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张恒亮

张恒亮,又名闫论,号望云居士。人才学学者,学业规划与升学志愿决策研究专家,“个人发展学”及“学业规划”思想的创立者。现为中国教育学会会员,中华职业教育社社员,四川省人才研究会个人发展研究部执行主任,新浪网、人民网高考志愿咨询专家。《中国教育报》生涯规划专栏作家、教育部中国人生科学学会生涯规划研究专家。张恒亮先生毕业于四川大学经济管理系,2003年,由于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关注,开始从事中学生学业规划的课题研究,2004年出版专著《筹划未来-学业规划》,该研究成果获得中央教科所教育与人力资源研究部举办的“全国第二届优质教育成果评选”一等奖,中国教育学会颁发的二等奖。张恒亮曾在《中国新闻周刊》、《中国报业》、《教育导报》、《德育报》、《招生考试报》等媒体发表时评、论文、散文等10万余字。另有研究成果《人才学导论-个人发展学》、《大学生学业规划与管理》、《学业规划与高考志愿决策》等。

   2005年以来,应《天府早报》之邀,张恒亮先生向广大高三学生进行了一对一的高考志愿决策咨询,接受了四川教育电视台、《成都晚报》、《时代教育》等媒体关于高(中)考志愿决策的有关采访;张先生还先后在我省

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知耻而后勇!!!


美国物理学会第一任会长亨利·奥古斯特·罗兰1883 年所做的《为纯科学呼吁》节选:
     我时常被问及这样的问题:纯科学与应用科学究竟哪个对世界更重要。为了应用科学,科学本身必须存在。假如我们停止科学的进步而只留意科学的应用,我们很快就会退化成中国人那样,多少代人以来他们都没有什么进步,因为他们只满足于科学的应用,却从来没有追问过他们所做事情中的原理。这些原理就构成了纯科学。中国人知道火药的应用已经若干世纪,如果他们用正确的方法探索其特殊应用的原理,他们就会在获得众多应用的同时发展出化学,甚至物理学。因为只满足于火药能爆炸的事实,而没有寻根问底...

Read more

案例是高考志愿咨询的法宝吗?


案例是高考志愿咨询的法宝吗?

张恒亮

     经常与一些学业规划师交流,谈及个人成长及营销之道,很多人都说要在讲座时多讲一些案例,这样比较生动,有利于学生及家长在自身填志愿时的借鉴。

     如果说理论或者原则比较枯燥,案例比较生动,这我承认,但说案例更有利于学生或家长的借鉴,我是不能苟同的。案例是针对一个个具体的个体而言的,在甲身上适用的方法在乙身上就不行,所以我们经常要求大家多举一些典型案例,以期获得更大范围的代表性。就即使如此,也仍然是无法穷尽每一个人所面临的具体情况的。中医上有个观点:对病欲愈...

Read more

学校在就业竞争中的“马太效应”


学校在就业竞争中的“马太效应”

张恒亮

    我们在升学决策时,经常强调要选择在所定专业上有办学优势的学校。这是因为,在统一完善成熟的市场环境中,人才在职场上的竞争主要体现在性价比上。即看谁在具体的工作岗位上工作能力强、人力成本低。而在所定专业上有办学优势的学校则可以最大程度地保障学生在大学期间将自己的职业能力充分开发出来,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优势。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一般不建议大家去报考高校的补充专业(即非品牌或者拳头专业)。然而,在现实的就业环境中,也有这样的情形出现,即某些理工科高校开设的文科专业也一样容易就业。比如...

Read more

成都电台教育面对面过来人说专业


成都电台教育面对面过来人说专业

   男:高三学生什么时候选专业,什么时候选学校呢?

   女:难道不是高考填志愿的时候?

   男:对不起,晚了。专业选不好,毕业就啃老!时间全浪费,神马都是浮云……

   女:啊?……

   男:从12月20日开始,每周一到周四晚上9:10-10:00,本台(成都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频率FM998教育面对面栏目)邀请学业规划研究专家张恒亮及各高校专业的老师或者学生,从过来人的角度为您全面扫描热点专业,该专业是什么?学什么?学多长时间?毕业后能做什么...

Read more

古诗四首


诗言志,每当思绪万千,心情激荡之时,总有一种诗情喷薄欲出,然古文修养有限,草书几笔,以吐胸中块垒。今发在自己的博客上,与各位共赏析,请方家多多指教。

 七律 中秋还乡  

张恒亮

2009年中秋,余从四川回老家陕西探亲,在回川的火车上,看着暮色苍茫中的故乡,回想历史,展望未来,不仅思绪万千,遂有以下文字。

西望昆仑雾笼冈,驰骋关中思大荒。

秦皇汉武伟烈功,野老村夫笑谈场。

红果藏绿追望眼,青山拥翠绕愁肠。

而立之年问三立,去日恨多来亦长。

注:三立为人生三不朽的事业,立德、立言、立功。

 七律 香港回归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