进入汽车领域,这些年的长足发展,给我们一个惊喜一样,这次的跨国并购,能修成正果,笑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