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过大爷


   

    几个月之前,新浪围脖上有一个“网友制造”的电影海报,里面囊括了几乎华语影坛所有的实力派演员,无一例外,都是大腕,名字就不列举了,你能想到的,里面都有。亚洲其它国家的演员如张东健和木村拓哉,只能是个小配角。这么大的事,很多人都惊呼不知道——因为它是假的。

 

    就像我们从小就希望李小龙再世,和成龙、李连杰拍一部对打电影一样,愿望基本不可能是现实,有假货是因为你需要。读初中的时候,某录像厅贴出广告,号称“成龙和李连杰并肩演出,破天荒功夫片独此仅有”,结果进去一看,是循环演出不清场的《红番区》和《功夫皇帝方世玉》。有好事者去找老板理论,得到的解答是,“傻孩子,用脚后跟都能想出来,他们俩怎么可能合作呢?”

 

    受了骗,还得被冠以傻孩子的小帽,愤怒的影迷当场决定,再不去这家录像厅观看。那时候的孩子们,能做的也就是这么个姿态了。只是不知道等他们长大了,当《功夫之王》上映的时候,这些人会不会以为又是一次“狼来了”?

 

    几年前《霍元甲》上映时,影评人戴乐曾问过李连杰一个问题:有没有兴趣和托尼·贾凑一台戏,比比拳脚高低?JET李的回答和《叶问》里的洪金宝对甄子丹的解释差不多,我自己想不想和谁合作,不是我一个人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的,要是有两百个小弟跟着你吃饭,你就明白了。

 

    这个答案真诚无比,也解释了很多人心中的最大疑问:为什么史泰龙和施瓦辛格、成龙和李连杰在最能打的时候,没有半点机会PK,只能等到老得连脸上的肌肉都僵硬了,才能凑在一起开个麻将局。江湖事多啊,戏份的分配,不是当事人能决定的。

 



     所以我们只能等史泰龙64岁的时候,带着快50岁的李连杰、54岁的米基·洛克和55岁的布鲁斯·威利斯,以及友情客串的63岁的施瓦辛格,组成一支由大量替身打底的敢死队,排成一排向我们走来。说这是满汉全席有点不合适,中西合璧还是可以的。感谢史泰龙,让我们能见过大爷。

 

    《敢死队》的剧情不用看就知道,一,充满了好莱坞个人英雄主义色彩,二,好人打不死,命大如天。开始的时候眼前全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到最后硬汉回归,一切反动势力必将土崩瓦解,结局大团圆。可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你去是见大爷的,剧本就不用多挑剔了。

 

    网上看一看,无数人都在指责情节老套、桥段狗血(李连杰的角色是否辱华不在本次讨论范围之列),比如杜夫·朗格有点看不明白,比如女一号为什么阻止父亲杀反面的中情局干部,比如5个人干掉一支军队的难易程度,如此等等。可是,有40后的史泰龙这样的老不死的明星连,我们干嘛还要计较那么多?有这些人,就足够了。他们就如同世界杯上的马拉多纳,看一次少一次了。

 

    有人总结敢死队就四个字:简单粗暴。我还想加四个字:行之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