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庄秋水

生于70年代,1998年毕业于北大中文系。辗转南北,现为《看历史》杂志(http://blog.sina.com.cn/guojialishi)主笔。 好美服,耽逸乐, 热爱传统。 身为一个历史爱好者和写作者,推崇钱穆先生的两个看法,窃以为,此亦所有著史者和读史者所应担当之大义。 一、若一民族文化之评价,与其历史之悠久博大成正比,则我华夏文化,与并世固当首屈一指。然中国最近,乃为其国民最缺乏国史知识之国家。 二、惟知之深,故爱之切。若一民族对其已往历史无所了知,此必为无文化之民族。此民族中之分子,对其民族,必无甚深之爱,必不能为其民族真奋斗而牺牲,此民族终将无争存于并世之力量。

西门庆,酒色之徒的生财之道


  在西门庆的鼎盛时代,他几乎垄断了清河县的药材和纺织品销售。在不到五年的时间里,他凭借着自己的精明奸巧,和官府的亲密关系,一跃而为山东首富,经营典当行,放高利贷,买卖越做越大,俨然一位官商典型。

  这个脱胎于《水浒传》中的虚构人物,在明代万历年间成书的《金瓶梅》当中成为了故事的主角,尽管姓名未变,主人公仍号称生活在宋代,但故事中透露出的种种迹象,展现的却是晚明“市井贩鬻”、“逐末营利”的商业发展情形和由此带来的社会风气变化。

  西门庆的生财之道

  西门庆的财富到底有多少呢?

  《金瓶梅》第七十九回,西门庆纵...

Read more

梁启超的答案


  1922年,梁启超应苏州学界之邀作一篇演讲。他向在座者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进学校?”他估计回答十之八九是“求学问”。然后他又问:“你想学些什么?”,回答则可谓人言人殊。任公自己给出的答案,求学问为的是学做人。他说但凡一个人在学校里所学,数理化,史地,国文,英语,乃至哲学、文学、 农工商等等,皆不过是做人所需的一种手段。要成一个人,总要具备三达德——智、仁、勇,实现了的状态便是“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无论是教育家教育学生,还是自动的自己教育自己,皆应以这...

Read more

大变局中的父与子


  经过辛亥革命对“政治之父”的驱逐,到陈独秀们对“文化之父”的打倒,再经过文学家们的故事描述,父与子完成了具象化、简约化和大众化的想象过程,最终凝练出父与子二元对立的话语结构。

  1937年7月,国难当头,山河破碎。陈独秀独居南京老虎桥监狱,在四起的烽烟中追录往事,写下了两篇共一万三千余字的自传。第一篇名字便叫做《没有父亲的孩子》。陈独秀三岁丧父,虽过继给叔叔陈衍庶为子,实由祖父教养长大。相信“棍棒底下出孝子”的“白胡爹爹”,常常用几近于毒打的方式管教这个孙儿,还不止一次愤怒地骂他:...

Read more

记忆与重生


  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说,所有“现在的事态”,都是具有不同起源和节奏的运动复合体,今天的时间既始于昨天、前天,也始于遥远遥远的过去。但在今日的中国,似乎正在强化一种趋势:这个社会已经如此富有,可以任意挥霍它的资源,以致于它狂傲到不止屏蔽遥远的过去,还可以拆除昨天与前天。

  在几十年里,城市被当做可以随时撕毁的白纸。譬如出于商业利益拆毁从过去幸存下来的建筑,代之以能够提供更多方便和更符合时代情趣的建筑。最近北京梁林故居“维修性拆除”以及重庆蒋介石重庆行营“保护性拆除”,让人觉得这种针对“历史意识&rd...

Read more

流放者归来


  公元1735年10月8日,大清的第三位皇帝雍正龙驭上宾。朝廷的文书并未说明皇帝罹患何疾。于是,民间开始流传雍正暴死的种种版本。版本之一,是雍正为刺客所杀,头颅亦被携走,清廷只好以黄金铸造一颗假头下葬。《清朝野史大观》言之凿凿,这位入宫行刺的侠女,为“留良孙女某,其剑术之精,尤冠侪辈”。

  这自然是小说家言。事实上,在雍正严密的搜捕之下,吕氏一族怎可能有逃脱者?这位皇帝放过了曾静和张熙——策反川陕总督岳钟琪的直接主事人,但痛恨吕留良则是到了极点,屡屡形容他“恶贯满盈”“人神共愤”&l...

