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李杜

武汉新东方校长

一个英国儿童英语学习网站


 

上次参加心一幼儿园的开放日,老师给我们演示小朋友平时看的视频,介绍说,这是一个网站,叫topmarks,里面有各类教育游戏,故事之类。我暗暗记在心里,准备平时在家里给心一放,作为课前预习。这样,在幼儿园里,心一回答问题会更踊跃。

 

看来英国家长,也是注重分数的。不然,这个教育网站,怎么会起这么名字“高分”?这是个综合性的网站,收集了大量专业教育网站链接,分门别类。我给心一看的,是早教一栏,“early years”,里面有音乐,字母,数学等等,不一而足。大都色彩鲜艳,符合儿童心理,心一很喜欢。

 

尤其是bbc的儿童栏目网站CBeebies,最为...

Read more

韩国超市


 

昨天去了一大型韩国超市,买鱼。作为湖北人,吃惯了淡水鱼。我们一直没敢在超市里买鱼,因为那些单词都不认识。认识的,像三文鱼什么的,海水鱼不说,且闻起来腥腥臭臭,得配专门的酱。

 

一位中国朋友,建议我们去买seabass,说清蒸起来,给小孩吃最好。我去超市,见到seabass,感觉像淡水鱼,似乎是鲈鱼,但不知为什么要叫seabass。我只记得,“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也许鲈鱼是从海上回溯过来的?心一妈妈在网上查了怎么做葱姜蒸鲈鱼,心一很爱吃。

 

这次去韩国超市,是去买整条的鲈鱼;Waitrose的鲈鱼,都是切割好的鱼肉。韩国超市里的店员,还负责...

Read more

《白雨斋词话》


 

中文方面,在读《白雨斋词话》,清人陈廷焯所作。

 

并不是一本很著名的作品,只是对我有特殊意义,所以一读再读。读中学时,在父亲书架上,找到这本泛黄的繁体竖排书,随手翻一下,觉得引用的词句很可读,便继续下去了,算是我的繁体字和古文的启蒙书了。

 

二十几年来,读过好多遍。当年读《白雨斋词话》,连封面上的草体也不认识,一直以为叫白雨济词话。中年之后再读,书页边,父亲当年留下眉批和评注,让人感慨万端。比之王国维提倡的“境界”,陈廷焯推崇“沉郁”,所引用的词,大多苍凉雄浑,符合中年的心境。

 

我手头的这本,是上海古籍出的,素白的封面,雅致得很。今...

Read more

幼儿园开放日


 

今天是心一的幼儿园open day。心一一大早就坐在门口,整顿停当,等我们带她出门。一个月前,幼儿园就通知家长了。这开放日,是让家长来学校了解学校日常运作,以及孩子们每天是如何度过的。

 

我还郑重其事,穿上了西装,这心一幼儿园的大事,得认真去捧场。准点到幼儿园,见幼儿园门可罗雀,暗想是不是来早了。幼儿园窗户里闪出园长的面庞,惊喜万分,带着“居然有人来?”的表情。

 

在英国组织一场活动,实在是难,捧场的人极少,看热闹的人更是寥寥。又不让挂横幅,悬气球,雇帮人在门口吹吹打打,所以总是冷冷清清。上次当地政府办个活动,西服上夹着硕大花束的嘉宾,在麦克风前...

Read more

几句毛主席的谈笑


 

今天在书店里蹭书看,生怕那本《基辛格论中国》被人给买走了。上次,讲60年代大饥荒的Mao’s Great Famine,我犹豫了几回,就眼见从书架上消失了。这次不能错过。

 

里面有很多基辛格与毛主席和周总理的对话,逐字逐句,未曾公开发表。我觅得一张沙发,坐下来,细细翻阅。感觉毛主席说话天马行空,很率性。褒义上来讲,很大气;贬义上来说,有点随心所欲。

 

谈到毛主席对苏联不妥协。毛主席说,“我妥协呀,我曾说过,要和柯西金斗,斗他个一万年。后来我看在柯西金来中国见我的份上,作了妥协,说只斗他一千年,这一下子少了几千年,你说我大不大方?”

 

...

Read more

新书《基辛格论中国》


 

去书店Waterstone’s。商场门口,又是那个宽檐帽歌手。看来这些流浪艺术家们,有约定俗成的档期安排。路过的时候,宽檐帽正在唱一首基督教歌曲,仰天切切地问,“哈利路亚,哈利路亚。。。。。。”

 

书店依然门庭冷落。我在历史的那一栏里,看到一本新书,《基辛格论中国》。老基辛格不知多大年纪了,见过毛主席,周恩来,邓小平,江泽民,绝对的中国通了。去年,还见基辛格给朱镕基的英文自传写序。朱镕基在发行会上用英文演讲致谢。顺便说一句,上海出来的领导人,英文口语还真行,包括江泽民。

 

我站着翻了一下。觉得政治家的文字,严谨有余,却没什么生趣,看看书价,要30...

Read more

2011年06月08日


 

中午,在商业中心路边摊,吃日式炒面,因为实在吃不惯西式快餐。看那炒面挺诱人,吃起来却咸得难以下咽。还分量奇多,不好意思剩下来,只得打包带走。老板夫妇不知是日本人,还是韩国人,居然跟我们说中文,发音标准得令人诧异。

 

这里的韩国大超市里,收银员也说标准的普通话,比中国人还标准。有一次还问我,“今天怎么没把姑娘带来?”她指的是心一。我当时瞠目结舌,因为武汉人把女儿称为姑娘。一时还以为身在武汉。

 

 

Read more

2011年06月06日


 

连下了两天不小的雨,这在近来颇为少见。正在抱怨每天阳光高照,紫外线强烈,忽地就下雨了。

 

伦敦到现在才十几度,到了晚上尤甚,跟武汉的冬天差不多。看新闻,说湖北一会儿旱,一会儿涝。心一洗手玩水的时候,我们会说,要节约用水,不然家家那里就发旱灾了。

 

端午节。我们还真不知确切的时间。韩国超市里,有粽子和盐蛋在卖。上周,又有一家华人朋友过来看我们,送来几个粽子,感到很亲切。我们在国内都很少吃粽子,到了国外,粽子成了一种身份认同。

 

Read more

街头


 

今天去书店,这家Waterstones,在大型购物中心的楼上。前几天听新闻说,这家全英最大的连锁书店,因为财务危机,不得不卖给了某俄罗斯大亨。纸质书,在电子时代日渐式微,。我去逛逛,权当声援。

 

商场门口,有一块空地,总有街头艺术家,吹拉弹唱,面前的琴盒,散着零星的硬币。这些艺术家,水准很高,音响效果很好,音量控制得恰到好处,好似街头的背景音乐,很是悦耳。

 

今天,是位宽檐帽吉他手,灰白长发,面前的其中一个琴盒,摆放着自己灌录的cd,另一个琴盒,当然就是放钱的了。

 

我路过的时候,宽檐帽正勾着腰,神色凄楚地弹着前奏,嘈嘈切切,电吉他的...

Read more

真切


 

 

读The Writing on the Wall:China and the West in the 21st Century,作者Will Hutton。

 

从书名来看,就对中国不太友好。The Writing on the Wall,是一句英语熟语,来自圣经the book of Daniel,大意是预示着巴比伦帝国的覆灭。危言耸听。西方人太小瞧了中国文化几千年来的百折不挠和九死一生。

 

从正面和负面,两方面来看问题,也许更能接近真实。我这些年,看了很多西方关于中国的书,就是出于这个目的,以知己知彼。

 

近来,英文阅读...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