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卞秉彬

中国中产问题专家,独立民生观察家,民族主义公共知识分子。中央电视台特邀人力资源顾问,中国商业联合会特邀外联荣誉嘉宾,致力于中国中产阶层的精神价值观的研究与传播,由于其率先将职业顾问理念引入中国,被誉为中国职业顾问第一人并因其致力于将“不会跳槽的人是可耻的”“就业权就是人权”等学术观点改变国人就业价值观,于2005美国总统主导的人权组织PTP授予历史贡献荣誉。2008年推出“中国经理人成长报告”“中国中产阶层生存质量报告”。成功界定卞氏351中国中产阶层划分定义(小康到富人阶层),被国际社会广泛关注,早年曾历任网易和易趣人力资源资深总监,是中国最早实践员工期权激励的人力资源专家。因其独树一帜的管理理念对中国新经济人力资源管理的推进意义,2001年被业内权威的香港CHINASTAFF评为唯一年度亚太区上海经理人奖。其专著《白领是怎样炼成的》、《求职易经》、《选择深圳》《新经济人力资源管理》《知识游牧族的团队建设》等以成为白领畅销书受到高度评价。现在多家专业媒体开设专栏,受到CCTV、华尔街日报,伦敦泰晤士报,新加坡南华早报,东方卫视、北京卫视、深圳卫视、河北卫视、教育卫视,第一财经等的专访

如何找到最适合的工作


俗话说,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根据中产阶层生活质量报告数据统计只有不到20%的人在真正“适合”的职位上工作,而且因为他们对自己对职业分析透彻,发展前景广阔;近50%的人与职位的契合度只达到了基本合格水平,许多局限性造成他们的就业范围十分狭窄;剩下的就是个人与工作不能匹配的人群,他们始终徘徊在“理想的工作”之外。
    这就好像一个职场的80\20定理,职业人要充分了解职场规律,才能尽快进入那“20%”的职场圈,成为职业成功者和财富拥有者。没有科学的理念、高效的方式和合理的方法,你将永远属于另外的“80%”,生活在职业痛苦与郁闷之中
案例:
 &nb...

Read more

用政治能力搞定职业“七年之痒”


我的朋友宋微微在电视台已经做了七年编辑了,七年中,眼看当初的同事跳槽的跳槽,出国的出国,变化都很大,只有自己,守着这块自留地一样的工作,今年已经是第七年了。社会地位好,收入也不错,这些都是她至今没变化的原因。但让她苦闷的是,总是这么编编发发的似乎不是个发展的路子。电视台的领导都是外面空降过来的,接下来自己该怎么办呢?

 

“为什么我的事业好像发展到头了?”几乎每一个工作到第7年的职业人都会遇到这个问题,并深受困扰。就好像婚姻之痒,职场同样有“七年之痒”。据中国中产阶层生活质量调查显示:迈入职场第7年是由中层迈向高层的关节点,这时是职业人最有可能出现事业“瓶颈”的时侯。在这一...

Read more

作为上海人,我有权质疑上海的人情味和管理能力


上海胶州路大楼离我父母的寓所就一条街之隔,这个区域属于静安区的高档楼盘区域,均价都是在四万元到七万元之间,离著名的南京西路商业板块就十分钟路程。上海作为全国地价楼价最高的所在,在结束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界博览会的今天,在楼脆脆之后又演绎了楼火火的此刻,我作为从小上海出身成长的原住民,不得不强烈质疑:

 

如果这个板块的公寓可以燃烧,那么上海还有什么地方的楼盘是不会燃烧的?

 

1,首先静安区是上海管理水品最国际化的区域之一,无论是南京西路商业区还是静安寺板块文化区域,或者是曹家渡板块开发区都是集合了城市高端的审美和历史

 

2,上海自世博会以来一直以官...

Read more

谁是工资六千变穷人的罪魁?