Read more

孤独的能力


  虽生于贵族之家,屠格涅夫幼年便已领略人类生活的残酷真相。他的父亲,一个破落贵族世家子弟,出于生计娶了年长于他的女地主;无心治家,最大的嗜好是向邻村少女献殷勤。他的母亲,命运乖蹇,三十岁时来运转,继承舅父的偌大家业;生性敏感暴躁,在醋意驱使下性情日渐恶劣。他对父母一腔柔情,却得不到温柔和爱抚。以现代心理学推测,与父母缺乏亲密联系的孩子,孤独中长大的孩子,容易缺乏安全感,进而发展为缺陷型人格。屠格涅夫小说中的男主人公大都意志薄弱优柔寡断,那便是他自己的影子。在巴黎,屠格涅夫曾向福楼拜倾诉心声。他自身充满女性特征,对他来说,书籍或世上任何别的东西都不能替代女人。他渴望爱情,却总是满怀激情地...

Read more

失踪的父亲


  整整三十九年了,陆莘行仍不晓得父亲是生是死。这位从小被目为才女的女子,在这一年,康熙四十六年(1707),决心记述父亲一生中最为惨痛的经历,为失踪的父亲留下一段人生记录。

  1663年正月十九日,七岁的陆莘行随同母亲兄长,按照惯例,在祭祀之后摘下新年家里悬挂的神像。在陆的回忆中,那些画像皆是一幅愁苦之状,事实上,那不过是陆家人彼时的心情写照。父亲陆圻没有和家人一起过年。他被牵连到一桩文字狱中,但此时他们皆未曾料到此案牵涉广泛,十数家为之人亡家破。

  事情源于湖州南浔镇富户庄廷鑨续修明史。宋元以来,汉族士人“国可亡,史不可亡”观念很深,如今明室江...

Read more

盛世寒士


  一七七五年冬天,黄仲则离开安徽寿州(今寿县),远赴京城。自七八岁始便写章作诗,他的天才之名早已在江南广为流传。那些才华盛放、情感缠绵之作,打动了许多人的心。

  他生活在后世所谓的“康乾盛世”,帝国国势臻于全盛,经济发达,文教昌明。将于下一年出生的皇族学者、礼亲王昭梿,后大加赞美本朝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百余年,称得上海内殷富。然而,生活在江南地区,上升的机遇则每况愈下。自从十六岁应童子试、在三千人中考取第一名之后,黄仲则在这条路上已经走了十年。他四次参加乡试,均名落孙山,不止意气消磨,身体也孱弱不堪。一面是功名遥遥,一面是生齿日繁—&mdash...

Read more

“洪二代”的流亡生活


  当天京城破天国倾覆之际,天王洪秀全的子侄们、天国诸王尊贵的后代们,或成了刀下之鬼,或成为海外流亡者。他们,和几千万或战死沙场、或沦为饿殍的生灵,是在这场叛乱的终局,而非天王的上帝面前,实现了“人人平等”。

  一.城破

  1864年7月19日凌晨,幼天王从睡梦中惊醒,赶紧跑去找两个弟弟天明、天光,他告诉他们,他梦见天京城坚固的城墙,在清妖的攻击下,轰然坍塌。

  上一年12月,清军第一次攻城,便是在深挖的地道里装满炸药,轰开了城墙的主干部分,不过那些试图通过突破口的清军被忠王李秀成所阻挡。这年春天,清军把南京城团团围住,外出求援的干王洪仁玕...

Read more

蘸满毒药的笔


 

   几十个流淌着毒药、被谋杀左右的侦探故事,始于某个午后一个年轻的已婚妇女在药房里的胡思乱想。      有的时候,我整个下午独自一人坐在药房里无事可干。当各个储备瓶都已经灌满备齐之后,就可以随心所欲,想干点什么都可以,只是不得离开药房。我开始考虑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写一部侦探小说。我的四周都是毒品、药品,也许应该写投毒案的题材……      婚后的阿加莎·克里斯蒂正逢英格兰战事,她到了医院的药房工作。于是,和姐姐麦琪曾经争论过的侦探小说的想法在她的脑子里翻滚。&...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