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启示:用人如器
唐太宗与封德彝的对话:
太宗:最近怎么没有推荐什么人才呀?
封德彝:啊,我很尽心,但实在是没有什么才华出众的人才呀?
太宗:用人就像用器皿,用其所长即可,不能指望过去年代的能人志士出现。
关键:是否有用。
第二个启示:小人与君子之分
小人与君子是中国历史最常见的类型划分,最一般而言,近君子,远小人。君子:道德高尚;小人:道德水准低。小人有小人的用处,君子有君子的短处。有时,君子之祸更大:小人之祸为局部,君子德高望重,出了事就影响全局。慈悲的佛陀需要凶神恶煞般的四大天王保卫。阿难讲经传教,抓鬼的活,谁干?当然是钟馗干,因为钟馗本身也是一个鬼!
第三个启示:庸人能够被任用吗?
流行语: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 。现在企业用人的隐患:人才高消费,滥用人才现象严重。某央企培训中心,连班主任都是北大光华的硕士博士,某省委党校国际联络部负责人是牛津大学博士。用人原则:能岗匹配,胜任即可。
庸者,即相对而言,指能力或技能偏弱一些的人。在企业中, 庸者成为一种改进进步的要素; 庸者成为企业管理的基本人员,属于大众人群。 企业可以有庸人,但不能有闲人,闲人比庸人危害大。
第四个启示:唱反调的人能被任用吗?
这是任何组织任用方面的难点。 典型:秦王与白起、现代企业家和经理人 。这些人往往是能人,企业家还要大胆使用。任用这类人方的法:加强感情交流,确定相互信任,建立决策机制。
中国传统任用哲学的启示
评论
3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