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任小岗

笔名秦韵,生于20世纪70年代,工科毕业,从事过企业和媒体工作。个性张扬而内心孤独,挫折不断然激情不减;爱好写作,却苦于难以开启自由写作天堂的大门。写有《春潮》《锦绣三秦》《长安颂》《文明的图腾》四本文集,混得陕西省作家协作会员头衔,其实文不精,名难副,只是痴心未改。联系方式:EMAIL:[email protected]:13629285339QQ:909304691

让阳光普照精神家园


——记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先进个人党军谋

 

 

  不高的个头,方正的脸庞,有力的步伐,风趣的话语,蒲城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大队长党军谋身上,有一种天然的亲和力。2020年8月,他捧回了沉甸甸的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先进个人奖牌。全省获此殊荣4人中,他是唯一一名县级先进个人。荣誉的背后凝结着多少心血和汗水!

  机关建设焕生机

  2016年6月,党军谋被组织调任县文体广电局党委委员兼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大队长。上任伊始,工作经费严重不足,机关运转困难。全大队22名工作人员仅有三间办公...

Read more

蒲城探索群防群治义警模式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为了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探索新形势下群防群治新途径,蒲城县公安局以党建为引领,紧紧围绕“基础牢、出事少、治安好、党和人民满意”的新目标,坚持和传承“枫桥经验”,从“...

Read more

此心安处是吾乡


  大荔是一座有着3000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地处黄、渭、洛三河交汇处,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草原文化与中原文化相互融合。在一代代、一批批才华横溢、睿智而富有灵性的大荔文化人推动下,建树、传承了极富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构成了中华民族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文化财富,特别对周边地区以及在外工作的大荔人,产生了极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在这瓜果飘香的日子里,来到风景如画的天府之国,站在华夏文明的源头,我心潮澎湃却又心绪惴惴。要说,我与大荔颇有缘分。我的祖辈生息在华阴,位于大荔的南边缘;后因修三门峡水库迁至蒲城的龙池镇,位于大荔的西边缘。当年迁移时丢掉了许多家当,但珍藏有一件同州皮货,我的祖母...

Read more

把好第一关口 倾力服务三农


——蒲城县农资商会经验材料

  蒲城县农资商会是以服务商会会员为宗旨,以教育提升会员的整体素质为目标,以规范农资市场有序竞争为准则,以搭建农资经营管理、技术交流,商贸合作为手段,促进会员知法守法,诚信经营,推动蒲城县农资市场健康发展的民间组织。自2009年7月成立以来,在县工商联的领导下,商会坚持“教育引导、行业自律、诚信经营、依法维权”的方针,充分发挥在社会活动中上接政府,下连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广大会员怀着“农资产品是粮食安全的第一关口”的使命感,为服务“三农”,推动全县农资行业自律及农...

Read more

构筑心灵的精神家园


——代序《文明图腾》

 

    黄土高原与秦巴山脉间的广袤水土,就是我们生兹长兹念兹的关中平原。它禀赋的胸襟气度和深沉意境,像滚滚渭水流淌不息;它内敛的人文色彩和思想内涵,全被周秦汉唐文化笼得严严实实。每一块厚重的秦砖,都雕刻着岁月的痕迹;每一片斑驳的汉瓦,都包裹着沧桑的故事。浩荡的历史长河漫过了春华秋实,漫过了霜天雪月,漫过了人类史前文明的最初阵痛……

    穿越时空的隧道,我们的根在哪里?

    当炎帝和黄帝率领着他们的部落,定居在秦岭北麓渭河冲积而...

Read more

大美木艺


——蒲城县龙明佳古典家私有限公司专题片

 

  「 Part 1   风(书法表现)」

  出“将相故里”蒲城县城,沿西禹公路西行,经陕西天文台,过桥陵不远,便是素有“花炮之乡”美誉的历史文化名镇——兴镇。它北倚桥陵,南壤九龙塬,东濒漫泉,西毗苏坊。过去因兴盛造纸亦称“旌仕坊”,又因商业发达而叫“兴市镇”。

  “秦中自古帝王都”。唐王朝皇帝陵寝十八座,在蒲城境内,沿丰山龙脉就有五陵:...

Read more

龙池镇乡村见闻


  

      端午假期,回到家乡蒲城县龙池镇金星村,探亲访友聊家常,与基层干部群众促膝谈心接地气,一路所见所闻,生发出颇多感悟和启示。

  龙池镇东有洛河绕境,与大荔县隔岸相望,西接党睦镇,北靠龙阳镇,南与临渭区接壤。面积64平方公里,人口3.5万。相传古时此地有一池,偶有一龙,降伏池岸,故名“龙池”。全镇虽处县城东南一隅,但交通发达,境内地形平坦,原钤路、蒲大路、龙蔡路穿境而过,村级柏油路连通各村;全镇耕地面积7.2万亩,地处东方红、龙阳、洛西倒虹灌区,灌溉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97%以上。水利是农业的命脉。龙池镇一直是全县粮、...

Read more

高举“爱国”和“科学”旗帜


 

 ——陕西期刊界抗疫在行动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陕西期刊界以家国情怀为己任,以科学精神为导向,坚守期刊阵地,发挥期刊功能,聚焦疫情防控及社会治理,奏响战“疫”号角,彰显担当底色,营造出浓厚的舆论氛围,为解释和解决现实问题贡献学术智慧,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凝聚强大精神动能。

  时政杂志  鼓舞士气

  陕西省委党刊《当代陕西》是以党建为主、兼顾综合的时政类杂志。抗击疫情以来,杂志社第一时间行动,派出多路记者分赴陕南、陕北、关中多个市县实地,采写了《“我是党员我先上!”》《&...

Read more

太极之源 上善若水


  

       宝鸡是宝地,宝地育人杰,宝地涵宝水。

  上古时,伏羲于渭水之滨观天象四时,悟天地之道,演绎太极八卦。3000年前,文王在此推演六十四卦,著书《周易》。700年前,道教宗师张三丰在金台观修真悟道、创立太极拳、羽化成仙。

  岁月悠悠,世事沧桑。21世纪初,在中国宝鸡金台区硖石虹梁景区、秦岭山脉中,发现了迄今为止全国乃至全世界富含矿物质的绝佳水源地,它刚好位于“中国硒谷”“地球黄金水源带”。国家健康饮水专委会秘书长马锦亚、中国著名水专家李复兴教授,慕名考察后大赞道,&ldquo...

Read more

宗光耀:塞上老人的慈善路


  

  徜徉在塞上明珠榆林,提起宗光耀老人,个个竖起大姆指。

  榆林市慈善协会会长刘洪感慨地说:宗老为我们牵线一个慈善项目时,从北京坐火车赶来,住了一晚上宾馆,第二天办完事又坐火车回去;为了省钱,早早就把房间退了,一个人在街上转。他都80高龄了,退休前还是副部级领导!

  宗光耀1937年出生于陕西省定边县,长期从事外交工作;曾任新华社澳门分社副社长、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联络办副主任。2001年,他退休后投身公益慈善事业,开启了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人生之路。

  不遗余力  宣传“一国两制”

  1989年,宗光耀被派往澳门工作,担任新华社澳...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