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张炜

1996年12月起,在《国际金融信息报》任记者。1997年12月进入《中国经济时报》,常驻上海,主攻财经报道。2002年5月,被聘为中国经济时报高级记者。2002年7月起,应邀在搜狐财经网开设了发表独家文章的个人专栏。坚持勤奋写稿,每年公开发表的文章超过50万字。擅长于财经分析,尤其视角独特,观点新颖。

“经济中考”对股市影响偏中性


  “经济中考”成绩对股市影响偏中性,该成绩为股市打造了“业绩底”,表明基本面不支持股指深幅回调。可如果过度将其“捧”为利好,或许在反弹中遭遇紧缩政策的压制。

  国家统计局7月13日发布数据显示,上半年GDP同比增长9.6%。这一数据好于市场预期,化解了对中国经济“硬着陆”的担忧,但也带来货币政策继续偏紧的预期。

  PMI的连续走低,使市场对经济增速放缓有一定的思想准备。去年四季度GDP同比增长9.8%,今年一、二季度分别增长9.7%和9.5%。虽然增速下滑的迹象较明显,但现有...

Read more

粗鄙的财富


  我们倾尽全力积累起来的物质财富,能够保存下来吗?历史上我们拥有的财富已经够多了,却没有传递下来。我们不得不一次次从头开始,再来治理我们的“一穷二白”。

  现在,我们为国民生产总值的飞跃再飞跃而忙碌,一直这样下去,这就是我们全部的生活和目的?我们再富,富得像当年的齐国临淄一样,最后又能怎样?

  对于齐国灭亡的一个总结和反思,就是物质主义商业欲望无限度地膨胀,整个商业机器高速旋转,达到了一种灼热的程度,最后使社会框架融化和垮掉。金融大厦会垮掉,伦理大厦也会垮掉。

  有人做过统计,康乾盛世时期的国民生产总值,占全世界的几分之一,但最后如何,我...

Read more

外资唱空A股不足惧


  A股又一次迎来外资投行的集体唱空,而且,这次唱空与看空中国经济的声音同时袭来。这让投资者担心“跌跌不休”的股指会不会进一步深跌?

  此次唱空的瑞士信贷银行发布研究报告,将上证综指未来12个月的预期目标从之前的3650点下调至3000点,同时,被调低的还有中国明年GDP的增速。该行担心中国经济硬着陆的风险增加,将中国2012年GDP增幅预期由之前的8.9%下调至8.5%。与此同时,不少海外对冲基金开始谈论“做空中国”。市场上爆出消息称,在上周一份致客户的邮件中,高盛建议客户退出一项人民币的看涨交易。

  中国经济出现增速放缓...

Read more

国际板不能脱离A股二级市场的感受


  国际板的推出究竟还有多远?如果按管理层所说的“是顺产而不是剖腹产”,那么,对条件成熟的判断不该过于匆忙,更不能脱离A股二级市场的感受。

  推出国际板的首要目的不该是为了国际化,而是搭建投资者赚钱的平台。在A股本身“自顾不暇”,及海外股市重现调整风险的情况下,国际板的推出只会带来赔钱效应。

  “推出国际板越来越近了”的官方表态不断传来,有业内人士称“技术层面的问题均已准备就绪,主要取决于领导层的决心”。然而,近期A股市场出现的震荡,表明看似“万事俱备”...

Read more

滞胀担忧利空股市


  A股市场再次陷入泥潭。5月17日,上证指数盘中一度创出2821.20点的调整新低,较4月中旬累计回调近8%。对投资者来说,信心再度面临考验。

  4月中旬之前的三个月,上证指数从2600多点最高反弹至3062.53点,上涨约15%。在通胀压力增大及紧缩政策接连出台的背景下,A股不跌反涨,体现出市场人气的高涨。当时,以银行股为代表的蓝筹股走强,让投资者看到了股指“更上一层楼”的希望,期盼“二八转换”成为股市新的上涨动力。

  然而,A股的反弹并未持续。这三个月中,股指上涨的根源不是银行股迎来转机,而是另有两大原因。一是期盼炒楼...

Read more

日本地震带给金融市场余震有限


  发生在3月11日下午的日本大地震,当即波及金融市场。随着日本地震对日本经济的负面影响逐渐显现,将给新一周全球金融市场带来不确定性,但心理影响大于实际影响,“余震”的威力有限。

  此次地震发生在北京时间11日下午1点46分左右,迅速导致亚太股市“跳水”。当日下午2点左右,上证指数反弹至盘中高点2966点附近,在日本大地震消息传来后,跌至2933.80点收盘。地震爆发之后,日本股市尾盘十几分钟内,交易量骤增,超过31.5亿股的抛盘猛砸日本股市100多点,收盘下跌3.17%。与此同时,黄金受到避险资金的热捧,国际金价小幅反弹,当天纽约...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