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吴新平

吴新平律师 ==》毕业于兰州大学法学本科专业,曾在大学任教数年,现为北京盈科(武汉)律师事务所律师/合伙人。
=》曾办理湖北首例公司解散案件、首例反就业歧视案件、知名记者新闻报道侵权案件,等多起有影响的典型案例,赢得业界同仁和社会公众的广泛赞誉。
=》对待错综复杂的案件,能充分发挥多学科知识背景的综合优势;利用良好媒体人脉,力促司法维权与舆论监督相结合;运筹帏幄决胜千里。
=》可提供公司法、合同法、房产建筑法、婚姻继承法、刑法等方面法律咨询、仲裁和诉讼代理及法律顾问等法律服务。

中国梦,何处寻?


今天看到新浪网消息,“美国首位拉美裔大法官获参院批准将上任”,很容易联想黑人奥巴马上台时所引起的轰动。就好象好莱坞电影所炫耀的那样,这的确是一个有梦想的国度,世人称之“美国梦”。

看世界风云变幻,这种梦想当然不为西方人所独有。前段时间韩国发生前总统卢武炫自杀的事件,原因及客观情况已无法核实,或者对我谈的这个主题已不重要。我感兴趣的是卢武炫是如何人一个农民出生的普通家庭走向了权力的巅峰,其任上功过在所不问,我从中看到的是一个“韩国梦”。

 

很自然地,我想到了“中国梦”。

&n...

Read more

律师从政,动了谁的奶酪?


律师从政不是一个新话题,一方是学者呼吁,律师表态,另一方是公检法不屑,高层沉默。今年听说全国人大政协的律师代表增加了80%,不过最近又有官方媒体建议律师从政不宜“片面追捧”、操之过急。这不由得让人疑惑,律师从政到底动了谁的奶酪?

 

律师从政首先就要明白“政治”为何物。在今天的中国,“政治”一词已不仅仅是与经济、文化相对应的一个范畴,它本身就被贴上了“正确”的标签,有时候还被夸张为“伟大光荣正确”。“不讲政治”成为体制中对官员最...

Read more

生与死的较量之问天、问地、问人


 今天和朋友聚会,当然免不了要喝几盅。有一朋友平时都还能凑合一下的,今天说不行,估计以后一段时间都要暂时歇菜了,因为要准备生产----因为下一代的缘故。这位仁兄进一步谈了个烦心事:这几天不仅不能喝酒还不能上班,时间都花在生产下一代的准备上了(具体说就是办准生证,而且至今未办妥)。
    一席话,让酒友们不胜唏嘘。这生产运动社会学上还不能上路,生理学上不知走到哪一步了。万一两条道上走的撞车了,那岂不麻烦?

    莎士比亚曾借哈姆雷特之口发出千古疑问:活着,还是死去?----这是一个问题。我们...

Read more

行为艺术与学术争鸣,阎崇年老先生挨了谁的掌掴?


      附注:“掌掴”事件已过去很长时间了,可能国人都已忘却。事件发生当时,我就写了这篇文章发表于个人博客。现转载于此,供有心人一阅,也为价值中国网添点砖瓦。可能让人觉得有点象央视的新闻一样----晚了点,不过本人觉得:这样的事情,其实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在我们身边每天都持续地发生着。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则消息:一个研究历史的、出过几本畅销书的、上过百家讲坛的老先生阎崇年,在签售时,被人打了。不是那种一般的以伤害对方...

Read more

我发现:央视“说”不出军人的可爱


美国911时候的消防队员,中国非典时候的医生,还有抗洪抗震中的解放军战士。。。特别的时刻,总有一群人显得特别的可爱,特别的让我们感动。

如我们的期待,玉树地震,解放军战士又冲在了最前面,冲上了生命的第一线。央视报道了两则与抗震救灾有关的新闻——“说”与“不说”,成了一个问题。

新闻一:兰州军区救援者从废墟挖出一对幸存母女。以小姑娘和妈妈在战士们的奋力抢救下逃过劫难,战士们发出胜利的欢呼。真切的画面,那些人与我素不相识,但我还是有一种亲人脱险的激动和感动,还感受到军人的可爱。

还好,大体上只有画面,这就够...

