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政治能力搞定职业“七年之痒”


我的朋友宋微微在电视台已经做了七年编辑了,七年中,眼看当初的同事跳槽的跳槽,出国的出国,变化都很大,只有自己,守着这块自留地一样的工作,今年已经是第七年了。社会地位好,收入也不错,这些都是她至今没变化的原因。但让她苦闷的是,总是这么编编发发的似乎不是个发展的路子。电视台的领导都是外面空降过来的,接下来自己该怎么办呢?

 

“为什么我的事业好像发展到头了?”几乎每一个工作到第7年的职业人都会遇到这个问题,并深受困扰。就好像婚姻之痒,职场同样有“七年之痒”。据中国中产阶层生活质量调查显示:迈入职场第7年是由中层迈向高层的关节点,这时是职业人最有可能出现事业“瓶颈”的时侯。在这一阶段的白领,已经有了相对深厚的操作经验,在本单位已经是一定意义上了的“老人”了,个人事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奠定,但接下来的怎么发展却出现了一个死胡同。如何把“七年之痒”变成“七年一跃”,是他们的当务之急!

 

七年,是一种职业发展的一个“平台期”,一个职业人的职业生涯大致划分为成长、探索、创新、维持和衰退五个发展阶段,而“职场之痒”就出现在职业探索阶段。这个时候,你需要对职业发展方向做一个重新的规划。重新规划前,不妨先问自己几个问题:

 

NO.1 你的性格特质与目前行业职种契合度高吗?

可能你做这个职位已经有些年头,也有了一些成就,但这个职务真的适合你吗?如果工作了七年后发现遭遇瓶颈的原因其实是这份工作并不适合自己,也许这份工作对你而言就如同结婚7年的妻子,虽然彼此间早已没有了感情,可说分手就分手也不容易。

摆脱原来的婚姻,一种自己已习惯的生活方式,这需要勇气。那么就得拿出些“痛定思痛,痛何如哉”的气概来,重新开展属于自己的事业。比如那些天生适合做老板而不是当打工仔的人。当然,重新开始的前提是手中拥有足够的资源,包括人脉资源、管理资源和资金。

如果目前职务适合你,那么你需要考虑你希望的职务发展方向是否适合你。逢“七年之痒”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发展方向,有些人适合发展成为技术业务专家,有些人则适合往管理方向转型。每个人对职业的期待都很大,但最重要的是“适合自己”。因此,我们设定发展方向时应寻找“最合适”的,而不必强求是别人眼中“最好”的。“术业有专攻”,业务状元未必是管理高手。这种情况下,止痒需要你抛弃“面子”顾虑,找出“最适合的”。

 

NO.2 你是政治型人才吗?

“七年之痒”实际上反映的是一个职场人士想在自己的行业领域打出一片真正属于自己的天地的瓶颈。越往高层走,对一个人的政治能力要求就越高。政治能力就是你的情商和对社会环境的把控能力以及随机应变和拉拢人气,打造人脉关系网络的手段和经验,机会属于有准备的人,这句话听起来很空,关键它没说透这个道理,我们生活在世界上,人际关系和社会状况比我们有些什么技术和专长更重要,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企业家,甚至你可以称他们为暴发户,他们并没有很高的技术背景,但他们却能拥有市场机遇,技术人才,资金支持,政府扶持,媒体关注。。。

如果你还一知半解,就记住一点:利益!记住这个关键词,就是政治能力万变不离其宗的核心,丘吉尔名言,国与国没有永恒的友谊,只有永恒的利益,用在你的发展问题上也不失为根本,摸清楚利益关系,输送利益价值,创造利益空间,搞定利益团体,你就能在能人窝里找到自己的位置。不要被所谓的专家学者忽悠了你的做人的真正本领,他们很多还在抱怨没有机会,没有好的房子,没有买好的车子呢。。。他们自己也是迷局中的羔羊,呵呵。。。记住真理只属于少数人。人伦的真理就是人性,换位思考一下,你就能成为最快的政治学高手。反之,那这就是你的软肋了。永远不要告诉我你有多努力,多有学识,不会看人头,你就永远无法突破“七年之痒”即成空想。

 

针对渴望摆脱职业“七年之痒”踏上金领之路的白领族,“七年之痒”虽然难熬,但同时也是成就职业生涯成功的关键。资历的积累,学历对收入的作用趋于减弱,工作经验的影响趋强,七年的工作积累无疑是一笔巨大的财富,给自己一个飞跃的机会,“七年之跃”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