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姚轩鸽

陕西省伦理学研究会副会长、秘书长。

五四的功德与缺憾


 

 
 
五四的功德与缺憾
姚轩鸽
 
 
风雨苍黄,九十载白驹过隙。
回望百年中国近代史的发展演化轨迹,希望与绝望曾经相伴,屈辱与自豪仿佛如昨。多舛命运的吊诡,一刻也不曾告别过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几千年封建专制主义的阴魂至今依然驻留生活在伪现代化时代国民们的意识深处,皇权崇拜,权力至上,奴性十足的传统惯性如影相随,从来没有离开过左右国人日常行为选择的坐标。因此,每一次看似轰轰烈烈的调整与改革,大多会在短时间的喧嚣与鼓噪之后,向权力及其既得利益者集团缴械投降。结果,一次又一次迫使中华民族与人类文明大道擦肩而过,错失现代化...

Read more

存在的命运与震撼


 

 

 

存在的命运与震撼

――李泛《凉山彝家》摄影作品精神意蕴解读

 

姚轩鸽

   

李泛西部影像之《凉山彝家》即将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倾情推出,我有幸先睹为快,又一次接受那些承载着无数苦难摄影元素符号的震撼与辐射,仿佛又一次走进生命的精神道场,历受了一次别样的布道与洗礼。

在李泛捕捉并构筑的黑白世界里,生存的快感与狂喜,总被一种朦朦胧胧的光影遮蔽着,更多款待我们目光与心灵的礼物,常常是那些看似平淡与微弱的苦难意识以及悲天悯人的人道情怀。当世间芸芸的摄影家,将自己珍贵的镜头对准精英们的自得...

Read more

美德的叩问与求索――读吴然《优良道德论》


  理想道德未必就是优良道德,可能只是优良道德的一部分;反过来,优良道德也未必完全等同理想道德,很可能是理想道德的一部分。这样,在理想道德与优良道德之间,就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个“灰色”区域,二者呈现一种既相互联系相互交叉,又相互矛盾相互冲突的关系。因此,辨析理想道德与优良道德的内涵及其关系,就成为科学伦理学理论与实践的基本问题。对这个问题所持的立场与价值判断,也就成为区别不同学者研究成果类型及其优劣的标准,也就成为判定其学术主张是否接近“道德价值”的根据。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笔者认为新近由人民出版社推出的吴然先生《优良道德论》一著,...

Read more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探索新思路


  十六大以来,从“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确立,到和谐社会新理念的提出,再到将和谐社会构建作为六中全会的主题,其间所蕴涵的执政理念创新与进取精神,直接现示着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执政思维与策略上的成熟与稳健,预示着未来中国新的执政理念与话语体系的初步形成,展示着一种勇于归依人类社会治理大道的魄力与胸怀,其突出特征在于它所具有的开放性、兼容性与前瞻性。因此,构建和谐社会既是一种执政新理念的呼唤,更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当前必须直面的理论与实践课题。

  一

  和谐社会,其实就是互利互惠、“己他”两利的社会。和谐社会的本质...

Read more

梦想与期待――“活力社会”的实现途径与策略


  “和谐社会”有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六大”基本特征,但唯有“充满活力”一项寓意最为深刻深远,其本质就是自由自主精神的委婉表达。因此,“充满活力”所蕴含的民主、法治、宪政等社会治理者的大道精神趋向,为未来中国社会治理价值导向系统的结构性调整,预留了十分广阔和值得预期的想像与期待空间,其理论与实践价值不可忽视。

  一

  “活力”是指具有生机和生气的努力与奋斗,是指活动者所具有的一种富于生机的生命状态。根本说来...

Read more

面对SA8000:我们还有选择码?


面对SA8000:我们还有选择码?

 

● 姚轩鸽

 

2005831,“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北京宣言正式面世。从此,中国企业和政府走出了犹疑与徘徊,以开放、文明的姿态主动拥抱SA8000道德认证标准。《北京宣言》强调:“一个没有社会责任意识的企业不可能永续经营,而一个缺少社会责任意识的企业的社会也不可能健康和谐地发展。”

这个姿态性的宣示意味着,关于SA8000道德认证标准是一种空想,还是一种负担,是一种阴谋,还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的问题?中国已经做出了积极的回应。然而,对大多数企业,特别是内陆企业、...

Read more

仇富心理:究竟谁在妖魔化穷人


仇富心理:究竟谁在妖魔化穷人

    姚轩鸽

 

穷人的命运似乎总是与悲惨连在一起。尊严、荣耀、地位、富贵等等,总是对富人趋之所鹜。

穷人在历受了饥饿、艰难的生存挣扎之后,还要承受来自富人及其帮闲的污辱、诅咒,和一次又一次的妖魔化。这错不在穷人,那又在哪里呢?

2002年,古老的中华大地又一次掀起对穷人的妖魔化运动之风。起因原是很一般的偷税案件,这都因偷税的主人是名噪影坛的大名人刘晓庆而被附加了特别的意义。先是引发了一场关于富人致富合法性的讨论,这便使“查税风暴”的舆论冲击重重地撞击了一些富人忐忑不安的心,加剧了...

Read more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直面的挑战与对策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直面的挑战与对策

 

姚轩鸽

 

十六大以来,从以人为本新科学发展观确立,到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再到将和谐社会构建作为六中全会的主题,其间所蕴涵的执政理念创新与进取精神,直接现示着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执政思维与策略上的成熟与稳健,预示着未来中国新的执政理念与话语体系的初步形成,展示着一种勇于归依人类社会治理大道的魄力与胸怀,其突出特征在于它所具有的开放性、兼容性与前瞻性。因此,构建和谐社会既是一种执政新理念的呼唤,更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然要求。

一、和谐社会的内涵与本质

如何理解和谐社会的内涵与本质,这是构...

Read more

价值视野中的新科学发展观审视


    [按:坦率地说,从价值理念层面看,“以人为本”新科学发展观回归了社会治理的大道本源,皈依了人类几千年来积累起来的普世价值怀抱。至于这个理念的实现,笔者认为,必须保持理性的期待,甚至比较悲观!!因为,以人为本的新理念要转化为能使社会人普遍受惠的公共政策和社会行动,其前提条件是新理念所包含的新价值要真正嵌入既有的社会价值系统。社会价值系统以各种成文法和习俗惯例制形式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并构成广义的社会制度系统。但提出这个理念毕竟是一种进步,应当看到这一点,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地拒斥。我认为,对“以人为本”新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应当给予特别关注。事实上...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