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马志国

事不因争而理,人不因辩而直。

IPO规则改革的重大利好——IPO承销制度的马氏规则


【请听来自民间智慧的“赊销”规则】很久以前,农村家家户户养鸡养鸭,但是太小的鸡雏鸭雏不是每个人都分得出公母,于是出现了“赊销”。比如,卖鸭子的保你都是母鸭子,你可以先买回去,鸭子钱记账,“秋后算账”,秋天鸭子长大了,分得出公母了,再收取实际的钱数。这种方法在中国的农村流传了也许千年。不妨拿来一用这种精神,但不照搬。

IPO承销制度的马氏规则,原则是“将承销商考评和收益市场化”。

IPO承销制度的马氏规则:
1,承销商佣金实行分期计算,而不是一次性计算;
2,承销商佣金计算的时点之间应当...

Read more

我们不欢迎“无尊严”的中国造——跳楼无辜,工厂有罪


富士康:“跳楼而不是跳槽”的绝望,“推手而不是援手”的旁观。

富士康12跳了,可悲的是有人在谈8090的心理素质,而且这种声音又被逐渐的放大。
本来是不想说什么了,可是昨天从媒体上听到的声音让我不得不想出来说几句,因为太多的声音在指责跳楼者的心理素质,如果真的是因为心理素质,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形成的?难道他们从娘胎里出世的那一刻就注定这样的心理素质吗?

质疑一:
8090的劳动者多了去了,为什么偏偏是富士康12连跳?
见到有张图片上面一人打着标语:反对富士康的跳楼文化。
当跳楼在一家企业成为一种现象而不是个案,那么应该出来被剖析的...

Read more

【原创】IPO承销制度的马氏规则


新股发行、新股发行、新股发行......

新股发行势在必行,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但估值必须合理——这个合理不是在承销的一瞬间说了算的,要让市场来认可——推进承销商考评与收益的市场化。目前的承销制度又被指责有推高PE之嫌,是不是可以有种方法,使得新股发行的价格趋于合理,而不是让上市公司和承销商“被”有缺陷的承销规则放在一个“圈钱”的称谓上,既能够满足上市公司融资需求,又能够使股民真正找到有成长性的公司,而承销商的收益应该和市值的成长性相关,而不是一次性收益。

【请听来自民间智慧的&ldquo...

Read more

CPI的BUG——农产品杠杆原理


    炒作耐储运的农产品,如果物价上涨,必然形成货币紧缩预期,股市下跌,那么低位吸筹,抛售农产品套利,通货紧缩预期解除,股市上涨,低吸时得到的筹码升值。
    比如大蒜等耐储运农产品,一旦形成囤积暴富效应,就会削弱商品流通,并在相关农产品中形成连锁共振投机。如果十个亿可以控制干辣椒期货,那么必然有百亿的收益。这就是囤积大米比囤积黄金更可怕之处。
    物价高企不是货币流动性充裕,而是商品供给不足。自然灾害后物价上涨却被认为是经济过热?可是这就是现状。只看数字装糊涂就是利益代言&ldquo...

Read more

民生只是个传说?炒楼是谁的寂寞?


民生只是个传说?炒楼是谁的寂寞?

区分投资创富与阻碍民生,规范炒楼现象退出民生领域。


  做个假设:
  假设1,如果你有足够的钱,是不是可以无限量的收储粮食?那么你最多可以“被允许”买多少呢?
  假设2,如果你有足够的钱,是不是可以无限量的收储黄金?收储这么多的黄金最后又会用来做什么呢?

  如果很多人吃不上饭,而你囤积了大量的粮食,那么掐着别人脖子的时候,你可以漫天要价。问题在于这些挨饿的人是不是可以容忍。
  并非每个人都有黄金,更何况是大量的黄金,如果你囤积了大量的黄金,那么无疑在物质上这...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