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乌娜姬

主要从事儿童文学创作,民族文化研究情感美文写作等

电影院里的起立


 

  十多年前我在读高中,那一年有一部叫《红河谷》的电影上映。导演是冯小宁,他是美工出身,拍了很多片子,像《北洋水师》、《大空战》等,是一位带着男儿血性的导演。

  我们学校是重点高中,学习氛围很压抑,大家都是来自各地的精英,为了考重点大学都卯足了劲,无暇外顾,这样的环境人和人的关系就紧张和冷漠了许多。有一阵子,为高考疲于奔命的我觉得自己像一尾脱水的鱼,孤零零趴在岸边的沙石上,无助地拍打尾鳍,张大嘴巴呼吸着越来越灼热的空气。这时,学校通知,下午包场看《红河谷》。接到通知,有人埋怨看电影耽误做题,也有人希望能用电影舒缓下紧张的身心,毕竟主演宁静是个大美人...

Read more

寂寞苍穹烟花易冷


    个人比较偏爱一种曲风的曲子,带着淡淡忧伤,像风从山林中拂过的味道。比较喜欢的一种香薰的味道就叫山林,有着淡淡的百草香和湿润的气息。这几年比较迷恋坂本龙一先生的曲子,剔透的前奏,大珠小珠落玉盘的随意,却有着直指人心的力量,听了大概有30多个版本的禁色,最后还是确定在博客页面收藏这首由押尾学吉他弹奏的劳伦斯先生,当然,最震撼的那版还是坂本先生自己钢琴演奏的,但我依然觉得能表现出曲子复杂心境和纠结情结的非这版吉他曲莫属,开篇的云淡风轻,到中间的嘈杂无奈,结尾轻轻淡出,实在符合坂本龙一演绎的那个脆弱纠结的世野井心境。直到前几天,友人发过来一首曲子,...

Read more

坦白从宽 回家搬砖


     

外子喜欢古币,淘了多年了,也不知道淘到宝贝没有,我这个人俗,忒俗,就爱那晃人眼睛的金子和玉石,一去博物馆就盯着人家金叶子金饼子看,小眼睛嗖嗖冒光,惹的保安总跟着我,围着我转来转去,担心这疯婆子砸开玻璃柜子。

因为喜欢古币,这段时间偶然发现个古币网站,觉得很不错,混迹其中,拍下不少东西,人家掌柜没当上,学会甩手了,从拍下到联系卖家到网银付款等等流程都交给我,美其名曰,我不会弄网银啊。于是他和那些泉友的来往几乎都是通过我。

看中一个小伙子的古币,淘了些,汇款时候,看到那小伙没写名开户行,我特意短信问了一下,结果那小伙回话差点把...

Read more

大唐西市庙会游


    几年前曾经给青岛少儿期刊写过《飞翔的四只船》一文,讲述了一位来自日本的遣唐使的故事,大年初五这天,站在大唐西市门口,看到那艘巨大的木船时候,我立马想到文中的遣唐使,这正是我写过的四只船的复制品,当然是微小而具体的复制品。

    大唐西市,是莲湖区政府在唐代遗址基础上修建是一个将旅游、休闲、购物、餐饮、娱乐、文化体验有机融合在一起的大型综合商旅文化城区,其中有国内首座由民间资本投资建设的遗址类博物馆--大唐西市博物馆。 

   “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落花踏...

Read more

泼妇一次,痛快


    街上有家店,叫泼妇鱼,路过的时候,外子说谁敢去吃啊,谁吃谁泼妇。我说那男的去吃呢?他说那就泼夫。

    我没有吃这间店的鱼,今天却泼妇了一次。

    去大菜市买菜,菜价真够高的,西红柿3元、角瓜3元、茄子4块5、黄瓜4块……买了点牛肉一个肘子,一点绿叶菜,年夜饭就吃这点了,家里俩人一狗,吃不来太多。看到市场门口有卖山药的,7块一斤,看着山药挺好的,称上2斤,卖山药的给我装袋,我刚拎过去,啪嗒,袋子不结实山药掉了,摔碎几段,其中一个...

