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尹宗禹

1965年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从教四十年,历任教师、教导主任、校长、中教科长、教研中心主任。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后,开始涉足高考研究,至今已有近三十年。

  原任北京市西城区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主任,现任精华教育机构教研总监,光明日报社《考试》杂志顾问;曾主编《高考复习与应试策略》,并在《中国考试》、《考试》等刊物上多次发表文章。

高考如同蚕吐丝


你养过蚕吗?你观察过蚕吐丝的过程吗?

我小时养蚕从蚕蛹破壳而出开始,那时正值初春,桑树尚未吐芽,只好给破壳而出的蚕宝宝吃一些喝过的剩荼叶,一等桑树长出嫩芽便立即上树摘叶芽给蚕宝宝吃。蚕宝宝从早吃到晚,期间也不停食,很快蚕宝宝就长大了。当蚕长到现在的圆珠笔一样粗,半枝圆珠笔一样长时,蚕宝宝就要吐丝了。蚕在吐丝前两天就停食了,你给它预备了桑叶它也不吃,记得生物老师告诉我:蚕吃的桑叶属于植物蛋白,蚕吐的丝属于生物蛋白,从植物蛋白转化为生物蛋白是一个生化过程,一进一出都是通过蚕的嘴来完成的。停食就是停止进食,停食这几天蚕的身体内部要完成蛋白的转化,蚕一旦开始吐丝就是说一根不断的长丝。

如...

Read more

考生,你关注过自己的生物钟吗?


历年高考过后,总有些考生,特别是一些优秀考生总觉得发挥不十分理想,高考两天没有进入最佳状态,咎其原因之一是考生生物钟调整出了问题。

什么是生物钟?能够在生命体内控制时间、空间发生发展的质和量叫生物钟。地球上的所有动物都有一种叫“生物钟”的生理机制,也就是从白天到夜晚的一个24小时循环节律。

人体随时间节律有时、日、周、月、年等不同的周期节律。许多学者的研究表明:按照人的心理、智力和体力的生物节律来安排每一天、一周、一月、一年的作息制度,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学习成绩。所谓智力生物节律,就是人有时记忆好,有时则差,有一定规律。反之,假如突然不按体内生物钟的节律安排作息,人就会感觉疲劳...

Read more

高考进入心理调整期(五)抗干扰


六月七、八两天的高考过程中抗干扰心理十分重要,现在离高考还有20多天,高考抗干扰心理准备工作现在就应该起步了。

高考期间的干扰是多方面的,这些干扰都会对考生构成心理压力。

高考是考生的成人仪式,因此社会对高考越来越重视,考场挂横幅,交警、医疗等部门出动保证高考顺利进行,家长送考生到考场,汽车、人群聚集在考点……,这些本来是正常的情景在考生眼里是隆重、严肃、关注、期盼,进而构成心理压力;

考场不是原来的上学学校——生疏;

监考老师不是教自己的老师——生疏;

考场中的同学大部分不认识——生疏;

……

熟悉让人产生亲切感,生疏让人产生距离感;

熟悉让人心理踏实,生疏让人心...

Read more

高考进入心理调整期(六)学会放弃


应试过程中经常会发生有的题不会做;有的题找不到切口;有的题能上手做一两问,后边的两问就不会了,考生因此就急躁,甚至丧失信心,心理产生波动。其实这些现象完全是正常的,历年的状元们也没有达到750分满分,说明了他们也有不会做的题,也有做不对的题。

一、高考试卷设计有两个坡度:(一)是全卷坡度,从易到难;(二)是每一个学科,每一种题型,每一道试题又是从易到难的坡度,全卷从易到难的坡度不是直线的,是波浪式的,这是命题者的初衷,清楚了这一点,尽管试题难度有起伏,心态要保持平稳;

二、高考命题原则是入口大,出口小,一步比一步难,高考试题层层设卡,题题把关,每一道题都在考查学生的能力;

三...

Read more

高考进入心理调整期(四)心理暗示


心理暗示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积极的心理暗示会促进考生超常发挥,反之,消极的心理暗示会使考生思维闭锁,考试失误。

古人云:小胜靠智,大胜依德;

兵法云:攻心为上,攻城为下;

心胜为上,兵胜为下。

兵法又云:哀兵必败!

