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张青

张青女士简介:
目标管理培训网创办人,高级培训讲师,高级企管顾问师。

张青的专业经历:
1、大型国有企业的技术、品质和营销管理工作8年。
2、民营高科技企业高层管理工作2年。
3、知名企管顾问公司的高层管理和咨询工作8年,曾为以输出“台塑管理模式”著称、亚太地区实战派咨询机构的典范——台湾台育企管顾问股份公司深圳分支机构的高级合伙人。
4、目标管理系统建立咨询网之 “目标管理系统”知识体系的总设计师。
5、对学习型组织、平衡计分卡(BSC)、全面质量管理、全面风险管理、关键绩效指标(KPI)等先进经营理念和管理工具进行去芜存菁,做有效整合应用的实践者。

张青的企管视点:
1、欲提升组织效能,先从培养员工的“生意人之系统思维”开始。
2、欲使企业战略落地,先从提升管理团队的“项目管理能力”开始。
3、欲使企业核心价值观从墙上的标语中走进员工的心里,先从领导者学会如何根据不同情境灵活运用“上岗上线”的技巧开始。
4、欲发掘团队的潜能,先从如何在“产、销、人、发、财”等制度体系的建立中注入“超越”及“至于至善”的精神魂魄开始。
5、欲进行激励制度的改革,先就“企业和员工关系,是种营销关系”这一概念达成团队共识开始。
6、欲提升干部的管理技能,先从教会他们“如何有效的推动P-D-C-A管理循环”开始。
7、欲提升部属的工作效率,先从教会他(她)如何画自己的“角色认知图开”始。
8、欲突破组织学习的智障,先从学习台湾经营之神王永庆面对问题时“打破砂锅问到底,最后还问砂锅从哪里来”的追根究底精神开始。

张青的辅导领域:
企业经营管理诊断、企业文化建设、年度经营计划制定、人力资源规划、绩效管理体系建立、培训管理体系建立、市场营销管理体系建立等。

张青主讲的课程:
1、如何构建有效的目标管理系统
2、如何构建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
3、如何规划可行愿景以创造更大竞争优势
4、如何进行有效的战略管理
5、如何对组织管理体系进行优化
6、有效的激励体系设计
7、培训管理实务
8、工作分析与职务手册编写技巧
9、非人力资源经理的人力资源管理
10、员工指导和面谈技巧
11、问题分析与有效决策
12、卓有成效的中层管理者
13、企业文化建设

张青服务过的客户:
中国重型汽车集团公司、山东联通、山东双星农药厂、山东新华制药、河南白马集团、齐鲁石化集团公司、日照港务局、河南白马集团、深圳唯冠电子、东莞励泰皮具、东莞田氏化工、江西德晟集团、佛上永奇制衣、惠州永明记五金数十家企业提供过管理诊断、咨询及培训服务。

若欲对张青女士做进一步的了解,可登陆www.zqstudio.cn浏览其原创文章。

企业文化管理中的风险扫描及应对措施


作者:张青
 
中外无数企业的实践证明,得以稳健发展的百年企业,无不是优势的企业文化作为引导生产、经营的桥梁,无时不在对员工的思想和行为起着积极的纠偏和导正做用,这是一个组织拥有号召力、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原由所在,是一个企业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经营优势。正如IBM董事长小托马斯.沃森所说:“一个组织与其他组织相比能取得何种成就,主要取决于它的基本哲学、精神和内在动力,这些比技术水平、经济资源、组织机构革新和选择时机等重要的多”。
 
1、企业文化的组成要素
企业文化由经营理念、活动、视觉、口碑形象四大识别系统组成。
经营理念识别系统(M...

Read more

欲提升盈利能力从正确编撰年度经营计划书开始


作者:张青
 
一、案例背景
这个案例中的企业是广东惠州一家的港资企业,产品是高档皮具五金制品。在08年的2月中旬-10月,张青老师作为主持顾问带领其他三位顾问老师以导入目标与绩效管理体系为主轴、协助他们对企业的整个经营管理系统进行了优化,在项目一开始,我们确定了每年的4月1日作为该公司财政年度的开始,在08年的3月份,我和另一名财务顾问宋海燕老师协助他们完成了08年年度经营计划书的编撰。
 
二、竞争策略(基本经营方针)形成
张青老师以访谈形式与该公司的董事长进行了交流,对该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内部团队表现进行了调研,在此基础上通过SWOT分析研拟出了...

Read more

如何培养团队成员的超越精神


  培养团队成员超越精神的价值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能帮中国企业突破面临的4大困局 :
  困局1:成本与费用高涨。
自07年以来,代表我国劳动力低成本的农民工工资大幅上涨,水、电、气等能源费用和原物料成本近年来大幅度上涨,这造成了我国企业的出口竞争力大大减弱。
  困局2:技术与管理升级遭遇瓶颈。
  这一点对占中国企业总数90%以上的中小企业尤是如此,很多都没有自己的核心专利技术,也无力在研发上做过多投入。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企业管理技术,在西方国家已经不断的研究和实践了一百多年,而我们中国企业对管理也是竞争力不过是近十多年来才意识到、才加以重视,就在...

