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不少企业家交谈过,发现在企业经营的最初期,重要的问题都来自于外部,比如,与谁竞争,如何竞争等等。而随着企业的规模逐渐做大,业务越来越稳定,他们往往就要追问自己的内心了。问题开始从“术”上升为“道”,关心起“自己是谁?企业是谁?为什么要做企业?每天在为谁而忙碌?忙碌的目标又在哪里?”凡此种种,每一个问题都关乎人生的本源问题。
其实,不仅是企业家,几乎所有的管理者、甚至普通人都会面临着类似的拷问。除非这个人是没有愿景的“混混”,否则就一定无法回避这样的问答。很多人看上去死水微澜,但...
作者文章归档:宁向东

独董挨骂
最近,资本市场总体上表现不济,独立董事再次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他们被描绘成这样一个群体:只签字,不负责,领高薪。我不否认独立董事有“花瓶”之嫌,但在一片骂声之后,我们也需要具体来分析一下:中国的独立董事制度到底什么地方存在缺失?问题是出在独立董事个人的不努力、不尽职;还是制度架构的设计从根子上就存在缺陷?
董事会是一种“代议制”公司机关。因为股东人数众多、不便于表决,加之每个股东也不一定专业,于是,由所有股东基于“投票权平等”的原则选 举出专业人士,代替股东照看公司的法人财产。也就是说,董事会从理论...
一代一事业
最近两年,国内出现了一个新词“创二代”。与“富二代”的种种消极现象相比,“创二代”们不满足于父辈的财富光环,不按照父母的意愿和安排进入企业——老早就作为储君等待接班;也不在社会上炫富飚车,而是在一个与家族事业几乎无关、在接受最少财务支持的背景下进行创业。甚至,他们的创业领域与家族的成功事业“风马牛不相及”。
国内已经有不少成功的“创二代”企业家。他们既有年轻人的意气风发,也有超乎其年龄的少年老成。从这些人身上,我看到了中国家族企业的...
领袖不是明星
前几天,看了一部美国政治电影《规则改变》(Game Change),是关于美国2008年大选的故事。那一年大选,民主dang出了“明星候选人”奥巴马;而共和dang参加竞选的是麦凯恩。也许因为麦凯恩的“明星度”不够,也许为了获得希拉里退出后女性选民的投票,44岁的佩林被拉入选战。这部电影就是关于麦凯恩和佩林的。
在佩林之前,包括雅虎CEO在内的众多女性都进入过候选者的行列,但最后被挑中的是佩林。佩林是五个孩子的母亲,时任阿拉斯加州州长。为什么会选中佩林?就是因为她有明星相,有一种让人眼前一亮的东西。但她毫无疑问是美国竞选史上最...
出租司机的“创新”
中国缺乏创新,不仅在于文化有问题,还在于那些莫名其妙的“制度”规定,以及普遍滋生的“小型违法”所提供的逆向激励
前些天去校外开会,拦了部出租车,司机看上去就是个“精明男”。车子开动后,问我是否要发票,我说要。于是,他从事先裁减整齐的一叠空白票里取出一张,插入计价器中。精明男笑着对我解释说:计价器放纸的支架坏了,无法放置成卷的打印纸,只好根据客人的需要,一张张地打印;如果碰到不要发票的乘客,就只停表不打了。和他攀谈后我还知道,当他发现这样做可以节省一笔钱之后,索性连表都不修了。
我问精明男可以省...
为什么要恋栈
中国企业的创始人都应该明白:自己绝对不可能永生,必须要适时地为谢幕做准备
我以为:柳传志先生淡出联想集团,是中国企业史上的一件大事。之所以说是件大事,就在于柳总的不恋栈,该入则入,该出则出。
中国企业在未来20年,将进入到一个交班高峰,这是不争的事实。虽然很多企业的创始人,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但要能做到顺利交班,其实还没准备好。有些人虽然嘴上说了“要再过几年退休”,但大家都知道那不过是说说而已,真要退下来没那么容易,总有各种来自于主观与客观的理由,让创业者无法脱身。
恋栈的首要原因,来自于一种“事业惯性”。...
分家还是不分家
今年春天,有个企业家朋友过了知天命之年,一儿一女也已长大成人,于是,开始谋划家族传承之事。我们讨论的话题之一,是让孩子共同接管家业,还是把家族的几摊事情一分为二,儿女分而治之。我们反复琢磨的一个样板企业,就是台塑集团。王永庆2008年意外去世,膝下子侄十几人,家业却没有因为分家受到影响。按照王永庆的筹划和安排,就算后来长子王文洋博士在美国闹得再凶,这个家业也不会被分掉。当时,我们都觉得王永庆不愧为经营之神。
然而,仅仅过了几个月,台塑六轻园区连续几场大火却烧出了故事的新版本,不仅董事长、总经理相继辞职,而且还爆出了假造数据的丑闻。台湾《商业周刊》杂志甚至用“最恶...
延长营业的学问
行规这东西,你不能轻易打破,可一旦被打破了,就会出现克里斯滕森所说的那种“颠覆性创新”
我买东西常到附近的两家大店:超市发和易初莲花。超市发收得早,远一点的易初莲花,十点钟打烊。有几次,快到十点的时候,匆匆赶到易初莲花,却被保安拦截,下班了。于是,就只有到一街之隔的7-11去买。后来去易初莲花购物的时候,我就格外注意临近十点时,卖场里顾客的状况。我想,如果顾客够多,易初莲花应该延长营业时间吧。清华附近,夜猫子成群,延长一小时营业时间,似乎还是有生意做的。
决定商店营业时间长短的法则,是经济学中最简单、也是最重要的“收益成本法则&...
大银行的“规模绑架”
利率自由化的改革,本质上就是一个刺破大气球的事
据说前段时间,某位领导人听取银行业老大们的汇报,当老大们争相表示自己的银行有怎样的规模增长和好的业绩时,这位领导人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银行大鳄们赚钱的缘由。他说应该首先感谢周小川,因为在很大程度上,这些银行的业绩取得应该归功于央行的“存贷差”政策。事实正是如此,央行对于存贷款利差的管制,保证了银行特别是特大型银行的旱涝保收。这其实是一个二十年来公开的秘密。
我不知道领导用这样的话来敲打老大们,是否是在为拟议中的利率自由化改革吹风,但毫无疑问的是:如果中国的银行业再不加大竞争的程度和强度,再不把中国...
培养“谷底思维”
我们无时无刻不是处于“经济周期”当中,不过,多数人们常常只会关心自己如何可以远离萧条困境,也就是我们前文中所谓的“反周期”之道,但却缺乏对自己为什么会陷入周期困境的深入反思。其实,不在谷底建立起一套关于经济周期的“谷底思维”,即使侥幸活过这一道,下次周期恐怕还是在劫难逃。
我以为,对于不少中国企业来说,谷底思维至少包含三点最核心的内容:第一,为什么我们的企业会受到经济周期如此之深的拖累;第二,与其过于关注谷底有多长,还不如多关注一下我们在谷底之中如何才能少犯错误。要建立一种有效应对谷底的文化。第三,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