考试如一场战斗,大胜依德是说要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要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而“攻心为上”、“心胜为上”更是强调必胜的信心,而哀兵则是未上阵已经认输了。

无论是复习过程中还是应试过程中,考生一定要学会长自己的志气,给自己打气,给自己加油,努力做到心静如水,心无旁骛,多想过去成功、胜利的往事,不想失意、失败的往事。

消极的心理暗示贻害无穷,一位复读的学生原本是...

Read more

高考进入心理调整期(三)期望值


每一个考生都会有自己的高考期望值,对自己高考总成绩有期望值,550分、600分、620分……;对自己每个学科考试成绩有期望值,100分、120分、130分、230分……;对自己高考志愿有期望值,一本、二本……

期望值的高与低、期望值与自己实力是否相符对于考生心理都会产生一定影响。

期望值越高,超出实力水平,心理压力就会大,复习、考试不容易发挥出自己的水平;

反之,期望值过低,没有什么心理压力,复习、考试不容易激发自己的斗志。

期望值与实力之间要有信心空间、承受力空间、冲刺极限空间,还要有保底空间,一句话要有一个良好的心理品质空间,具备了这些条件,冲刺不是没有可能的。

一个...

Read more

高考进入心理调整期(一)心理


四月上旬,全市高考进入模拟考试阶段,这就是说,高考复习进入了黄金时段,黄金时段的复习以及即将到来的高考都必须以良好的心理品质作为依托,从这个意义上讲,高考进入了心理调整期。

高考是难度的考试;

高考是速度的考试;

高考也是心理品质的考试。

高考过程是考生知识、能力释放的过程,良好的心理品质是考生能量释放的催化剂;

高考是考生展示才华的一个平台,良好的心理品质帮助考生在高考的平台上尽情绽放;

高考是考生向自己极限的一次冲击,良好的心理品质帮助考生攀上理想目标的顶峰;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我们这一代人一个最伟大的发现就是学会了用调整自己的心态来改变自己的生活。

家长、教师...

Read more

高考进入心理调整期(二)信心


信心是实现高考目标的心理基础。

高考复习过程中、高考应试过程中考生会遇到许多困难、许多挫折、许多烦恼,甚至有时觉得痛苦,这些心理表现完全是正常的,考生要不断用积极的、光明的心理品质主动进行调整。

法国作家大仲马有一句名言:“人生是一串由无数烦恼组成的念珠,达观的人是笑着念完这串念珠的。”

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有这样一条标语值得考生认真玩味:“请享受不可避免的痛苦!”

什么是能力?高尔基有过这样的阐述:“所谓能力,就是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力量!”

爱因斯坦则是从人格的角度去阐述的:“一个人智力上的成就往往依赖于人格的伟大。”所谓人格、人格力量当然包括信心、心理。

20105...

Read more

高考复习百日冲刺要紧紧扣住最关键的一环(二)


认真研究2010年高考试题要注重以下几个步骤:

一、审题:——解读信息,筛选信息

平时做题时当然要审题,已知条件是什么?求证是什么?研究试题的审题是深层次解析试题材料,试题材料中哪些信息是有用的,哪些信息是无用信息?将有用信息筛选出来进行解读,所谓解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试题考查的是什么——检测目标——命题者在考查你什么?二是试题的“关键词”是什么?一定要抓住“关键词”,按“关键词”方向去思考;三是试题材料给了我什么条件——有用信息。审题还可以进一步深入,比如:这道试题考查的哪些知识、哪些能力?回答这道题哪最容易出错——明确方向,堵住漏洞,不跑偏。

二、深入思考试题,解决问...

Read more

异地高考在北京只是个时间问题了


1.日前,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表态:“教育部目前正在和上海、北京研究,逐步推进异地高考”,对于异地高考问题的时间表,袁部长明确表示:“不会很长”。

2.外地学生进入北京高考,会对北京学生的高考产生巨大影响,无论方案是什么样子,竞争更加激烈是必然趋势!北京的考生与外地考生各有所长,但是通过高考分数竞争上大学,北京考生恐怕不具备优势,北京未来参加高考的考生从现在就要努力呀,外地考生都很刻苦呀!

3.公平,永远是相对公平!首都是全国人民的首都,要一视同仁!有道理;北京65岁以上老年人乘车免费,游公园免费,外地人不享受,不公平!有道理;首都的房子...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