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的文学创作从数量上看是繁荣的,当今的文学批评仅从数量上看也很繁荣。如果注意一下每个时段集中评论的话题和作品,我们又可能会产生一种话语自我繁殖和理论过剩的感觉;而富于主体精神和独特见解的、有个性风采的、敢“剜烂苹果”风格犀利的、有言语美感的评论却很少见。这“过剩”与“不足”之间,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文学批评文章之所以给人“过剩”之感,在我看来,首先是因为同质化、平庸化的东西太多,它们的角度、思路、思想资源、评价标准、话语风格都大体一样,既提不出什么尖锐的问题,也不可能作出什么意外的评价。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