    赵普公布的工资六千和2005年由我主持的白领收入调查结果相比可谓物是人非,2004年我们根据调查的结果把工资5000元以上设为高薪收入的起点,今天虽然没有任何官方数据来推翻,年初甚至有官方表示要把收入12万设为富人阶层并考虑以后作为调整收税的标准,可是我在博客中已近明确态度:抗议!工薪阶层的薪水被严重缩水的事实始终被回避,如今赵普让大家直面皇帝的新装:六千已经是“穷人”的收入。谁是罪魁?

 

    我预测这只是工资民怨的序幕,CPI今天公布也超预期增长达到4.4%(预期4%),昨夜央行也突然推出银行准备金率再...

Read more

房价不跌,社会不稳


房价在中央政府的屡次打压下,力挽狂澜,处变不惊,更有甚者卷土重来,各地房价又显量价齐升态势,如此牛劲冲天,到底是官僚资本市场发展规律还是中央政权不力?

 

纵观中国历史,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间的力量博弈关系总是牵扯到最后历史的巨大变迁,辛亥革命以来,并未根本性的改变中央政府的集权化管理模式,无论什么样的时尚价值观,都未曾根本动摇执政者的中央集权模式,反之,就会产生各类社会动荡和分裂,甚至直接导致历史变迁。。。

 

此次,楼市价格的背后,其实就是中央政府和地方利益集团以及官僚金融垄断资本之间的三方博弈,虽然,冒出很多发大财的开发商,但是那些都是浮花浪蕊之辈,真正较量...

Read more

“扫黄”是掩耳盗铃的封建余虐


中国近些年跃升为世界第一性开放的国家,平均性伴人数也是世界第一,如果你不相信,就去看看你住的酒店房门下的性广告,或者钟点房旅馆的数量,或者各类酒吧会所养生按摩足浴,或者各个网络交友论坛,或者各种以性为主题的QQ群或MSN,再怕麻烦你可以到路上随便找个八零后或九零后,你说你想和他/她做爱,看看对方是否会去报警或给你一个巴掌?!即使对方这么做了,你可以做个问卷调查,看看有多少人支持,又有多少人认为小题大做?

 

性交易,性交换遍地开花,反对性似乎就是反人类,反人性,而就此,中国自五六十年代流传下来的扫黄已明显过气于多数中青年人的价值观倾向,更重要是,用扫黄名义去实施特权垄断娱乐...

Read more

下一个“舟曲”在哪儿?


舟曲大灾难和之前在舟曲的矿产资源的过度开发脱不了干系,无底线的官僚资本主义历史时期的人性极限,给我们敲响了一次又一次的警钟!

 

无论是假紫砂,还是用洋垃圾做的一次性饭盒,还是经久不衰的三聚氰胺牛奶,还是过度农药的蔬菜水果,还是参假的稻花村大米,还是涂了工业颜料的黑米,还是打了工业胶的冬虫夏草,还是有致癌荧光粉的茶包,还是用污染水源做的净化水,还是加了致癌物质甲醛的窗帘被单或油漆,家具,壁纸。。。。。。

 

我们活在一个巨大的人造生命灾难的巨大威胁中,巨大的摧毁我们的“泥石流”什么时候会爆发而来,我们不得而知,当我们举国哀悼的时刻,切莫忘了守护生命,匹夫有责!

Read more

婚姻法是中国式不婚的罪魁


以现行中国婚姻法的原则,不婚是未来十年内中国中产阶层的主流。婚姻法保护的是双方的财产权,并不保护爱情,也跟不上目前独立,多元的生存价值主体的需要,如此昔日过气公有制前提下以及无产阶级盲目一夫一妻道德观的修修补补下的法律变得更象是弱者和愚昧的选择,明确的将爱情和个体诉求边缘化,只有经济上和人格上不能独立的人才渴望拥有别人授予的财产分配权和情感支配权,即使婚前财产公证,也无法阻挡婚后财产的争斗,以及婚后多元性行为的正当性,难道对方的身体,良心和金钱应该被全盘接收和监管,否则就要以财产支付为代价么。。。反之,只要爱情和自由意志的人格似乎就等于不要财产和被监督的情欲,就是主动放弃现行婚姻法的保...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