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文章归档:傅蔚冈
大约是在2013年,央视曾报道了一位中国妈妈在美国纽约地价最高的曼哈顿地区买学区房的故事。中国人在美国买学区房并不奇怪,奇怪的是这位中国大妈买下房子时,她的女儿才2岁。
为2岁的女儿买下一套650万美元的豪宅作为学区房,这事让美国人大为不解。因为在美国的绝大多数州,孩子进入学校就读并不需要以拥有房产作为前提,在学校所在学区内租赁房屋也可,比如说我有很多朋友在美访学,他们的子女也在所租赁的学区内上学。
不过在这位中国妈妈看来,为孩子在美国买房子并不是那么无厘头,根据她的中国经验,要在心仪的学校入学,必须在该学区内拥有一套房产。从最近几年的经验来看,持有房子还必须越早越好,比...
我们先看一幅图,这是北京交通发展年报提供的一个数据。这张图上我们会发现一个非常惊讶的数字,小汽车的出行量占北京的比例非常高,超过30%,899万人次日,接下来才是公交和地铁,在此之前,我想当然的认为地铁或者公交是排在第一,但实际上却是小汽车。
现在很多人都在说公交优先,从北京的实际情况来看,北京的公交并未排在第一位。但是,如果从财政补贴的情况来看,确实是做到了公交优先。
上图是2008年-2015年北京公交补贴的数字。这里的补贴分为位三个部分,一世对路面交通的补贴,然后是对轨道交通和公共交通的补贴。从2008年开始,补贴额度稳步增...
自10月8日四个一线城市发布网约车地方实施细则以来,公众对网约车的讨论居然变成了要不要本地户籍、车牌和轴距,这可能是网约车这一商业模式的发明者、也是优步的创始人卡兰尼克没想到过的景象。他看到这个讨论时,一定会庆幸两个多月前将优步中国的股权卖给了滴滴,才有时间和精力专心探索无人驾驶等能够改变人类未来交通的前沿技术,而不是陷入到无休止的“轴距”争论中。
不过,就在公众对网约车新政渐次失望之时,几个西部城市的实施细则让人眼睛一亮。
首先是成都,10月14日,成都公布了当地实施细则的征求意见稿,该细则并未对驾驶员的户籍设限,同时对车辆的要求也更为宽松,只要...
现代社会,人们已经无法想象没有汽车的世界,人们很难相信,在汽车刚发明的时候,汽车却是立法限制的对象。
19世纪末,汽车开始出现在欧洲一些国家的街道上。那时的汽车,作为一个新事物,一方面,制造工艺粗糙,技术很不稳定,另外一方面,道路、规则、人的行为等外部环境也未适应汽车,因此,汽车惹了一些麻烦。针对这个情况,面对汽车这种新兴事物,英国议会里有头有脸的绅士老爷们没有表现出多少耐心,他们害怕汽车轰鸣上路惊动他们座驾的马匹,希望彻底摆脱汽车,没有法律禁止汽车,那么就出台一个法律禁止汽车。
1865年,以新兴事物会影响公共安全为由,英国议会针对汽车制订了史上第一部机动车道路安全法规,这就是所谓...
10月11日,在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新工作会议上,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也提到了备受社会关注的网约车等分享经济。孟建柱指出,分享经济在增强经济发展新功能的同时,也存在监管不到位、信用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我们要找准鼓励创新与防控风险的平衡点,坚持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孟建柱说,对网约车等产品共享领域存在的隐患,要在坚持改革方向的前提下,健全身份资格、车辆状况、劳动协议等审核制度,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强化日常监管,促进市场公平竞争,保障乘客安全。
一
确实,孟建柱书记所提到的问题是目前网约车中存在的,而且这些问题的存在会直接影响乘...
绝大多数人对京沪网约车实施办法的厌恶,是从户籍和车籍开始。
社交媒体上对此已经有众多吐槽,我最喜欢的是这一个:程维可以成为滴滴公司的创始人,但却无法在北京上海开网约车。为什么不行?原因就在于到目前为止,程维还没有北京户口。
为什么要有户籍限制?北京市交通委官方解读,设置户籍门槛有四个原因,一是要符合北京发展定位。二是治理“城市病”、疏解非首都功能的要求,而北京“城市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人口无序过快增长。三是治理交通拥堵的要求。四是根据政策要求,北京要适度发展网约车。言下之意,网约车是“城市病”的体现。...
在400多年前,英王伊丽莎白一世发布了一项影响伦敦发展的命令,该命令明令禁止任何人在离伦敦城门3英里内的任何地方建造住房和公寓。该命令原文是这样的:伊丽莎白一世陛下命令,禁止或不允许任何人……在离伦敦城门3英里内的任何地方建造住房和公寓……没有任何一届的议院允许在这些地区建设生活区。
这是英国著名规划师阿伯克龙比在1945年为大伦敦制定远景规划时提到的一个典故,据说这是历史上伦敦第一次控制城市规模。
几年后,这一禁令又把控制范围拓展至离伦敦城7英里或10英里地区,而且还在斯图亚特王朝以及克伦威尔共和国时期得到延续。
...8月25日,凡是关心上海楼市的人大都注意到了一则源自彭博社的消息:“上海市考虑收紧房市首套房首付比例提高至五成”。据悉,上海市政府近期将召开会议,考虑调整土地和住房政策,以抑制近期上涨的房价和地价;考虑收紧银行贷款政策,以控制土地融资;同时考虑调整购房贷款政策,购房认房又认贷。
在所有的传闻中,尤以购房贷款政策最受关注,毕竟绝大多数人的住房还是需要贷款,而贷款政策的变化将影响很多人的购房。此前的325房产新政,就让很多社保或者个税满两年但是不满五年的非户籍人口失去了购买上海房产的资格,甚至还产生了很多房产纠纷。
那么,房贷政策将会怎样调整?据现在被...
从8月22日起,《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正式启动为期一个月的社会公示,时间为8月22日至9月21日。
既然是城市总体规划,今后上海会有多少人口是一个必须考虑的问题,因为这涉及最基本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置。而《规划》中提出,到2040年上海常住人口不超2500万。
早在近20年前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年)》中,就已经有提过“按照2020年总人口为2000万左右的规模,考虑城市空间发展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后来的事我们都知道了,2005年上海的常住人口就已经达到2000万,规划的短视造成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置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