Read more

四步通向知识管理


作者:张青
 
步骤一:明确知识管理的目标。
惠普公司实施知识管理过程中确立的三个目标可供我们借鉴:一是提高组织智商,二是避免组织失忆,三是减少重复劳动。
 
步骤二:了解达成知识管理目标,组织中需要哪些知识。
在学习型组织中,对以下的5个方面的知识的管理是出类拔萃的:
1、完成任务所需要的知识。
完成各项项任务,执行者需要具备什么样的专业知识?还需要让执行者了解他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需要遵守怎样的程序?为什么必须遵守这样的程序?遇到问题可以问谁?在那里能找到自己需要的相关信息。
2、问题解决。
要想系统的解决问题,团队要有科学的方法,会用象5W1H...

Read more

答网友问:中层主管该如何建立自己的影响力


网友问:

作为一名中层经理,如何在上司、下属、同事面前建立起自己的影响力?

 

张青作答如下:

一、如何在上司面前建立自己的影响力:

1、培养高洁的品行。

评价一个人是不是人才,是从“德、才、能、拼”四个层面去评价的,而“德”从来都是摆在首位的。懂自尊、识大体、会反省、不居功自傲等都是高洁品行的表现形式。

2、持续提升自己的执行力。

对上司交办的目标和任务,从来都是只为成功找方法,而不是为失败找理由,让上司感觉到“你办事,我放心”,久之你就会成为上司不可或缺的左膀右臂。

3、做上司的好&...

Read more

答网友问:下属不团结该如何管理?


网友问:
我们部门的员工都是一些从其他部门调入的佼佼者,集中到一块后很不团结,相互看不起对方、较着劲。集中到一块目的本来是想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激发他们的潜能,结果适得其反。很苦恼,不知道如何让他们和睦相处、很好的配合,减少这些不必要的内耗,所以请专家支支招,谢谢了!
 
   张青作答如下:
  1、首先确定你的团队管理目标。
   这个团队管理目标应是营造互敬、互助、充满活力、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部门文化。
  
  2、创造机会,帮他们度过心理调整期。
  这些人原来...

Read more

简单有效实施知识管理的技巧


一、强化幕僚团队的功能:
一个企业领导中心的能力再强,但人力、精力总有其极限,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总有一天会超出领导中心能力和精力所能顾及范围,以致难以继续有效掌控,这都需要有人来做CEO在企业中的第三颗眼睛,需要有人来帮他看他看不到的一些事情。另外在大多数企业中,各部门的主管均由技术转为管理,缺乏系统的管理知识,在规划本部门的制度和作业流程时,常常出现无力感,加之肩负着业绩压力,常常使自己的工作处于救火状态,就如何找到问题的根本解来杜绝同样问题的再次发生,常常无暇思考,这也需要有人来做职能部门主管的智囊,协助他来做些防火的工作,这些人就是企业的幕僚团队。
王永庆在领导台塑集团的...

Read more

张青:别让你单位的职位说明书破产


作者:张青
 
曾在中人网论坛看到一引起诸多争议的帖子——《职位说明书的破产之日到来》,大家之所以这么关注这个话题,因为国内大多数企业的职位说明书形同虚设,在这些企业中,大多数的管理人员不明白一份有效的职位说明书是自己管人、理事的基础,不懂得如何围绕对职位说明书的持续完善来推动知识管理、工作流程的优化、有效沟通、团队合作等工作,很多企业花重金举办了很多培训课程,但我想极少有企业学习一个课程——《如何将职位说明书的功能发挥到淋漓尽致》,很多企业导入如ISO、ERP、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全面质量管理、精益生产…&he...

Read more

张青:有效管理的精义何在


作者:张青
 
什么叫管理?
一个企业能否做大,取决于它的经营能力,而一个企业能否做强,取决于它的管理水平。在市场景气的时候,管理水平决定了一个企业赚取利润的多和少,不景气的时候,管理就对企业的生死存亡问题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那么什么是管理呢?
管理对于一个组织来说,所涉及的无非就是工作事项与人的问题。是通过管人把事情处理好呢?还是通过理顺人际关系把事管到位?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答案不同,管理工作所发挥出的成效也就有很大不同,我想大多数管理者都喜欢选择前者,但事实证明,人管人是真的气死人,管来管去的结果、就是出现太多的阳奉阴违,管理绩效始终上不去,所以有效的管理者需要秉...

Read more

张青:组织衰退的12种早期预警现象


作者:张青
 
组织衰退是相对于组织有效性的一个概念。
 
对管理者和投资者来说,组织有效性是指所投入的资源通过组织系统运作,能够产出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股东及内外部客户的满意、组织能够生存和成长、能给社会做出一定贡献。
 
组织衰退是指企业组织资源基础的削弱。“最常见也是最让人困惑的商业现象之一是:当一个成功的企业面临环境变化时,它经常无效回应。面对新产品、新技术或新战略武装起来的竞争对手时,它不能捍卫自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销售额和利润下滑,公司的优秀员工跳槽以及股票的下跌。有些公司最后设法回复,这都在缩小规模和改组之后,但很多公司却...

Read more