Read more

酸菜饺子


    估计这段时间人品值不错,头几天去玉器店转,东北老乡送我两棵酸菜。一路拎回家,哎呦想不到这两棵特沉,看着我家那位拎着,我一个劲赔小心:您累了吧,换我拎会成不。估计人家能一眼看穿我在这虚头八脑逗咳嗽,假惺惺的,压根也没给我拎。

    到了家我赶紧给人家泡茶,让他上网看收藏,我乒乒乓乓厨房一阵倒持,剁肉馅,剁酸菜。这老乡真实惠,半棵酸菜就一大盆馅子,先包上两盆,紧着俩人一狗的胃,剩下的自己慢慢在厨房包。

    南方人特别奇怪,你们北方人过年是不是只吃饺子啊。其实,...

Read more

双生子儿:炒疙瘩和麻什


     

 

   炒疙瘩是老北京传统小吃,距今已有近百年历史。炒疙瘩过去是引车卖浆者喜欢,苦哈哈的果腹美味。随着时代发展,现在的炒疙瘩煮炒兼用,颜色焦黄,配以时令蔬菜,选料考究,吃起来又绵软又有劲,越嚼越香,已经进入高档次的北京风味馆子。

其实老北京炒疙瘩还有个兄长在陕西,那就是麻什,无论是选料搭配做法还是烹调口味上都和炒疙瘩相似度极高,真像一对双生子儿,当然从历史上看麻什的年龄要远远超过炒疙瘩。

  咱先看炒疙瘩的做法:

   面粉加水加点盐和成面团,盖布醒半小时,醒好的...

Read more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似乎每到年末岁尾,娱乐圈就总要掀起点惊涛骇浪,满足下众多人的八卦心态,所谓娱乐嘛,自然是乐呵乐呵得了,快过年,大家伙哈哈一笑,图个吉利,从这种程度看,这娱乐圈真就跟吉祥物似得。

  元旦刚过,农历看没过春节还不能算兔年,可这兔年的吉祥物小白兔却早早道喜来了:一个叫周觅的小伙在微博痛骂一个叫韩庚的小伙是乡巴佬。几秒后,该小伙又很小白兔的说自己号码被盗,以上言论皆不是本人所发。

  小白兔的枪法很准,躺着中枪的有叫韩庚的小伙、新浪网(你丫的居然防不住蓝翔技校)、蓝翔技校蒙面黑客某人。另外,本次盗...

Read more

过敏


     

  过敏这种现象不是人类特有的,我的狗就曾经因为感冒药中的某种物质过敏,脸肿的像只小猪,眼睛通红。当然我们很少听过动物过敏,也许是它们厚厚的体毛隔绝了空气中的有害物质,也许更简单,它们不会说话,不能捂着嘴巴告诉你我过敏了,我在咳嗽,我在发烧,我在发痒,别摸我,烦。

  说起来还真不是一种猴子变的,西方人对坚果类过敏的比较多,花生、榛子、松子等等,甚至还有很多人味精过敏。莫非他们祖先那种猴子是吃草的?整天树上颠来窜去的不碰坚果?还真是人在花丛片叶不沾身呀。这些人能生活在非中国地界是多么幸福,至少味精过敏这...

Read more

秦人的老(lǎo)鸹(wā)撒(sá)


     

  电视剧《大秦帝国》中多次出现秦人吃藿菜疙瘩汤的镜头,粗瓷大碗,热热乎乎,商鞅喝得稀里哗啦,就有人问,这霍菜疙瘩汤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疙瘩汤是我国北方常见的饭食,以蔬菜加面疙瘩加汤水煮成,因为清淡养胃,很多老人都比较喜欢这口,尤其是冬天,配上点小咸菜,喝一碗热腾腾的疙瘩汤,还是很惬意的。疙瘩汤在关中地区叫拌汤,也叫老鸹(wā)撒(sá)。拌汤,顾名思义,面粉和水搅拌后做的汤,老鸹,是乌鸦的俗称,但在关中方言中这个老鸹的鸹读成wā的音,撒这读sá,关中方言&...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