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书店,这家Waterstones,在大型购物中心的楼上。前几天听新闻说,这家全英最大的连锁书店,因为财务危机,不得不卖给了某俄罗斯大亨。纸质书,在电子时代日渐式微,。我去逛逛,权当声援。
商场门口,有一块空地,总有街头艺术家,吹拉弹唱,面前的琴盒,散着零星的硬币。这些艺术家,水准很高,音响效果很好,音量控制得恰到好处,好似街头的背景音乐,很是悦耳。
今天,是位宽檐帽吉他手,灰白长发,面前的其中一个琴盒,摆放着自己灌录的cd,另一个琴盒,当然就是放钱的了。
我路过的时候,宽檐帽正勾着腰,神色凄楚地弹着前奏,嘈嘈切切,电吉他的音响直冲云霄。宽檐帽抬起头,苍凉的旋律传来,“many many years ago…”
我素来不喜站在街头看热闹,却听得怦然心动,便远远站着,听完了全曲。我发现,还有不少像我这样的人,远远驻足。在英国围观,也要保持这样礼貌的距离。
当地人大多与宽檐帽熟识,尤其是老年人。两位花白头发的老太太,打扮齐整得像英国女王,听完了,鼓着掌蹒跚趋前,投入了几枚硬币。
一位歪眼斜嘴的老绅士,似乎有些智障,围着宽檐帽转了两圈,不停地伸出大拇指。老绅士唯恐宽檐帽没看见褒奖,再次凑到歌手面前,竖起大拇指。歌者正唱到悲痛欲绝处,也只得转向智障老绅士,付以灿烂一笑。
一曲终了,我走过去,投了一枚硬币;有一位妇女,从另一方向走来,投了一枚硬币,匆匆而去。歌者在音乐的过门处,说了一声谢谢,继续神色苍茫,在人头攒动的闹市,唱着如泣如诉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