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企业尝试建立明确的理念时所遇到的另一问题,是无法将企业目标分解为具体责任,交给管理队伍成员。只有每个目标都被分解,相应的责任也分给了合适的高级管理人员,才能做到责任明晰。即使当某一目标看似某组管理人员的责任时,也仍需要指定一个人作为目标的责任人。
明确地传达组织理念
一旦组织建已经立了明确的理念,它就必须尽快将此理念传达给每一位员工。这一条原则是本文所述四条原则中最简单的。但具有悲剧意味的是,它也是本文所述四条原则中做得最不好的。为什么说具有悲剧意味呢?因为按照第一、二条原则已经做了这么多事情之后,却不去易如反掌地收割这些成就所带来的成果,简直太可惜了。
...
作者文章归档:彭成
建立健康企业组织的四个原则(1)
多数高级经理人通常花费相当多的时间,在战略、技术、营销等领域寻找竞争优势。这样做当然非常聪明。不幸的是,信息的流动缩短了这些优势的持续时间,以至于公司所享有差异优势的时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缩短。
但是,有一种广被忽视的优势却对所有的公司都敞开大门。更重要的是,这种优势根本就不是建立在信息之上,因而持续的时间绝不亚于以前。这就是企业健康。
在健康的企业中,勾心斗角和混乱的事情更少,士气与效率更高,人才流失率和招聘成本更低。没有人能反驳这些品质的威力,每个高级经理人都盼望其组织能够拥有这些品质。
健康企业总有自己的一套独特办法比其它企业更聪明。即使它们的观念暂时落后于竞争...
凭借管理艺术寻找平衡点
近几年来,CEO的工作范围越变越广,复杂度急剧增加。这些CEO执掌的企业通常在全球各地皆有运作,所处的市场又大多尚未经历过时下经济波动的洗礼。他们所领导的公司的组织架构不再是简单的金字塔结构,而是一张复杂的网络,管理权和关系网交织重叠,错综复杂。
对不少任期短暂的CEO而言,他们可能很快就会觉得这项工作令人应接不暇,毫无疑问,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工作中存在众多挑战。在对超过25位CEO进行访谈后,我们了解到这些受访CEO们如何明确掌握工作方向,而不被其他干扰因素左右。
除了CEO在运营大规模复杂组织时遇到的常见问题和挑战之外,还有六个与时间管理以及掌控目标规划相关...
中国传统任用哲学的启示
第一个启示:用人如器
唐太宗与封德彝的对话:
太宗:最近怎么没有推荐什么人才呀?
封德彝:啊,我很尽心,但实在是没有什么才华出众的人才呀?
太宗:用人就像用器皿,用其所长即可,不能指望过去年代的能人志士出现。
关键:是否有用。
第二个启示:小人与君子之分
小人与君子是中国历史最常见的类型划分,最一般而言,近君子,远小人。君子:道德高尚;小人:道德水准低。小人有小人的用处,君子有君子的短处。有时,君子之祸更大:小人之祸为局部,君子德高望重,出了事就影响全局。慈悲的佛陀需要凶神恶煞般的四大天王保卫。阿难讲经传教,抓鬼的...
如何制定人力资源计划管理
有些公司的人力资源部经理整天忙忙碌碌,为公司里的事忙得焦头烂额,之所以导致这种局面:一是岗位职责界定不清,人员冗余;二是人员没有合理配置,人才浪费;三是没有形成人才梯队,人才储备不足;四是人员素质不高,缺少发展动力。
而其根本原因在于人力资源规划缺乏可行性,以及制定过程,缺乏对公司业务和人才结构的深入了解和科学预测。因此,如果解决了人力资源规划问题,其它问题也就解决了。那么如何制定人力资源规划呢?
人事经理们在做人力资源规划前,必须思考三个层次的问题:第一层次,企业的发展目标是什么?为实现这一目标,人力资源如何进行代谢和替换?组织结构如何变化?第二层次,我们的人力...
“没有问题”=“问题”
很多管理者喜欢去现场巡视,了解一线的工作情况,当他们询问下属工作有无问题时,也许最喜欢听到的就是“没有问题,一切正常”。很多下属为了表示自己工作得力,也通常喜欢这样回答,不正常也要说正常,否则很可能会招来一顿劈头盖脸的臭骂。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问题就会被掩盖起来得不到解决。
“没有问题”显示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回答者确实没有发现问题,另一种是有问题而不敢说出来,怕遭受惩罚。表面看来只有后一种情况是有问题值得警惕的,但实际上两种情况都存在问题,只不过后一种更加严重而已。
先说后一种情况,对于绝大部分企业来说,这都是令他们...
管理团队易犯这十大错误
我曾与数以百计的初创企业,企业家和相对缺乏经验的管理团队一起共过事和向他们提供咨询。我自己那时候也是个缺乏经验的主管。经历了很多事情,让我慢慢道来。
现在,我毫不吝惜地告诉所有人,从他自己的错误中学习独一无二的成长经验,特别是只有失败才能传递给管理者自我的智慧和谦逊。
即便如此,精明的管理者倾听经验之谈。他们可能选择忽略该意见,但他们仍然会倾听。信息就是力量,凡事预则立,诸如此类。
在一次CNBC采访中,当被问及是什么让她在晚上坚持下去时,高速增长中的,雄心勃勃的运动服饰制造商Lululemon Athletica公司的CEO克里斯蒂娜·德...
要赢得支持,先突出问题
想象一下这幅场景:你正在报告自己的计划,会议桌另一端有人举起了手。“我甚至不能肯定你所描述的‘问题’是否存在,或者说,究竟有没有那么严重!”此时,你该怎么办?
我阅读了大家对我以前的文章所做的回复,结果发现许多人甚至还来不及与人辩论自己的计划有哪些优点,因为当他们试图有效地表述问题的性质和程度时,就已经陷入困境了。可如果你连这一点都做不到,那么你的计划本身也就无关紧要了。除非人们相信出现了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否则他们是不会考虑任何事的。我发现,有一种有效的方法适用于这种情形,那就是让大家真正感受到问题的存在,从而突出该问题以及...
盘点产业变迁中被边缘化的企业
回溯10年前,曾提出全行业收购中国市场的柯达,与中国七家感光企业中的六家进行合资合作,排他性协议让其他外资企业无法进入中国感光材料市场。那时的柯达野心勃勃,几乎就要统治整个市场。
都没有预料到,此后几年间,数字技术彻底摧毁了这个传统胶片行业的基础。2001年,柯达遭遇的行业危机开始显现。佳能、尼康等企业进入数码相机领域,传统胶片销售以每年10%的速度萎缩。2010年底,最后一家柯达反转片冲洗店关店。
某种意义上,所有的产品和市场都会最终走向衰退。正如柯达这样的案例所显示的,在新的行业周期中,随着技术高速发展、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和行为的变化以及新的商业模式、业态的出现...
外向的人一定是最成功的领导人吗?
传统观念总是认为领导者都是那些积极表现、勇于发言、擅于发号施令、制定计划的人,通常在人群中处于最主导的地位。然而事实未必如此。沃顿商学院管理学教授亚当·格兰特(Adam Grant)与两位同事近期就领导力和群体动力学发表最新研究,对最高效的领导者往往是外向的人这一传统假设提出了质疑。
事实上,在某些环境下,内向的领导者要比外向的领导者更加高效,关键就在于被领导的人。格兰特在与哈佛商学院的弗兰切斯卡? 吉诺(Francesca Gino)以及北卡罗来纳大学克南-弗拉格勒商学院的大卫?霍夫曼(David Hofmann)共同撰写的研究报告中提出了这一论点。这份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