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饶毅

北京大学终身讲席教授, 生命科学学院院长,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

对真理和自然的态度,才是中国未来最大的挑战


  如果我们的科研产出不能超过西方、不能超美,难以想象我们能单纯通过商业模式的变更或分配方式的技巧走到前列。

  人家做发明、你来分配,天底下恐怕没有这般好事。只有产出强的时候,才有分配的主导权。而商业模式变化包括把一个商业渠道改成另外一个商业渠道,是左口袋与右口袋的关系,有时增加、有时不增加总量。一个大国分配方法、商业模式虽然重要,产出更重要、可能永远是最重要。而产出的领先必需科学和技术支撑的原创性成果。

  1

  中国在古代到底有没有过科学?

  第一点需要说明,中国流行一百多年的一种说法:“中国古代有很好的科学传统,到明清后中国科学落后于西方”,是...

Read more

中国未来与科学的隐患


  我今天主要讲四点:1)中华民族缺乏科学传统;2)中国科学发展的历史很短;3)华人群体盛行实用主义;4)中国未来需要自然科学

  中华民族缺乏科学传统

  第一点需要说明,中国流行一百多年的一种说法:“中国古代有很好的科学传统,到明清后中国科学落后于西方”。这是误传,误传的原因含有善良的成分。鸦片战争后,中国内忧外患,国人希望中国强大,提出来我们“古代行,现代不行”以便鼓励自己。这种的说法传给外国人,特别是由英国的李约瑟再用英文说一遍,出口转内销对我们的心理有很大的安慰作用。

  这一说法违反基本事实。中国在古代有没有过科学?有,...

Read more

海外华人的“乖孩子综合症”——从两位犹太科学家的故事说起


  离开中国本土的华人,本来气质各异,可是海外华人这个群体在国际社会和居住国,却形成了“乖孩子”的刻板形象。这形象无论是受外界影响或者是由于本身的心理而形成,都对华人发展有影响,而且它也成为一种心理限制,让华人在无形中要取悦、适应居住国,不能自由地、有创意地发展;它还可以扭曲华人和祖国的关系。移民与祖国和居住国的问题,当然不是新问题。犹太人所需要处理的族裔和侨居地关系与之相似,而且历史更长,有时所牵涉的问题还要更复杂一些。因此,对中国人和华人来说,了解两位态度截然不同的犹太血统科学家的故事,也许有意义。 

  这里讲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并不是因为他们的...

Read more

科学精神与中国走向世界


  今天的“科学精神在中国”论坛,我想讲两点,都与科学精神有关。第一点科学精神与中国科技体制;第二点是科学精神与中国走向世界

  我们都知道科技体制和其他体制一样,对我们中国的发展非常重要,科技体制对我们中国的科学和技术的不断发展非常重要。很长时期经过很多人努力改革我们的科技体制。其中有一个简单的问题,什么时候科技体制改革到位。这个问题的回答有两层:第一,科技体制的改革是一个永恒的,随着不同的时间、空间,科技体制需要不断地调整,这是从长远来说。第二,在一定时间和地点,科技体制改到一定的模式,应该到位了。

  但是,如何判断到位了?

  这就要看体制是不是真...

Read more

我为什么反对中国学生上美国顶尖大学?


  上顶尖大学的本科或研究生院,对于大多数华人来说,或许真的不如去上“次尖”大学或研究生院,能让自己获得更好的发展。

  1事实未必有看起来那么光鲜

  一般而言,无论海内外的华人父母,大都简单地认为上顶尖大学或研究生院只会对子女有好处。这当然是有可能性的,有时也的确会发生。但是,还有另一种可能性,也许发生更频繁——那就是对于大多数华人的孩子来说,上顶尖学校也可能对其造成影响一生的负面作用。

  一般国内的人会觉得这种说法令人惊讶,海外华人中也不流传这种看法,原因是绝大多数华人并不知道这是事实:因为绝大多数华人或没进过顶尖院校,或即便...

Read more

到底要不要送孩子出国读书?


  如今,有些家长在考虑两个问题,一是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不要引进西方的方法,二是有些孩子要不要送到西方去进行教育,比如到美国或英国去接受学校教育。这些问题都与中美教育的差异有关。

  年龄太小不宜出国读书

  我不主张国内家长送小学生、中学生去国外读书。主要原因在于,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和家庭的关系、和家庭成员的亲密程度密切相关,与家庭分离对他一生会有很大的影响。

  我见过一个极端的例子。我在美国华盛顿大学任教之初,曾有一位中国外交官的儿子在那里读书,他在比较小的时候就被送到美国去,举目无亲,不能排除孤独对他的影响。他后来生了病,不是学业问题,回国探亲时自杀了。要考虑到家庭的温暖对...

Read more

以智力推动科学,以科学贡献社会


  如果,科学家在中文是崇高的词汇,而在英文是一般词汇;

  知识分子在中文是一般词汇,而在英文是崇高词汇。

  那么,

  什么是科学知识分子,有不同看法;

  如何做科学知识分子,有不同方法。

  科学知识分子有两种:Intellectuals in Science,或 Scientific Intellectuals,分别侧重在科学研究中以智力为重、在社会中承担科学家的责任。

  解析科学知识分子可从三方面入手:科学研究、科学知识、科学责任,它们分别对应专研、思考、担当三种特质。

  本文并不认为科学知识分子高于科学家或知识分子,而是探讨科学知识分子的特色。

  目...

Read more

我们尚未向世界证明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智慧的民族


  以下文字摘自2016中信书院线上年会上的演讲。

  我今天主要讲四点:1)中华民族缺乏科学传统;2)中国科学发展的历史很短;3)华人群体盛行实用主义;4)中国未来需要自然科学。

  中华民族缺乏科学传统

  第一点需要说明,中国流行一百多年的一种说法:“中国古代有很好的科学传统,到明清后中国科学落后于西方”。这是误传,误传的原因含有善良的成分。鸦片战争后,中国内忧外患,国人希望中国强大,提出来我们“古代行,现代不行”以便鼓励自己。这种的说法传给外国人,特别是由英国的李约瑟再用英文说一遍,出口转内销对我们的心理有很大的...

Read more

科学的病,出在文化上


当前更为紧迫和重要的任务是,科学精神要在文化上深入人心。

重温科学史,是为了让今天的人们不再沉醉于虚构的辉煌中

■科学和技术,两者虽密切联系,却区别甚大

■“中国古代科学先进”的说法,并不符合历史实情

记者:您有一个观点:相比科学,中国古代的技术稍好些,但总体上也是落后于西方的。但在生活中,人们常常将科学和技术视为一体。

饶毅:科学是人类探索、研究、感悟宇宙万物变化规律的知识体系的总称,是对真理的追求、对自然的好奇。而技术是人类在长期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知识、经验、技巧和手段,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方法、技能和手段的总和。

科学和技术,...

Read more

从知识分子到《知识分子》


“无论按比较宽泛、还是狭义的‘知识分子’定义,我恐怕都逃不脱‘知识分子’的标记。” 著名海归生物学家饶毅如是说。确实,自回国以来,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任上改革、2013年卸任院长、参与转基因争论,还有近期引发疯转的关于屠呦呦的系列文章,饶毅坚持推进科技教育体制改革,其独立立场和批判意识在中国公共社会空间形成了一连串重要讨论,打破了我们对科学家在公共舆论中沉默和窃窃私语的惯性认知。

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饶毅慢慢意识到, 在当下中国,体制改革一定需要文化上的改良和推进,文化上不来,体制改革就改不...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