Read more

至于这么“感动”吗?


新闻报道,胡主席出访美国,机场没有出现欢迎队伍和欢迎横幅。据说这是我国领导人出访礼宾改革的新举措。此举在采访中获如潮好评,相关人等在体会到领导的“体贴、爱护,是时俱进”时,纷纷感到“温暖,鼓舞,敬佩,自豪”,还不断有人发誓他们不去迎送也会以其他方式来爱国,差一点又要感动中国了。

至于吗?至于这么感动吗?

我也赞成现在这样的做法。不是吗?我们的执政党早就三个代表了,应该也早就不需要那些声势浩大整齐划一的欢迎排场来宣誓我们对党政领导人的拥护,来炫耀我们的民族大团结和拳拳爱国心。况且即使有心,也很难电视上拍出来。

对于那些繁文缛节,...

Read more

惊爆! 新华体新作——被特权


——看官媒怎样把小人物的“大实话”批成“特权意识”。

 

 

   小人物说实话,这已经不新鲜了。小人物还能搞特权,倒值得一聊。奥运冠军周洋,这个小人物(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可斗胆称之为小人物),两句实话,两个新闻。

 

实话一:在获得奥运冠军后,周洋表示希望可以由此让父母的生活过得好一点。这本是很贴心的实话,但某副部级官员批评其“感谢你爹你妈没问题,首先还是要感谢国家。”在网友一边倒的抨击下,官员的批评没有能成为小民错误的...

Read more

官场口号现行记


警察问:你有没有喝过(酒)?

司机答:我肯定没有喝过,我要是喝过判刑坐牢都没有关系。喝酒是害自己也害家庭的。我和你说,电视上都报道的,多少人被撞死了!所以说包括每个人也好,每个家庭也好,都不能喝酒。

 

这是近来某地开展严打酒后驾驶的专项运动中,警察与被捉现行的醉酒司机的对话。

电视台在播放这段视频的时候,做了一个旁白:“发酒疯,给交警上课”,主播的语气中自然也流露出大义凛然冷嘲热讽之意。乍看,确实觉得司机的回答甚为可笑,用电台的标题来形容其“丑态百出”也不为过。可是笑过之后呢?是否会发觉这样的酒话也似曾相识?

&nb...

Read more

裸照风云之央视篇


“网上疯传央视男主播裸照 电话采访当事人不作回应”,这是“疑似”央视著名主持人马斌的上身裸照被网传后,某网站的报道。这本来不是我所关注的一个话题,可是有编辑朋友请我对该新闻进行一个简单的点评,他们或许认为其中隐藏着很尖锐的法律问题,诸如隐私权的保护、网络实名制等等。勉为其难之下,略谈一二。

其实,我觉得谈这里面的法律问题多少有点隔靴搔痒的感觉。网络实名制无非就是证明二减一等于一;隐私权麻烦一点,对于官员来说是一加一等于二,对于草民来说是一加一还是等于一;如此而已。

 

谁没裸过?有多少人没抽过烟?有几个中年人没一点...

Read more

中国司法,不服不行!


今天在网上看了一期凤凰卫视的《一虎一席谈》节目,里面讨论成都孙伟铭死刑案的问题。好多人都在那慷慨激昂呢,不过律师再次被啐了一把:一位嘉宾(曾参与写作《中国不高兴》)在喝彩声中指着律师喝斥:你们这些搞法律的,我信不过你们!

虽然总体上来说反对死刑的律师道理没讲清楚,话说得不够明白,但多少还是提供了一些思考。看的过程中我就在自责呢,这段时间就是偶然关注一下胡斌的“替身门”,没注意还有个“西南战事”。

网上把孙伟铭案件一谷一百,再对比一下胡斌案,就看出学问了。

 

对于道路交通刑事案件来说,20097月无疑是一个值得记住的月份...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