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连平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上海市经济学会副会长

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曾任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经济学博士、金融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交通银行评级评优办公室主任、《新金融》期刊主编、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站长、流程银行建设办公室副主任。

未来政策重心应在扩大内需 房地产政策可因时而变


  随着疫情在全球快速扩散传播,国际金融市场剧烈震荡,世界经济风声鹤唳,美国连续祭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大招,中国的宏观政策将如何应对史上罕见的疫情冲击,令世人瞩目。

  一、世界经济步入衰退已无悬念

  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经济冲击面很广,目前世界上至少有近200个国家和地区被波及,而且发达国家受影响程度较深,供给侧和需求侧均受冲击。消费需求快速萎缩,大量的跟供给有关的生产经营活动被抑制。当前和未来一个阶段,这种冲击仍在扩大和深入。

  此次危机有跟以往明显不同的特点。首先是经济层面面临着双重冲击,一是疫情,二是油价,油价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可以说是雪上加霜。疫情冲击既发生在需求端,又发...

Read more

全球金融风险趋势上升 中国可从八方面积极应对


  2020年世界经济仍处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内,世界经济增长继续放缓,世界大变局加速演变的特征明显,全球动荡源和风险点显著增多,黑天鹅事件频率提高,全球金融风险可能趋势性上升。深入分析全球金融风险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寻找合理的应对举措,对于中国经济平稳运行至关重要。

  一、全球金融风险正在趋势性上升

  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全球金融风险趋势性上升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观察。

  第一,全球杠杆水平继续增高,全球债务占全球GDP比值呈现较为明显的上升。其中,需要关注的是全球企业部门的债务负担进一步上升,企业部门的脆弱性进一步增加。2008年到2017年,全球企业部门债务总量...

Read more

存款准备金率还有下调空间吗


  由于中国的金融体系是银行业为主导,存款准备金率具有十分重要的宏观政策工具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在稳健偏松货币政策下,2018年以来存款准备金率全面和结构性地进行了多次下调,目前大型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在13%、中小银行在11%,平均水平大约在12%左右;事实上一些中小银行享受的优惠存款准备金率还要低些。当前的存款准备金率水平比起过去超过20%的水平来说,确实已经有了大幅下降。

  比主要国家的存款准备金率要高很多并非是合理的降准理由,中国经济金融体系毕竟有自己的特点,不能简单类比。首先需要关注的与此息息相关的问题是,银行业的资产负债变化状况。近五年来,人民币贷款增速持续高于存款增速,两者之...

Read more

短长端LPR同步下行将有效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LPR报价利率下行符合预期。长端LPR不等同于房贷政策全面放松。非对称降息对银行产生压力,未来仍应投放流动性配合。货币政策稳健基调不变,资本市场积极影响有限。

  事件: 1年期、5年期LPR报价均下行5bp。1年期LPR第四次报价4.15%,较10月下行5bp;5年期LPR第四次报价4.80%,较10月下行5bp,是改革报价机制以来第一次下行。

  正文

  LPR报价利率下行符合预期。市场对于央行进一步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的预期逐渐兑现。一段时间以来,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一定程度受到物价上涨因素掣肘。事实上,当前的结构性物价上升是阶段性的,2020年可能面临基数效应作用下的前...

Read more

以“反替代”效应促进猪肉市场供需平衡


  猪肉是我国大多数居民最主要的肉类食品,近期猪肉价格快速上涨是当前CPI波动的主要原因。因此,保障猪肉供应、促进猪肉市场供需平衡,不但是稳定物价波动的关键,而且还是保障民生的重要举措。当前猪肉价格快速上涨主因,是非洲猪瘟疫情与猪肉价格上行周期叠加导致市场供求关系严重失衡。恢复猪肉市场供需平衡需要短期措施和长期措施相结合,同时有必要及时灵活运用“反替代”效应。

  从短期来看,重点在于弥补猪肉批发和零售缺口。解决供不应求问题,是短期内稳定猪肉价格的关键。由于生猪补栏、出栏到形成供给需要一段时间,短期内保障市场稳定需要从多方面着手。一是加大储备肉的市场投放。我国已...

Read more

信贷投放结构进一步改善


   我们认为,今年来有关部门落实的各项政策正逐步发挥作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进一步提升。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未来将依然强调逆周期调节作用,坚持稳健货币政策,在保持信贷平稳增长的同时,引导结构更趋改善。

  2019年三季度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49.92万亿元,同比增长12.5%,增速较上月末高0.1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增加贷款13.63万亿元,同比多增4867亿元。从公布的统计数据看,企业中长期贷款占比稳中有升,普惠金融口径下的小微企业贷款投放持续高速增长,房地产贷款增速持续放缓,贷款结构正处于有序调整优化过程中,表明前期的系列政策效果已逐步显现。

  一是...

Read more

金融开放应在审慎中阔步前行


  我们需要保持清醒头脑,坚持自主开放,把握好开放节奏,协调好相关的改革,争取在系统性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使开放的效益最大化。

  习总书记指出,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金融对外开放是经济国际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2018年以来,新一轮金融对外开放的序幕已经拉开,主要涉及两大领域:一是金融行业,包括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期货业以及评级行业等;二是金融市场,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和保险市场等。未来一个时期我国金融对外开放将阔步前行。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行业和市场通常面临较为复杂的不确定性。未来金融开放应与金融改革、金融市场发展和金融监管能力相协调...

Read more

资本如何“催化”湾区新经济


  粤港澳湾区未来发展潜力巨大。世界有四大湾区,即粤港澳湾区、东京湾区、纽约湾区和旧金山湾区。其中,粤港澳湾区在人口数量、土地面积和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等指标在世界四大湾区中名列前茅,但在人均GDP、地均GDP等指标上又与其他三个湾区有一定差距,而这恰恰是粤港澳湾区未来发展的巨大空间和潜力所在。

  据有关机构预测,十年之后,粤港澳湾区的各项总量经济指标将位列世界四大湾区之首,并且大幅领先其他三个湾区,前景十分广阔。

  粤港澳湾区新经济之“新”,主要表现在产业布局方面。总体上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制造业,另一部分则是服务业。湾区制造业是动态发展的,是从中低端迈向中...

Read more

逆周期调节力度明显加大 MLF操作利率下调可期待


  降准和定向降准一起出台,表明逆周期调节力度明显加大。

  此次降准的背景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二是银行负债成本阻碍贷款利率下降,降准将促进银行负债成本降低;三是全球降息潮来临。

  给城商行额外降准的主要目的应不是应对流动性风险,而是支持小微和民营经济。

  贷款利率并轨条件下,降准将比以往更快速传导到实体经济,促进贷款利率下降。

  预计未来还会有普遍降准,定向降准也会继续,但稳健货币政策取向未变,不宜预期过高。

  2019年9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决定于2019年9月16日全面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汽...

Read more

内外需求偏弱 逆周期宏观政策应加力提效


   经济运行存在下行压力,逆周期调节力度需加大。从PMI指数来看,生产、订单、库存、价格指数都在下降,反映出经济增长动能偏弱,下半年经济运行下行压力不减。面对需求走弱压力,宏观政策仍需加大逆周期调节,重点在于扩大有效内需。

  2019年8月制造业PMI为49.5%,比上个月下降0.2个百分点,连续四个月在荣枯线以下。非制造业PMI为53.8%,比上个月上升0.1个百分点,其中建筑业、服务业景气度分别为61.2%、52.5%。综合PMI为53%,比上个月下降0.1个百分点。生产、订单、价格指数都在下降,反映出经济增长动能偏弱,下半年经济运行下行压力不减。

  图1:制...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