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进入心理调整期(四)心理暗示


心理暗示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积极的心理暗示会促进考生超常发挥,反之,消极的心理暗示会使考生思维闭锁,考试失误。

古人云:小胜靠智,大胜依德;

兵法云:攻心为上,攻城为下;

心胜为上,兵胜为下。

兵法又云:哀兵必败!

考试如一场战斗,大胜依德是说要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要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而“攻心为上”、“心胜为上”更是强调必胜的信心,而哀兵则是未上阵已经认输了。

无论是复习过程中还是应试过程中,考生一定要学会长自己的志气,给自己打气,给自己加油,努力做到心静如水,心无旁骛,多想过去成功、胜利的往事,不想失意、失败的往事。

消极的心理暗示贻害无穷,一位复读的学生原本是城区一所中学的优秀生,被保送到清华,学校领导觉得这个考生参加高考实现目标没问题,和考生、考生家长商议让出保送名额,上阵高考,考生与家长也觉得没什么问题,因为这个考生平时成绩一直很好,名列全区前茅。

高考成绩下来了,619分,而清华当年录取线是621分,差两分未实现目标,只好复读。咎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发挥的问题、知识漏洞的问题,考生还承认也有心理问题,考试前几天他忽然产生了一个念头:万一考不好怎么办?这就是消极心理暗示,结果万一发生了。当然复读一年,汲取了教训,他终于考入清华电子专业。

这个案例清楚告诉我们心理暗示多么重要。一些家长,特别是妈妈在孩子进考场前总是千叮咛,万嘱咐:不要紧张,要放松,紧张了考不好!家长在说完这些话后问一问孩子:你脑子里现在是个什么状态?孩子一定会回答你:只剩下紧张了。

相信的目光、拍拍肩、摸摸头,这些形式比唠叨的效果要好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