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王晓东

王小枪:本名王晓东。男,1979年出生。 医生,编剧,网易专栏作家。 黑通社记者,“金庸客栈”论坛版主。 出版小说《爱,或者离开》,《花袜子》;杂文集《疯狂医生》,《孙二娘日记》等。

最近读过的短篇小说


 

    这些文章来自于《21世纪中国小说排行榜》。

    因为时间关系,只能在上厕所的时候看里面的短篇小说榜。太烂的就不说了,看不懂的也不瞎评论了,免得露怯。随便扯几句,换换脑子。仅此。看得角度不准确的,各位作家别找我麻烦。你我的时间都很宝贵,耽误不起。

    床头厕尾,阅读片段。允许反对,不许骂人。

 

陆颖墨《海军往事》

 

    写作踏实稳重,风格四平八稳,像文坛里的少林派,练得是正牌功夫。长期的阅读经验告诉我们,纯部队的作...

Read more

见过大爷


   

    几个月之前,新浪围脖上有一个“网友制造”的电影海报,里面囊括了几乎华语影坛所有的实力派演员,无一例外,都是大腕,名字就不列举了,你能想到的,里面都有。亚洲其它国家的演员如张东健和木村拓哉,只能是个小配角。这么大的事,很多人都惊呼不知道——因为它是假的。

 

    就像我们从小就希望李小龙再世,和成龙、李连杰拍一部对打电影一样,愿望基本不可能是现实,有假货是因为你需要。读初中的时候,某录像厅贴出广告,号称“成龙和李连杰并肩演出,破天荒功夫片独此仅有”,结果进去一...

Read more

吃盘小菜


    长春的和平大戏院,每每当台上的二人转演员抛出包袱,琴师必然会恰到好处地跳出来,拿着话筒接好尾巴,演员和琴师配合得既娴熟又准确,笑果一绝。其中有一个段子是关于黄色文言文的调侃,每次演员一说到关键处,捧哏的琴师就会大喊:舒服、舒服!台下顿时笑倒一片,这种非常规的搭戏,效果着实非凡。

 

    舒服、舒服。这是每个观众对越来越差相声小品的奢望,同样也是每个司机对越来越多车型的需求。想想看,看二人转,就算再喜欢的,大不了也只是每个月、每个礼拜去看一次,车可是天天开,如同睡觉之于大床,宛若上班之于座椅,席梦思还是大火炕...

Read more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辆车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辆车。有的重如泰山,有的轻似鸿毛,重如泰山者,性能、速度、舒适和价格都不是问题,追求的只有一个字:壮。能越野、能过河、能爬山,还能跃沟。最好比重型卡车还经磨耐用,屁股上站一个人,手里再端把机枪,就是轻型坦克战车了。

  

    轻如鸿毛者,别的一概可以忽略,省油就是王道。最好百公里耗油不足5升,刮风不开,下雨不开,雪天不开,爬坡不开,只因为有阻力,耗油。这些小车都是胡同里的精灵,连宽度不足2米的各种小街都能一飞而过,赶上雾大眼迷离,它从眼前飘忽而过,活似大型...

Read more

圆环套圆环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有个北京城。城市巨大,道路繁多,端的是个超级都市。超级有超级的好处,楼超高,路超杂,人超繁,车超多。超者,过头也。过头自然也有过头的弊端,任何一条路放眼望去,都是满面灯光,遍地汽车。倘若赶上下雪天、连阴雨,或者高峰期的肠梗阻,人人都得自备尿不湿和康师傅。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你有狼牙棒,我有天灵盖,你敢进村口,我就下地道。问题是有限的,点子是无穷的。解决道路拥堵,除了牛蛙蛙的限行措施,还有扩大环路的妙招。二环堵不堵?十三郎现身说法,“绕一圈,十三分钟足够了。”十三分钟还嫌慢?没问题,我们有三环。

 

2007年的第一场雪,比以往时...

Read more

车的那些事儿


杯弓蛇影

 

    人说东北有三宝,鹿茸貂皮人参草。新手司机也有三件宝:紧张、紧张,还是紧张。紧张不是缺点,是宝贝。每个在驾校训练的新人,看见只蚂蚁都恨不得猛踩三脚刹车,听到放屁都以为是交警的呼喊,起步三点头,超车不加油,怎一个谨慎了得——要是你能怀揣永远谨慎这个宝贝心态,恭喜,安全绝对第一。

 

    可过分的谨慎也有问题,司机甲人高马大,虎背熊腰,只可惜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胆子比屁眼都小,有一回因为同时见到红灯和交警,哆嗦着踩下刹车不知道拐弯,因为惯性跑到了直行道上,被罚以一百大元,从此右转弯时必定火线...

Read more

侃大车


 

    《锦衣卫》

 

    甄子丹依然武戏带劲文戏温吞,可观众买票进场,看得就是他的身手,别的再温吞,俺们也能当开水喝,拉肚子、胃痉挛,那都是自愿的。吴尊的粉丝如同进影院看围城里的李宇春,别人再多说什么,也无法阻挡她们的脚步,归根结底一句话,不管是演员还是剧情,只要有人愿意买票就行。

    卖车、卖广告、卖啥都一样,有消费者就是王道,选对人做对事,如此而已。

 

    《阿凡达》

 

   ...

Read more

抄抄二三事


    抄抄同学是个人,因为昨天下午拾掇名片,翻出来一张武道魂,上面印着:中华武术推广协会会长—满鹏,我呆了半天,想起这个歪瓜裂枣。至于这张名片,我想起来是前年我们两个在广渠门吃饭,他递过来这张名片,说是做了个推广武术的网页,印来招商用的,我当时没仔细看就揣了起来,没想到丫给自己按这么大一头衔。

 

    上大学时抄抄同学住在我的隔壁,当年是个热情的北京小孩,我们放下行李没几天,他就来我们宿舍聊天,当时没什么聊的,我说北京干燥点,东西也没外地的好吃,他惊着了,像用锤子锤了他的蛋:北京小吃可好吃勒!然后真诚的、一字一顿...

Read more

岸西的胜利


 

    现在但凡有一部电影上线,宣传和营销人员必然不择手段,不惜从石头里挖出暧昧,枯木中抠出色情,宣传口号字字夺人二目,句句震耳欲聋,新闻的标题条条骇人听闻,篇篇直击要害,打得都是标题党的老千牌。让人看得直搓大腿,买票进了影院,看不到一半就悔得发紫。岸西的新片即将上映,所有人都在期待怎么宣传汤唯,让人欣慰的是,一没有以点盖面亮大腿,二没有禁来封去翻噱头,宣传方式和剧本一样扎扎实实,着实风格统一,喇叭靠得是实力说话。

 

    《月满轩尼诗》注定不会卖过十月围城,因为它是一部彻头彻尾的文艺片。第一,这个片...

Read more

不要脸也要点良心吧


 

    最近有一个情况是,基本上,凡是小孩,都信春哥。凡是老人,都信张悟本。这个叫一个基本,两个凡是。不管是春哥还是张悟本,信的人只有一个目的:得永生。春哥就不说了,说多了透着不礼貌,还招人骂。今天要说的,是著名的养生专家张悟本。

 

    以上这段话,基本上是所有电视讲座明星开场的套路。先拉扯几句无关紧要、但显着贴近时代的话,装幽默,摆龙门。张悟本也不例外。我看了一些他在电视上的讲座,激昂慷慨,口水四溅,和那些在机场出现的大脑袋小西服、甩开腮帮子说成功的讲师差不多一个路子。最早听说这个名字,我以为和孙...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